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平
【摘要】程旼文化即以德化人、以仁化人、以义为上的文化精神,它代代相传,至今还影响着当代客家人;坝头中学坚持“以德育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宗旨,利用程旼文化校本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言行自律、身心自强”的健全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程旼文化 校本课程 人文素养
我校“利用程旼文化校本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旨在整合相关学科,为学生创设做中学、学中做的环境,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其人文素养。怎样才能实现学科整合最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呢?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利用程旼文化校本课程是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落实课程宗旨的有效途径。
程旼文化校本课程与传统的课程有所区别,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促人文素质提高,也是程旼文化“以德化人”核心的落实。
一、开设特色活动课程,凸显程旼文化内涵
程旼文化校本课程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的经验是:人文精神在历史的长卷中,在学生的生活里,在学科课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徜徉在历史中,生活在现实里。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化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亲近历史、走近社会的平台,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从实践的层面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为人处世的基本“德行”“义利观”和“人本思想”的教育比较薄弱,许多应该有的学校活动往往因为要给考试升学让路而取消了,因此,解决好“学科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成为能否落实程旼文化校本课程的关键。
自程旼文化校本课程建设至今,我校围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一要求,开设了许多活动化校本课程,如“平远民俗”“平远名人”“与父母亲谈话”“礼仪规范”“程旻精神”“数学与生活”“理性思考”“平远民乐课程”等等,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镜头一:组织诵读《程旼颂》活动
每周一大课间全體学生诵读《程旼颂》(“程旼生于晋,遥距千五年;功高声名赫,名列古八贤。刘宋战乱起,率家南迁移;位居史学士,安家官窝里。程公幼嗜书,崇文重教立;尚礼且尚德,和邻睦族贵。精髓德化人,善举动朝廷;功绩冠名颂,教化泽润民。”),做感恩手语操,这已经成为景色秀美、底蕴深厚的百年坝校校园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镜头二:开展程旼文化的“平远民俗文化知多少”竞赛活动
坝头学校组织学生们的“平远民俗文化知多少”竞赛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平远八尺娘酒酿造技艺”中的娘酒有哪些称呼?传统榨油技艺没有水行不行?平远落地花鼓怎么打?落马碑是什么时候兴建的?平远县墩背人的金狮如何起源的?……这些承载着平远悠久历史的民俗版画带给学生们一种新奇的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心中许多的疑问。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等,也成为学生经常的活动。
镜头三:组织学生参观瞻仰程旼故居感受先贤“以德化人”活动
程旼故居位于平远县坝头东片村官窝里,为近距离感受先贤“以德化人”的精髓,学校每年组织全体学生去程旼故居参观瞻仰;学校程旼文学社每学期都要组织全体社员到程旼故居进行采风活动,学生丰富社员文学创作经验,提高社员文学创作能力,用活校本教材。每到周末,程旼故居成为学生聚集的场所。
这些活动化校本课程符合学生的表现欲,能够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学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也有希望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做一回导游,讲一讲平远的典故”,“上台表演《程旼颂》”,“亲自评价一下程旼故居观感”,“画一幅程旼文化图画”等等,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对引导学生如何很好地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德、智、体、情等各方面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二、全校行动,年级实施,落实校本课程
从人文性内涵看,处理好学科与人文特色的关系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程旼文化校本课程是以解决实际“人”的问题为核心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活动,生活问题、认识问题、方法问题等的解决都需要联系运用各学科的主干知识。程旼文化校本课程要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并引导其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探究。
