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加局部灌注联合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研究

2020-08-17 09:13郭海健彭春玲刘小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伏立康雾化真菌

郭海健, 彭春玲, 刘小霞

(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 呼吸内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是指真菌直接侵犯肺部或支气管所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疾病。致病真菌类型复杂多样,可分为念珠菌属、曲霉属、隐球菌属、青霉属、根霉属等,其中90%以上临床确诊的IPFI患者是由念珠菌属和曲霉属引起,且多继发于严重原发病。IPFI患者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不一,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关节痛等流感样症状,若诊治不及时,病情恶化后可引起坏死性肺炎,甚至经血行播散至其他部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如伏立康唑是目前治疗IPFI的主要手段,对减轻患者症状和控制病情有积极作用,但单药治疗效果欠佳,疗程较长, IPFI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单药治疗的疗效明显欠佳[1-2]。两性霉素B是传统治疗IPFI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杀菌效果明显,疗效肯定,但以往通过静脉途径给药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3]。近年来,两性霉素B的用药途径再次成为IPFI临床治疗研究中的热点,其中以雾化吸入和局部灌注最受重视。本研究探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加局部灌注联合伏立康唑治疗IPFI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80例IPF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 患者的症状体征、胸部CT影像学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中的诊断标准[4], 即至少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主要或2项次要肺部感染临床特征, 1项微生物学检查依据; ② 患者入组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 ③ 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对本研究所用药物严重过敏者; ② 近3个月接受过放化疗者; ③ 接受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后口服免疫抑制剂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80例IPFI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 年龄31~72岁,平均(61.35±6.48)岁; 继发疾病类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22例,脑出血或外伤手术8例,脑梗死6例,其他4例。研究组男29例,女11例; 年龄32~73岁,平均(61.40±6.51)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24例,脑出血或外伤手术7例,脑梗死6例,其他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伏立康唑注射液(美国Pfizer Limited, 200 mg/支)静脉滴注治疗,负荷剂量5 mg/kg, 每12 h滴注1次,连续使用2次;维持剂量4 mg/kg, 每12 h滴注1次。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5 mg/支)雾化吸入和局部灌注治疗。雾化吸入时,将25 mg两性霉素B溶于20 mL灭菌注射用水中,每次取10.0~12.5 mL雾化吸入, 4次/d; 局部灌注时,结合胸部CT或X线胸片检查结果确定感染的肺叶或肺段,将支气管镜置入病变肺叶或肺段支气管开口处,吸除痰液,先用20 mg两性霉素B加250 mL生理盐水分3次对病变支气管进行反复灌洗,灌洗后尽量吸出灌洗液,然后将5 mg两性霉素B和20 mL生理盐水留置在病变部位,操作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血氧饱和度≥85%。患者灌注冲洗次数根据其病情和耐受程度而定,一般每周2~3次,治疗时间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而定,治疗期间均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尽可能消除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2组患者体温、痰液颜色及痰量、肺部啰音、血常规、痰液病原学及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GM试验、胸部CT影像学的变化情况,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疗效评估标准: ① 治愈,指患者症状及体征、胸部CT、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 ② 显效,指患者症状及体征、胸部CT、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有3项恢复正常,仅1项未恢复正常; ③ 好转,指患者症状及体征得到控制,均有一定好转,但不够明显。④ 无效,指患者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或继续加重,甚至死亡。比较2组治疗总显效率,总显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期间,记录2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皮疹、胸闷、低血钾和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治疗总显效率比较

本研究无中途退出或死亡病例,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经简单对症治疗后逐渐好转,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治疗耐受性较好。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50%, 低于对照组的32.50%,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 IPFI高危人群数量增多,病原菌菌谱发生变化,使得IPFI尤其是继发性IPFI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升高趋势[5-6]。本研究IPFI患者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且患者合并的高危因素较多,如患者大多为老年人,身体机能明显衰退,呼吸功能、排痰能力较差,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受长期反复感染、机械通气和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影响,机体致病菌菌群失调,肺功能明显下降,较易引起各种病菌感染,是IPFI的高危人群,病死率较高[7-8]。近年来, IPFI早期诊断技术和对症支持治疗技术不断完善,但IPFI的临床治疗仍存在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其中制定疗效更佳且安全性更高的治疗方案是重中之重。

伏立康唑是临床常用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能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到抗真菌作用,对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均具有杀菌作用,是临床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适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食道念珠菌病、对氟康唑耐药的其他真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足放线菌属和镰刀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以及假丝酵母菌感染等[9]。但随着伏立康唑在肺部真菌感染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真菌耐药性逐渐增强[10-11], 使得单独应用伏立康唑治疗IPFI的敏感性下降,患者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加重了生理痛苦和医疗负担,部分病情严重的IPFI患者疗效欠佳,甚至因治疗无效导致死亡。两性霉素B是传统治疗IPFI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抗菌机制主要是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结合,损伤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的一些重要物质外漏,从而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抑制真菌生长[12-13], 临床适用于新型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环孢子菌属、念珠菌属以及部分曲菌属感染,抗菌谱广。但两性霉素B的毒性较大,以往通过静脉途径给药后易引发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和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且患者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往往无法承受治疗剂量即中止治疗,增加了患者负担,也加大了治疗难度。

出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考虑,近些年临床着重探讨IPFI的局部用药疗法,以期增强临床疗效和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其中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和局部灌注治疗备受重视。本研究在采用伏立康唑治疗IPFI的基础上,经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团队的谨慎评估,创新性地采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和局部灌注疗法治疗IPFI。雾化吸入给药相较静脉给药更加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较好,吸入后药物保持较高浓度并迅速到达病变部位,呈微粒状均匀分布,保留时间较长,可使药物充分发挥抗菌作用,同时有利于气管内痰液引流[13-14]。纤维支气管镜灌洗为目前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有效手段,是将支气管镜置于病变部位支气管开口处,吸除痰液后进行反复灌注冲洗,保持气道通畅,直接将药物送入病变部位,杀菌作用显著[15],需注意的是灌注冲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和局部灌注联合应用,杀菌效果更佳,可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总显效率显著提高,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证实了研究组的治疗方案具有显著优势。可见,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加局部灌注联合伏立康唑治疗IPFI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伏立康雾化真菌
2019—2020年某院伏立康唑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使用伏立康唑的治疗药物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Δ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伏立康唑致癫发作及精神障碍一例并文献分析
伏立康唑的不良反应文献概述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千奇百怪的真菌
致命真菌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