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三甲医院文化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2020-08-17 07:24韩丽娜马骏
管理学家 2020年7期
关键词:三甲医院医院文化新医改

韩丽娜 马骏

[摘 要]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三甲医院形成了独特的医院文化,在新医改背景下,三甲医院不但要面对外部改革,其内部文化建设也要进行重塑。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医改对三甲医院的影响与作用,其次对今后的文化建设提出难点分析,最后从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方面提出三甲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新医改 三甲医院 医院文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2015年山西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两引导一提高”的工作思路,即以医疗机构有序服务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充分发挥基本医保政策引导作用,全面提高县域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通过“医疗系统”的内引和“医保政策”的外导,同时解决基层服务水平薄弱的短板,实现大医院病人分流、有序就医的目的。山西建四机制促进分级诊疗,势必对三甲医院造成冲击,其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医院的业务量和收入等显性方面,更对医院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甚至员工的行为和规范产生隐性影响。因此,医院文化必须要进行转型重建,医护人员的伦理与价值观也同样要重塑,从而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一、 三甲医院文化现状

三甲医院的文化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现代化硬件设施和高精尖的软件条件下,通过丰富的人文环境和多样的文化载体不断完善和推广医院核心价值观,文化理念得到深入推广;但是,多数文化盲目效仿、流于形式;概念模糊、缺乏创新;医院文化建设内涵与工作结合不紧密,无法真正转化为执行力。

二、 新医改对三甲医院的影响

当前时期,新医改的重点方向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及药品供应、医保付费等改革[2]。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深入,本文认为三甲医院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转型。

(一) 以“粗放”式低水平服务型向“精准”式高水平服务型转变

长期以来,三甲医院依靠优质的医疗资源与庞大的医疗数量在卫生体系中长期占据龙头地位。一方面造成了“一号难求、看病贵”的问题,增加百姓就医成本;另一方面,医护人员每天不得不应对大量的慢性病和常见病患者,其真正的劳务价值未能体现,是一种结构性的“低水平”服务。此外,医院单纯追求业务量和收入,很大程度上是以药品销售、高值耗材和辅助设备检查为代价,形成一种“粗放式”的发展。在新医改背景下,病人将得到科学合理的分流,三甲医院将集中解决急、危、重、疑、难、杂病人;“以药养医”机制被破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实行药品零差价;医疗服务供应链不断优化,更加注重区域整体性与协同性,医学检验与影像检查将不断整合规划。三甲医院不再单纯的定位于看病就医场所,更侧重于医学领域的研究探索工作,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二) 由体制内工作向自由人职业转变

人才是各行业最为核心的资源要素[3]。病人往往更愿意去大医院就诊,主要原因在于大医院拥有知名专家等高质量人才。优质资源具有天然的稀缺性,若不加干预,其发展会处于集中趋势。而现实中,由于体制等方面因素,三甲医院对人才资源造成了长期垄断。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医生多点执业制度、医院去行政化影像因素,这种由体制因素所造成的“门槛”会越来越低,行政等级色彩也会淡化,医生由体制内人员逐步向社会化人才转变,职场的“风向标”不再受编制影响,更加有利于人才的流动。

(三) 由政府办医为主的医疗市场向社会资本办医多元化格局转变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以政府办医为主,非公立医院由于起点低、基础薄弱,罕有实质性突破。尽管民营医院在过去20年中得到快速发展,但为了避免与公立医院展开正面竞争,大部分医院选择以特色专科为主的发展路径;由于外界对民营医院的报道及社会舆论的導向作用,致使民众对非公立医院仍存在很大偏见和误区。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4]。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地区,民营医院在医疗卫生体系中成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承担了大部分服务[5]。

三、 三甲医院文化建设的难点分析

新医改牵涉面广泛,影响深远,其中对三甲医院不仅仅作用于外显层面,更对医院的灵魂——医院文化造成影响。三甲医院因其自身定位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形成了独特的医院文化。在新医改背景下,重塑三甲医院文化应着手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新医改一直强调公益性,解决百姓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就要保证公立医院看病就医费用,特别是大型公立三甲医院;而医院处于市场竞争环境下,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同样需要资本。因此,医院的逐利性与医改的公益性这对冲突对三甲医院文化的导向功能存在影响。

其次,人力资源作为第一医疗资源,也是三甲医院最大的成本因素。在过去,医务人员的奖励以按劳分配、物质性奖励为主,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特别是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时,医护人员对自身的工作容易产生倦怠感,与之而来的影响是患者对医疗服务与医院的满意度下降。因此,目前的奖励机制与医护人员多样化需求间存在偏差,从而弱化医院文化的激励功能。

最后,医学科研发展与机械应对病人造成的冲突。众所周知,三甲医院是集预防、医疗、医学研究为一体的机构,特别在医学领域的科研方面,需要医护人员基于理性观念潜心长期研究。在现实中,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医护人员通常以医疗为主,运用相应的诊疗方法和检测仪器,机械的应对大量患者,根本无暇顾及科研工作。医疗是今天的事,教育是明天的事,而科研是后天的事,由此可见既要保证今天的事情圆满完成,还要为后天的事情准备,对于三甲医院的文化制度建设确实是难点。

四、医院文化建设对策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疗服务市场资源要素的流动性越来越强烈,市场化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著,医院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吸引优质要素“为己所用”、如何在竞争状态下“脱颖而出”。笔者认为,未来三甲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重塑“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医院不仅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意识,同时更要注重为职工服务的理念,建议从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四个方向逐步完善。

(一)重塑精神文化

医院精神是医院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院职工所认同的群体意识,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等。三甲医院要主动作为、勇于创新,明确医改的紧迫性与艰巨性,建议从扩大医联体、托管帮扶医院入手,以逐步适应市场化背景下的竞争机制,从而探索符合自身改革发展的道路;还要在药品、医疗高值耗材等方面下大功夫,尽可能地回归社会公益性。此外,三甲医院还要完善相应的办院理念、院训、院歌等精神文化元素。

(二) 完善制度文化

醫院制度文化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和稳定性特征,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管理体制、人事制度以及规范职工思想行为的制约机制。三甲医院要树立“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医院试行末位淘汰制度,充分建立符合新医改人事管理制度,同时要贯穿人性化的指导思想,实现人性化与制度化的有效结合。二要调查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因素,切实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盼,主动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工作以外的后顾之忧。

(三)提升物质文化

医院物质文化是指医院的环境状况和各种以物质形态体现出的文化形式。

三甲医院辐射广泛,通常为几个地区提供服务。在物质投入方面,可以考虑为外地患者就医提供便捷设施,例如,在相应的火车站、机场、码头等交通枢纽设置医疗应急联络点,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病人、抢救病人、服务病人。在院内大力开展医院志愿服务工作,为外地患者提供咨询、引导、陪侍等内容。进一步加强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让患者挂号、看病无须排队,提升医院整体运行效率,节约患者就医成本。

参考文献:

[1]伍志鹏.平安医院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11):187-188.

[2]任顶会.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02):16-18.

[3]黄晓宁.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现代医院文化建设探析[J].公共服务,2019(15):26-27.

[4]许栋,丁宁,彭义香,等.推进社会资本办医的思考[J].中国医院,2015(04):41-42.

[5]赵秀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从公平正义角度解读中国医改[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

猜你喜欢
三甲医院医院文化新医改
地市级三甲医院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临床路径应用研究
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浅探
新医改政策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发挥工会建设医院文化的载体作用提高医院竞争力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对聘用人员管理的思考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某三甲医院企业内部无线网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