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期的朋辈教育体系构建

2020-08-26 16:48:06李丽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适应期朋辈入学

李丽芳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1199)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同时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入学适应期是高职新生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时期,也是心理教育较为重要的时期。与此同时,朋辈教育作为高职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方式,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将朋辈教育纳入新生入学适应期心理育人体系构建中,是一个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探索。

1 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期的主要表现和突出问题

1.1 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女生高于男生

本校2014—2018年连续5年采用UPI进行新生心理筛查,结果发现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检出率为14.4%~17.0%,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这与胡潇闻等[1]的研究结果相近。同时,女生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以2018年我院新生筛查数据为例,男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8%,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8%,详见表2。

1.2 学生不适应

从往年的心理约谈结果来看,大多数新生的心理问题是适应性与发展性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情绪困扰和人际关系困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集体生活不适应。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未曾体验过集体住宿生活,到了高职阶段离家相对较远,开始了几个人住一个宿舍的集体生活,感到诸多不适应和苦恼。这种不适应表现为作息习惯不一致、卫生习惯差异较大、个性不同、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交流等方面。因此,新学期开始的几周内新生宿舍里矛盾此起彼伏,新生又处理不好,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且以女生为主[2]。第二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适应。到了高职阶段,教学形式由“填鸭式”向自我主动学习转变,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新生普遍反映教师讲课偏快,上课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第三,期望和实际的落差。很多新生以为上了高职,在职业学校逃课和睡觉应该是常事儿,没想到教师的管理还是那么严格。第四,专业不适应,如专业非自己所选导致出现抵触情绪。

表1 2014—2018年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表2 2018年不同性别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1.3 单亲离异家庭较多

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中,单亲离异家庭较多,在入学适应阶段,父母的关心和支持较少,有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从小被宠溺,不知道离开了爷爷奶奶该如何和周围的人交往,也有跟单亲的父亲或者母亲长大的孩子,还有重组家庭的孩子,本就面临处理家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已是苦恼不堪。这些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备,对于尽快适应新环境是一个不利因素。

1.4 自残、自伤不良宣泄

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感到一筹莫展,苦闷无处宣泄。通过自残自伤的方式,让心灵上的痛苦得到缓解,成了一部分高职新生的惯用方式。可是这样的心灵释放让辅导员、班主任感到困惑和压力,也成为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令学生管理工作者费心劳神的难题。

2 新生心理适应期教育现状

2.1 重管理制度环境适应,轻情感融入人际适应

新生进入学校后,离开了熟悉的亲人、同学和教师,往往会产生孤独的内心感受。因此新生入学教育除了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更需要帮助新生从情感上尽快融入集体生活。目前的入学教育往往主要集中于安全、学籍管理规定等各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教育,侧重于情感融入的心理适应性教育内容相对较少。

2.2 教师为主体,忽视朋辈教育力量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新生入学初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师资数量有限,后续工作主要是针对筛查出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约谈及辅导工作,缺乏有全员参与的、有体系的、全面系统性的心理适应性教育。

3 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期朋辈教育体系构建

鉴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在新生入学适应期要围绕目标和使命感教育;加强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理性平和心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巩固社会支持系统这3个方面开展有层次、有体系的朋辈教育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职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3.1 挖掘优秀典型,树立朋辈榜样

首先,在系部范围内以优秀的学长为朋辈教育实施者的主体,开展目标和使命感教育,同龄人现身说法的形式让学生更加乐于接受,也更入心入脑。通过新生系列论坛每期邀请优秀学生党团员、自强之星、文艺先锋、技能先锋等与新生进行论坛互动,为其树立榜样,明确方向,坚定目标,从入学之初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第二,在宿舍实施N+1学长制,从高年级选拔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结对一个新生宿舍,深入交流大学成长经验与心得,提供学习、生活、社团等方面的信息。为新生提供帮助、支持及教育,及时消除新生入学初的迷茫,促进新生尽快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3.2 多场景、全方位选择朋辈教育内容

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包括宿舍、教室、操场、社团等,在宿舍楼设立新生工作站。以寝室长、楼层长为代表的新生接受以宿舍关系、恋爱与性心理为重点的朋辈教育培训。以班级为单位,在入学后根据时间进度开展系列新生主题教育活动,如“知你识我”宜在新生入学两周内开展,目标是认识、了解新同学,迅速消除陌生感,拉近彼此的关系,尽快融入班集体;“相亲相爱一家人”主题活动宜在开学4~6周内开展,目标是通过团体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建立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期末前一个月内开展“国王与天使”主题活动,目标是回顾一个学期以来班级内的温馨瞬间,增强集体融入感,激发热爱班集体、热爱同学的积极情愫。中间每月定期开展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主题活动。针对新生心理委员开展走进心理咨询室、心理委员角色与职责、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识别、心理委员素质拓展等主题培训。针对朋辈心理辅导骨干开展入学适应团体辅导带领者培训、“国王与天使主题班会”技能培训。同时,朋辈教育也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学习和生活的日常问题等内容纳入朋辈教育活动体系中,逐步实现朋辈教育学习生活全覆盖。

3.3 形式喜闻乐见,创新朋辈教育载体

首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自媒体手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部门要积极搭建网络平台,让朋辈教育工作开展不仅仅局限在面对面的空间中,而是最大范围地扩大朋辈教育受众群体范围。例如为学生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微信平台,以本校为例的“爱在卫院”微信平台目前在宣传、教育、动员及推广卫院榜样等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扩大了多项活动的教育影响。其次,积极发掘典型故事原型,让艺术元素融入心理教育,包括心理剧、手语操表演、舞蹈、电影赏析等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猜你喜欢
适应期朋辈入学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34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11-25 14:25:06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4:52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江苏教育(2019年48期)2019-07-16 02:16:48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长江丛刊(2019年10期)2019-06-03 07:59:02
入学面试
如何应对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实习适应期当中存在的问题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14:53:21
入学第一天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