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2020-08-23 10:56张瑶
读写算 2020年23期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张瑶

摘 要 小学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只有学习好语文,才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其他学科。而在语文的学习中又以阅读语文教学最为重要,只有获得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深入地了解各种文章中包含的情感或者内涵。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多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针对这一难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使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和对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189-02

阅读是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所必备的社会技能。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去了解这个世界上存在的奇妙而又美好的事物,但同时阅读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个世界上一些残酷的事情。而在语文课堂上,通過阅读,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学生和语文课文的作者也可以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塑造自身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然而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却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尤其是部分语文教学的教师轻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至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加以培养,从而导致这些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不能够满足社会和生活的需要。

一、教学现状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经历过了幼儿园以及初级小学的学习,因此对于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包括拼音和相对简单的字词。所以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的能力,对于一些简单的语文文章已经能够自行阅读了。而同时,教育者为了更好的使教材贴近于学生的能力,使教材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因此对于教材做出了一定的改革。首先,教科书中包含的文章的题材逐渐变得广泛化,因为初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接触一些较为简单的语句,这对他们来说是刚好在能力之内的。而随着学生对于语文了解的深入和语文能力的提升,他们逐渐能够接触一些内涵更为丰富的语文教材,包括一些说明文、科技文、古诗词等内容。比如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中,就已经加入了一些古诗词。其中,在学习《赠刘景文》时,教师就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对于朋友的勉励、劝勉之情。通过阅读希望让学生了解到,不管面对怎样的困境,要始终像荷、菊这类植物一样,保持一种傲然的气质。其次,随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他们不单单能够根据一些简单的语文词语而去联想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物,而更能够逐渐去体会这些词语或者语句中包含的情感和内涵。

然而,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尽管老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加以重视了,然而部分教师还是始终能保持一种过度主导的教学态度。也就是说在小学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依据自己的教学模式去主导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甚至部分学生过度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模式,以至于不能够真正地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策略分析

(一)培养兴趣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道德修养等,同时也是希望通过阅读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只有学生真正以富有兴趣的态度去阅读,才能够真正、深入地了解文章中包含的内涵,并从中获得收获。但是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是一件极其困难并且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对于阅读的情感上的改变。并且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教材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一些贴合生活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想象自己所经历的秋天是怎么样的,并且让学生讲述在秋天时,学生可以做一些什么样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让书本中的秋天走进学生的生活中的秋天,从而拉近了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能够体会到书本中想要传达的情感。

(二)构造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使用一些实例使教材更加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以外,在课堂的教学中也要通过一些方法来营造课堂的气氛。通过气氛的营造,更能够帮助学生去把握文章中的情感和含义。然而气氛的营造并不仅仅是通过一些外部的因素,比如说音乐等来营造的。除此以外,在课堂上教师也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讲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看法,而不管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是怎样的,教师始终要保持着一种尊重并且鼓励的态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去阅读文章,而且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自信。比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这篇文章,最后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这篇文章的理解。当然教师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时,也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去阅读文章。通过这些方法以外,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地增加一些课外阅读的课程,为学生讲述一些课外的、有趣的阅读文章,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的储备,而且更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三)养成习惯

阅读学习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它有与其他学习内容的相同性,也有与其他学习内容不同的独特性。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学习内容,阅读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阅读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理解能力。而另一方面通过阅读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课本中学习到各种精神,并且加强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能力和道德素养。比如,在学习《我不能失信》时,文章通过讲述宋庆龄为了尊重自己与朋友的约定,而放弃了去看自己喜欢了很久的鸽子的事件,从而来告诫学生,每个人都要讲究信用,不能够做出言而无信的事情。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他们了解到了诚信的重要性,意识到今后不管是在学校中还是在社会中,不管面对什么样的事情,都始终要讲究诚信。因此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一开始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教师要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随着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深入,教师则让学生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因为选择阅读这篇文章,更是要去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以及从这篇文章中自己能得到的收获。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最为好的阅读习惯那就是坚持阅读,每天坚持用一定的时间去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些好词、好句。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不认识的词语,要及时记录,并且去查找它的读音和含义等。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或者诗句也可以进行摘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积累许多的课外阅读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础性的学习内容,它不仅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有着帮助作用,同时对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价值、道德观,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学生要牢记这一语文阅读学习的目标,那就是阅读不是为了成绩或者说教学目标而学的,而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学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美贞.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周刊,2018(4):42.

[2]吴鑫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4):219.

[3]蔡勤.浅谈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完美体现[J].学周刊,2017(2):179-180.

[4]宗建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53.

猜你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析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