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清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创新带来的,创新是企业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会墨守成规,很难以前进。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的课程里,化学是初中的启蒙教育,所以教师要从头开始鼓励学生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创新性人才 。本文主要提出了一些能够促进初中化学教学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策略;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 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099-02
21世界充满了挑战,充满了竞争,在这个新时代中学校的教育方面已经肩负了培育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但是学校在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对于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同时还需要培养其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改变课堂结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化学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可以让他们具有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准备,而并不是仅仅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获取化学的知识。在化学的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可以了解化学的魅力是化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栋梁人才的重要条件。化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
只有对事物表现出兴趣了才会有欲望去了解和学习它,思维才能更好的运转,这样就能够更加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和思考问题,也能够很好的提高效率。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下面就对如何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作出一些解析。在传统的课堂上多数学生都会觉得化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师可以改变一下课堂氛围,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适当的对教学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比较容易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的增加游戏的环节或者实验过程,还可以在室外开展课堂等等。例如,关于“珍惜水资源”这一节课中,老师要让学生在认识水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上可用的淡水资源占比,再间接性让学生接触一些水资源污染的知识。然后老师就需要去给予学生一节室外课,让学生去河边,水库等各种淡水的地方进行调查,把调查回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让学生认识关于水污染的知识。之后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去学习对水资源进行保护的知识,可以直接性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而且学生经过了户外的导学方式,能够提升自身对学习的兴趣,懂得学习化学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同时也为新型的创意培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实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设计是需要手脑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完相关的课程后可以给学生自己设置一个简单的实验,因为设置实验的准备过程中,学生要独立思考很多问题,从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独自动手去验证实验,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并且验证最终独立解决。教师可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实验,做实验前的准备和收集资料等等,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到了拓宽。除了依照资料来进行实验外,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例如,在学习了硫酸的课程后,教师可让学生依据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让学生们动手设置实验来验证怎么辨别硫酸。这时候学生会回顾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设置出多种来验证不同硫酸的辨别的实验。最后再让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验证。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3.创新课堂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初中的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由于受到气候和温度光线的影响等,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的现象。有些实验过程比较繁杂,比较难成功。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并对方案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就可以参与到实验中来,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虽然实验方案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这样也能够教会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学生来说积累更多的化學知识才可以产生更好的灵感,其思维也就更加发散和活跃。也就是说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就是知识的积累,丰富的知识积累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升华,除此之外化学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和现象都可以运用化学的知识来进行解释,也就要求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可以积累大量的化学知识,并且获取自己的思维源泉。在课本知识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自己知识要点的整理,进而形成适合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完成自己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形成自觉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并且在知识的积累上来进行自己创新思维的拓展和开发。
4.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在给学生开始创新思维的培育,不可以只表现在化学课上,学生还要会作用它到生活之中,在其他课程也是一样实行,所以化学老师要从生活中寻找案例来带领学生把创新思维带进生活中,让学生在化学课上更能深层次地理解化学中所附带的韵味,进而让学生能从课外时间里一直保持着创新思维的灵活性。比如,我们在学习“碱和酸”这门课程时,老师一般都会介绍化学中常用的次氯酸溶液HCI,还有硫酸溶液H2SO4,自己生活中常见的醋类调味剂,醋酸C2H5OOH。老师可以拿常见的酸碱调味剂来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懂得化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实验“酸碱的反应作用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食醋和各种物品进行反应,记录下结论后回来班里进行讨论,让学生更能懂得酸碱的反应过程和结果,实验的熟练度也会随之提升。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对化学知识持续拥有比较浓烈的学习乐趣,并且在自身使用生活中常见的酸碱试剂实验时,培育学生持久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也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5.创设课堂情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化学的教授过程中,兴趣的产生以及宽松的创新氛围的营造,可以让学生的心理上得到放松,同时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在化学课堂上教师并不是课堂的主体,也同样作为课堂的主体存在,并且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可以一起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提倡和进一步解答。教师在课堂中要允许学生的提问,如果不允许学生的提问,就是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扼杀在摇篮中,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的赞赏可以让其自然而然地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而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做到一视同仁,用赞赏的眼光去对待他,激励他的学习,并且对其学习程度进行关注,引导和鼓励。
6.结语
这个社会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未来,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动力。我国在努力的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陈清红.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分析[J].高考,2014(05)
[2]宋福昌.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4)
[3]程吉飞.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