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名英汉特征对比及翻译

2020-08-20 10:24倪修
英语教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奥斯卡奖最佳影片译作

倪修 朱 敬

引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1914—1918年)后的十年,欧洲百废待兴,全球电影业落入低谷。美国电影业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1927年5月,“好莱坞之王”梅耶(Mayer)提议把好莱坞的演员、导演、编剧、摄影师、制片人精英集中起来,成立美国电影科学艺术协会(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提议对一年一度评选出来的最佳影片授奖并举行授奖仪式,俗称“奥斯卡奖(Oscar Awards)”。“奥斯卡奖”与美国戏剧协会(the American Theatre Wing)于1947年设立戏剧界的“托尼奖(Tony Awards)”、美国电视科学艺术协会(the Academy of Television Arts&Sciences)于1948年开始举办的电视界的“艾美奖(Emmy Awards)”以及美国国家录音科学艺术协会(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于1958年开始举办的音乐界的“格莱美奖(Grammy Awards)”并称为美国四大娱乐奖。自首次颁奖典礼开始,“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便受到了全球电影业及大众的高度关注,“奥斯卡奖”也就成了美国电影科学艺术协会的“主要业务”。

一、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名英汉词/字数对比

作为外语研究者,谈到“奥斯卡奖”不免想到一年一度颁发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及其片名的翻译。基于此,拟选取其中的“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名的汉译”为切入点,从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名原文词数、词性和汉语通译名字数入手,分析、对比二者的差异。自1929年颁布首届“奥斯卡奖”到2019年,共产出91部奥斯卡最佳影片(见附录)。整理统计可获得下表:

91部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名英汉词/字数对比

二、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名英汉语言特征

从影片片名的词数角度来看,历届奥斯卡英语影片片名中由一个词、两个词、三个词组成的片名共68部,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三;由四个词组成的片名共9部,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由五、六个词组成的片名则相对较少,共13部,由七个词以上组成的片名只有1部。而翻译成中文后,最多的为四个字,共47部;五个字的共14部,三个字的共13部;两个字的共7部;七个字的共5部;六个字、八个字的均共2部;中文译名是一个字的只有1部影片:《翼》(Wings)。

四个字的译名最多,说明四字格符合中国人对四字词语或成语的执着特点。因为四字词语/成语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而且容易记住,从影片片名的翻译可见,英、汉语的差异及中华文化、语言的博大精深。例如,《乱世春秋》(Cavalcade)和《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影片译名并没有直接望文生义分别译作《车队》和《随风而去》,而是在了解影片内容的基础上,对其精华部分进行概括,取出较适合的译名。虽然译名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和八个字的译名占比较小,但这也符合电影想要表达的主旨。电影的译名追求简洁凝练,但是为了更好地传词达意,有些译名还是力求完整,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为黛西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等。当然,部分影片片名有两种甚至多种译法,如《卡萨布兰卡》又被译作《北非谍影》,但本研究仅用通译名作为研究对象。

从影片片名的词性角度来看,通过简单统计,其中4部片名为句子: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How Green Was My Valley(《青山翠谷》)和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5部为介词短语:From Here to Eternity(《乱世忠魂》)、On the Waterfront(《码头风云》)、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环游世界八十天》)、Out of Africa(《走出非洲》)和In The Heat of the Night(《炎热的夜晚》);4部为分词或分词短语:Driving Miss Daisy(《为黛西小姐开车》)、Going My Way(《与我同行》)、Unforgiven(《不可饶恕》) 和 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其余影片片名均为名词或名词短语。

译成中文后,其中5部为句子:《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浮生若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和《君子好逑》(Marty on the Bounty);2部为介词词组:《为黛西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和《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5部为动词词组:《环游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与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和《逃离德黑兰》(Escape from Tehran);其余均为名词或名词短语。

由于名词可以更加简洁明了地表达故事发展的主线(人名、地名及事件等),英语影片片名及中文通译名均以名词为主。换言之,英语影片片名汉译时往往凸显原语是名词译作名词的特点,同时也凸显汉语四字格的特点。

三、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名汉译方法

英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三种:直接套用、结构模仿和融合创新(张顺生 2015:92;张顺生、杨2016:13)。所谓直接套用就是采用“拿来主义”,将汉语中既存的表达或者已有的翻译直接拿过来,前者如It Happened One Night(《一夜风流》)、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Marty(《君子好逑》)、My Fair Lady(《窈窕淑女》)及Unforgiven(《不可饶恕》)等都是直接套用汉语中既有的表达;而后者如Hamlet(《哈姆雷特》)、Tom Jones(《汤姆·琼斯》)和 Oliver(《雾都孤儿》),除了套用原有约定俗成的小说名以激活读者的兴趣之外,翻译时往往还借用中国古典诗词及四字格,以吸引电影爱好者的目光。

所谓结构模仿指翻译时尽量采用目的语受众熟知的行文方式(张顺生 2015:93),尤其一些结构或表达。如模仿中国大陆电影作品《阿Q正传》、中国港台影视作品《阿飞正传》,将Forrest Gump仿译作《阿甘正传》;模仿《岳飞传》等,将The Life of Emile Zola译作《左拉传》、Gandhi译作《甘地传》、Amadeus译作《莫扎特传》;模仿《彭德怀将军》,将Patton译作《巴顿将军》。仿译的目的是便于目的语受众理解。

所谓融合创新,即创译,就是翻译时在目的语中找不到能够直接供模仿的译语结构,译者需根据语感按照目的语行文方式采取符合目的语行文方式的表达(张顺生 2015:93)。如Gone with the Wind没有直接套用小说名《飘》,而是根据电影的主人公和情节译作《乱世佳人》;未将Rebecca译作《丽贝卡》,而是译成《蝴蝶梦》;未将Terms of Endearment译作《亲昵的称呼用语》,而译作《母女情深》;未将Gigi译作《吉吉》,而译成《金粉世界》。又如,Mrs.Miniver讲述了英国伦敦郊外的一户中产阶级家庭在“二战”中保卫家园的故事,译名没有用《米尼佛夫人》,而是用《忠勇之家》;Amadeus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一种创译,Amadeus为Amadeus Mozart(1756—1791年)的名,若直接译作《阿玛多伊斯传》,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阿玛多伊斯是谁,故采用为中国大众所熟悉的姓,译作《莫扎特传》;The Sting讲述了诈骗集团利用骗局报仇的故事,若译作《蜇》无法反映电影的情节,故译成《骗中骗》。

结语

不难发现,历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片名的汉译半数以上采取四字格译法,这与中国人习惯使用古典诗词、成语分不开。这些译名带有浓浓的诗意,意象深远,极富美感,接近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

电影片名通常携带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片名的翻译必须在保持原片名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或套译或仿译或创译,使译名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从而保证电影片名的“冲击力”。随着中外电影交流的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涌入中国市场,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也会“走出去”,因此,系统对比英汉电影片名的语言特点适逢其时。

猜你喜欢
奥斯卡奖最佳影片译作
《蜘蛛侠:英雄无归》 冲击奥斯卡提名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刘洋归来!打造中国服装设计“奥斯卡奖”
SOME汉译初探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浅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现实关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