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融入

2020-08-19 09:39张莹
神州·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对策

张莹

摘要:语文是高中阶段重点学科,借助其丰富的内容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这也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在育人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在拓展学生眼界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探讨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对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数千年来一直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逐渐被人忽略,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正在逐渐淡化。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课程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播载体,必須承担起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

一、深入解读教材

教材是由许多专家精心编写的,许多教材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挖掘是必不可少的,要找出教材重点强调传统文化的部分,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纳传统文化。

如在讲《离骚》这一课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去熟背全诗且明确诗中各句的具体含义,还要带领学生将诗中具有象征意义且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细节知识挖掘出来,比如引用的篲、雷神、宓妃、商汤、夏禹、后辛、夏桀、浇、五子、鲧、启等人的神话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在被屈原的浓厚爱国情怀感染的同时看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同时,由于古诗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历代诗人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遭遇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诗词。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作为我国的优秀文化之一,对促进文化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比如教学《兰亭集序》,对教材中所涉及的“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入《论语》关于“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这段话。原文是这样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引入《论语》中的话,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所要表达的内容。如此这般,《兰亭集序》的主题更加明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就会更深入。

二、设置文化情境

语文教科书除了语言文字和篇章结构的知识比较丰富外,还包含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具有文化韵味的情境,让学生接受人文教育,并激起他们的好奇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研究怎样对高中语文教材富含的文化美进行挖掘,怎样使教学契合于传统文化。

《离骚》与《诗经》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双壁。《离骚》全诗充满爱国主义的激情,对屈原所处时代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对未来社会寄托着美好的憧憬。教师要在导论的情境设置中下功夫,我们在课堂不妨这样说:“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认为古代帝王尚武多而尚文的少,秦始皇、汉武帝这些帝王‘略输文采;唐太宗宋太祖‘稍逊风骚。我们知道《诗经》中风指的是国风,骚就是《楚辞》中的《离骚》,这集中反映了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在这一节中,老师将和你们对《离骚》进行研究,以实现文学殿堂美的影响,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三、开展读写结合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具体途径”,教师应该以“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作为两个基本点,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课文为基础,带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交流讨论—总结写作”的途径,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完整和全面的学习效果。

如在《师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中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一文句,首先展开师生互动性讨论。我先向学生讲解了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师道”的发展和形成轨迹,并对学生明确表示,正是因为具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才保证了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发展而不中断。之后,我邀请学生根据自身对《师说》课文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一句的理解进行发言。如学生刘某表示,他认为此句的内涵是,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具备“师德”,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影响和教育学生。我对他的理解表示由衷地赞赏,并针对学生的回答说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的“立身”基础即是道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才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

在我们的讨论结束之后,我根据学生的发言与交流,要求学生模仿《师说》课文的体裁,以“‘立德树人于当今高中学子之启迪”为题,写一篇文言文论述文。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地阐述了自身对于“立德树人”的理解,利用《师说》课文的表达方式将自身对于“立德树人”的理解进行了充分的表述,从而在锻炼和提升学生文言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学生对于“立德树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进而发展了学生对于高中学习阶段道德修养提升的认识。

四、阅读课外书籍

仅仅通过课内知识的讲解与延伸,不能把涉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都讲解给学生。由于传统文化涉及面较广,不仅仅了解传统文化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它也是当代青少年必须了解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例如,教师可以推荐《红楼梦》这本小说,学生通过这本名著可以了解到很多明朝时期的贵族风俗,也可以学到诗歌文化和礼仪文化。比如“香菱学诗”这一部分就有很多关于诗词文化的介绍,而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部分从林黛玉的视角去观察当时贵族的礼仪文化,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拓展传统文化认知的作用。由于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在这一时间内所接触到的知识与内容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形成一定的影响。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更多与我国历史相关的文化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他们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结语:

高中语文课程包含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知识引导,通过传统文化改变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并将语文教学引申到课外,丰富学生课外活动,从而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单艳艳.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渗透途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9,(020):67-68.

[2]章萍莉.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8,(005):173.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对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