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不单单是基础英语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英语知识技能的训练以及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具体的学习环境中体会英语学习的魅力,综合提升英语素养和英语思维能力。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主题情境教学备受高中英语教师青睐,在情境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真切感受英语,把所学知识灵活加以运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主题情境;情境教学;教学实践;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金峰,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二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英语学科要求学生提升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在主题情境教学背景下,需要设定具体的主题教学情境,使得教学更加有趣、灵活、多样性,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构建全面的英语思维和知识体系。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的意义
1.提升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源动力。学生英语学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受语言环境影响的,因此,构建主题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使平时不常接触或者没有接触过英语环境的学生能够在模拟主题情境中建立起仅次于真实环境的语言情境。教师拆分出的知识点和特定主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主题情境教学中,全面传授相关单词、句式、语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综合应用能力。主题情境教学所创造的氛围可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多角度地提升英语感知能力,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得语言学习与记忆更加真实。
2.引导学生掌握对应的英语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主题情境英语教学要求学生熟悉并记住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具体的生活和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更加认知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在具体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引导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把生僻词拆分成相对简单的词汇,通过故事导入到具体的主题情境中,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在具体的语境中实现英语词汇应用。
3.符合高中英语新课改的要求。高中英语课堂主题情境教学区别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重点是创设英语应用环境,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变为有主题、有故事、有环境的英语应用环境。这种综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以及语法错误率的大大降低,符合新课改中对高中生英语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要求。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性,结合校本教研课题,推动英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的途径
1.利用实物创设具体的思维情境。实物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来说,可以很轻松地将汉语思维转换为英语思维,这是学习过程递进的规律。利用实物可以有效地跟学生的母语记忆建立联系,形成新的英语迁移以及英语单词新的条件反射机制。特别是将平时学生生活中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物加以运用,让教学内容不仅变得更加丰富,也能激发起学生在课后运用英语的兴趣。比如,创设关于学习用品的主题情境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平时接触的文具进行引导,铅笔、钢笔、尺子、书籍、橡皮等是现成的,也是最容易接触到的实物教学案例。通过英语课堂的引导,让学生产生英语的形象思维,这与学生学习语言的机制是一样的。
2. 利用小组赛创设主题情境教学。小组赛是主题情境教学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激烈的环境中加强学习动力,同时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英语比赛,在竞赛内容中进行主题情境的创设。
3. 利用教学游戏创设生活情境。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游戏这一载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教师设计的语言教学游戏不具备足够的乐趣,学生也就无法对这一游戏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也不够投入,语言知识的学习效果自然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游戏的趣味性,结合具体的主题教学情境,让英语语言游戏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选择借鉴一些经典游戏,像猜谜语等,对其进行改编,将语言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诱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这样一来,游戏与学习也就做到了统一。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主题情境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新课改中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不同的主题应用,学生可以更有效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环境,更好地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1]米占東,张振敏.基于读后续写的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第三单元Reading Task阅读课文A Night In The Mounting为例[J].英语教师,2019(19):85-93.
[2]杨烨.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
[3]万吉.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反思与改进路径[J].现代交际,2019(18):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