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史”中模拟情境,角色扮演活动为例,探究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类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角色扮演;初中生物
我们期望培养具有生物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人才,而我们传统的纸笔评价方式仅测试知识水平,它检测不了许多重要的学习结果。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平衡的、多元的评价体系。
一、 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表现性评价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周文叶博士的《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与结果做出判断。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分规则构成了表现性评价的三要素。
二、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类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角色扮演”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互动活动。人们通过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可以分享和感知经验与心得。在这类活动中,所有参与人要达成共识: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而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学生进行的“角色扮演”活动时,是用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三、 初中教材中适合进行表现性评价的“角色扮演”教学内容
现将苏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八年级教材中适合进行表现性评价的“角色扮演”类型教学内容罗列出来,如下所示:
四、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一)以苏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为例,示范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应用表现性评价的具体操作如下。
1. 明确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2)能力目标:培养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参与辩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保护生物多样的观念,弘扬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精神。
2. 設置表现任务
表现任务需要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需要做什么,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的特点。
本节课精心设计了如下4个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模拟新闻发布会,以“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风景区环境保护三年规划与管理”为议题,分角色扮演区长、研究所博士、企业主、司法人员、教师、公益明星、学生、记者,畅谈每个角色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应承担的义务、职责和面临的困难。从而呼吁大众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
(1)分配角色,收集资料:学生5人一组,每组从区长、研究所博士、企业主、司法人员、教师、公益明星、学生、记者中自选一种角色。收集相关资料。
(2)模拟新闻发布会,各角色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演讲。
(3)各组之间进行提问,展开辩论:各行各业应该做些什么去保护生物多样性?遇到违法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4)每小组根据会议答辩内容,书写下阶段工作计划,为后续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活动做出安排。
(二)再以苏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六章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为例,示范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应用表现性评价的具体操作如下:
1. 明确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能力目标: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科学的不断发展;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设置表现任务
本节课精心设计了如下4个任务,教师指导学生穿越时空,角色扮演光合作用发现史中各个典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范·海尔蒙特、普利斯特莱、希尔,体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前人设计科学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从而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领悟科学家的精神。
(1)分配角色,收集资料:学生6人一组,每组从著名科学家范·海尔蒙特、普利斯特莱、希尔中自选一种角色。按照所选角色收集整理本角色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所做的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资料。
(2)各角色按照时间顺序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召开学术发布会公布实验过程以及结论。
(3)模拟召开学术论坛,各小组之间辩论:分析各个时期发布的实验的利弊;进行科学研究需要具有哪些科学精神。
(4)每小组根据论坛答辩过程,书写结论:光合作用的科学定义以及公式。
五、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类型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一)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效果分析(以初二学生为例)
将六个平行班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初二(4)、(5)、(6)班,使用表现性评价开展课堂;第二组为初二(1)、(2)、(3)班,不使用表现性评价开展课堂,结果如表2:
从以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使用表现性评价开展课堂教学的班级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表现性评价开展课堂教学的班级。参与活动的主要成员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习成绩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二)表现性评价对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表现性评价有利于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规范教师的教学和评价行为。对于学生而言,因为表现任务具有情境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所以学生在完成表现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生对真实生活世界有了体验,使得他们能真正运用科学思维去科学探究,树立了科学的生命观念,培养了社会责任。因此,表现性评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
(三)表现性评价在实施时需注意的事项
表现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对于应用于“角色扮演”类型的表现性评价,不仅需要学生提前准备资料,学习评分规则,完成任务后还要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时间,以便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表现任务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这更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所以表现性评价不宜频繁开展。教师应选取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活动类型进行表现性评价。这样既能有效地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素养,也能培养中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和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3-54.
[2]徐岩,吴成军.中学生物学科中的表现性评价及其实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8):75-80.
作者简介:龚磊,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燕子矶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