文化探究视角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2020-08-27 07:38彭清鸾
文理导航 2020年25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彭清鸾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推进之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应以文化探究视角为出发点,关注综合性学习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专题性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借助综合性学习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获得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文化探究;教学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让语文实践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让教师的语文教学意识得到提高,语文实践品格也得到完善。同时,学生的语文实践方式也会逐渐得到更新。学生在文化视角探究之下,能够更好地形成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探究意识、合作精神。

一、初中語文综合性学习现状

在新课程不断推进之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环节、活动内容与能力要求都发生了变化。部编版语文教材将综合性学习设置为三个系列:传统文化、语文生活、语文综合实践。其中,传统文化系列要求围绕专题中的一个关键词展开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如八年级上册,围绕“信”这个关键词设计了“人无信不立”专题,要求学生搜集、整理、阅读古代关于“信”的论述,认识诚信的价值,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美德。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出于节省教学时间和应试目的,往往省去了学生的活动实践环节,不关注过程的多样性,不注重对综合性学习进行科学评价,弱化了学生的活动能力和探究意识,导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不到训练,创新精神得不到培养,不能借助综合性学习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化探究视角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一)展现教师能力,强化实践指导

实践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特征,以文化探究为重要引领,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实践和探究。教师要开展高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从本质上发挥出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就必须组织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究。如七年级下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包含了中华传统美德“孝”,学生能从《诗经》“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中探究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理解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长辈的品德,进而在生活中传承发扬孝亲的美德。所以,教师实施综合性学习教学时应进行相应的文化探究,着眼于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指导能力,紧紧围绕文化探究视角,保证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以文化探究视角为出发点,必须要摒弃去实践化的综合性学习应试操练模式,关注语文实践和文化生活之间的关系,让文化探究拥有相应的载体。在关注学生语文必备品格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能够让文化探究真正融入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中。第二,完善综合性学习的相应指导。教师一方面要优化综合性学习的策划、调查、访问等环节。一方面要关注校园文化活动、地方文化活动、社会活动与综合性学习的融合,为学生进行文化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提供适合的载体,让文化探究这个领域真正发挥出应有意义。第三,教师的实践情境应对能力要得到提高。语文实践活动在发生过程中,往往需要相应的真实情境或虚拟情境。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教师通过实践情境应对能力的提高,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比如,九年级上册《君子自强不息》,以收集资料、采访、演讲等形式,都可以以文化探究视角为出发点,形成具有挑战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内容进行有效安排,顺利推进,及时指导,保证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二)落实教学内容,彰显语文教学

在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应该以语文教学为重要目的,合理渗透文化视角。设定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语文,让语文成为关键点和核心点。选择的教学内容也要以语文目标为中心,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在保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都与语文、文化探究密切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够让综合性学习发挥出实效性作用。比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教师可从“朋”“友”两个字包含的文化入手,甲骨文的“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达了“朋”字平等的内涵,小篆体的“友”字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握手是为了表示友好,以此表达亲密友好之情。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收集、阅读、整理关于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和论述,组织学生探究交友背后的文化内涵。从《礼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到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伯牙绝弦、管鲍之交到刎颈之交、胶膝之交,从《战国策》中“士为知己者死”到朱光潜的《谈交友》……学生的知识储备在探究中越来越丰富,自然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分小组展示探究结果,以文化探究为出发点,鼓励学生演讲、辩论或者结合搜集内容、现实生活写关于交友的文章。

(三)激活课堂,完善教学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因其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往往需要一定的活动场所,但又不能与课外活动等同看待。综合性学习的课前活动是上课的准备、基础,课后活动是综合性学习专题的延伸、强化。课堂中教师应以文化探究为重要视角,借助合理化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拥有多样的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在直观情境的展现下,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教师在课前一周选出6名学生组成申遗评审组,将其他学生分成四组布置活动任务:预习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勾划重要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本地区的旅游文化、传统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身边的文化遗产”资料,选择一种制作申遗资料。课中,教师将课堂设置成黔北文化遗产申报分会场,各小组代表分别展示申遗项目的特点、价值,甚至还展示实物,如第三小组介绍务川造纸塘的手工纸,小组代表运用多媒体陈述造纸技艺、手工纸的特点和价值后,现场展示造纸塘的纸及在纸张上写的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让其他同学感受到造纸塘手工纸具有的艺术魅力。最后,六名评委陈述黔北文化遗产申报推荐理由,并针对申报的文化遗产提问,小组同学答辩。在这样的汇报、展示、答辩环节中,学生对身边的文化进行探究,既了解了优秀的地方文化,又锻炼了语文综合能力,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激活了课堂,创设了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对文化探究视角下的综合性学习的浓厚兴趣,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专题性的特点,关注课内与课外的综合,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综合,关注文化探究视角,把握合理化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精神,让学生获得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获得优秀文化的滋养,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衡爱平.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的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47

[2]刘亮升.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36):53

(本文系贵州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微探究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9B019)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贵州 遵义 563000)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