我校程旼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按照学生认识水平,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其学段分明、指向明确,便于实施和落实。如初一年级以“行为规范”为主线,初二年级以“家国观”为主线,初三年级以“内化提升”为主线,不仅便于实施,而且还逐步形成一条特色鲜明、多样化的学生自主成长之路、人化之路。
三、程旼文化校本教材的具体运用探究
有人认为,校本课程建设硬件易,软件难,发挥效用更难。坝头学校多年的探索证明:基于程旼文化源头的程旼文化校本课程,由于能够有机地联系学生与校本课程,能更充分发挥程旼文化的效用。
坝头学校创立于1909年(清光绪35年)6月,坐落在坝头老街街尾(程江源头),相对其他学校而言,更具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言行自律、身心自强。
(一)大力宣传程旼文化,增强学生自豪感
程旼(约公元419-518年),1600年前,从中原迁居到平远坝头官窝里。他以“道德之最纯正者为本”为做人格言,俭朴无华,耕读自娱,不慕荣达,以忠信待人;传播中原文化,传授耕作技术,兴办公益,改造山川、教化乡里、移风易俗,他的名字和他那热爱乡土、敦本崇教、勇于开拓的美好德行在平远、在梅州乃至世界客属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后人为纪念他的功德,名其都为“义化”,乡为“程乡”,源为“程源”,江为“程江”。公元1380年,学正陈学礼奉明皇帝朱元璋“举忠孝、举贤德”旨意,称赞程旼贤德,义化行乡,撰文荐举追封程旼,改梅州复置程乡县,故有“先有程旼,后有程乡”之说。程旼被誉为“广东古八贤”之一、“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南粤先贤”“世界客属名人”“世界客都人文鼻祖”。
(二)介绍程旼事迹,引导学生自强好学,树立远大志向
程旼酷好读书,年幼时由致仕(退休)在家的祖父亲自督导学习儒家的书籍。祖父治学严谨,教学有方,一笔一划,一字一音,要求严格,边教认字,边加讲解,使程旼从小就养成较为扎实的学风。在数年苦读《五经》之中,他悟出了一些路径:于《诗》必先知男女赠答之辞;于《书》必先断其句读;于《礼》必先除去自身陋习;于《易》必先知易字有数义,不当虚衍卦名;然后治《春秋》。《礼运篇》中关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应为自己的座右铭,从而使他逐步树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24岁他任撰史学士,为皇帝侍读侍讲,官级从四品。在刘宋朝时,程旼看到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因此弃官率领族人南迁。
(三)传颂程旼,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秉义怀仁之心
程旼非常赞赏陶渊明“人人都要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如果什么事都不做,又怎能解决自己温饱问题”的主张。南下定居后,他经常走访民间,怜贫惜孤,济困扶危。见当地耕作技术落后,便教给中原的耕作技术,使他们逐步改变了刀耕火种的旧习惯。为方便民众行走及垦荒、耕作时休息,程旼又带领众人开辟山道、修建凉亭,还兴建水利设施等。据说,解放前有一种木制铁头的拱背犁,古拙、稳定、犁得深,水、旱地翻作均适合,被称为程犁,这种犁便是程旼传授下来的。
程旼经常劝导人们要多做善事多积德,对人要讲诚信与道义,对国家要尽忠。还劝导人们要学习中原汉人的礼仪习俗,转变争强好斗、剽悍粗俗的不良习惯。其“教化乡仪”的举措,体现了与当时社会风气截然不同的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其文化底蕴所体现的品德、个性的高标之处,正是客家精神形成的厚实基础。当地居民如有纠纷,都不到官府,而自愿到其处调解。程旼细心听取双方的倾诉,为他们辨别是非曲直,公正判断,使他们心悦诚服地离开。甚至有些做了亏心事的人,也往往“望其庐辄思改过”。学者吴炳奎说:“程旼德行标志客地文化结束了蛮荒混沌状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四)学习程旼崇文重教,启发学生注重人文修养
程旼深知文化教育的重大作用,经常对村民进行自力更生、勤俭持家的教育,谆谆教导后代读书知礼。他办起了一间免费学校,招收7岁至10岁的儿童入学。学校采取半日制的学制,上午,学子在家帮助父母下田耕作,下午来校上课,晚上练习所学的课文,以此培养学子树立耕读为业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程旼边教识字边讲词义。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程旼解释说,孔子是做人的一个典型,他对学生们谦称为弟,爱称为子。孔子强调,作为一个学子来说,在家应该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一切言行应该谨慎诚信;爱所有的人而特别亲近仁者,在实现这些德行之外,又用功于书本。在程旼的谆谆教导下,坝头村的学子对儒学“仁、义、礼、智、信”的论理道德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既有效地开启了智力,又有了做人的行为准则,读书则更加用功,知识也不断丰富,社会风气也有了明显的改观,讲文明、讲谦让、讲友爱、讲团结成为人们日常的焦点话题。在坝头村学子的影响下,周边几个村子的家长都自愿送自己的子弟到程旼创办的学校读书。从小接受教育在当地已蔚然成风。
(五)学习程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义利观
程旼为人朴实无华,淡泊功名利禄。公元479年,南齐灭掉刘宋。时任海阳县令将程旼的美好德行报告给朝廷。他的德行获得南齐齐高帝肖道成仰慕,发出诏令召见程旼,并想让他出来当官。时年64岁的程旼为了大义不愿当南齐的官,便以年老为由婉言推辞。皇帝便赐给他“义化”称号以示表彰,将程乡里周围拓展为义化都,并用程旼姓氏命名为程乡县。
程旼娶妻夏氏,生子三人:长子程松,遵父志,累征为官,均以“亲老”请辞,年七十去世。次子程杉,先为参军,后以学行征,遥领“司州弘农郡守”。程旼去世时,曾返坝头守灵。程旼葬后,杉辞官,隐于湖南攸县灵谷,年百余岁,人以其眉寿称真人。三子程梅,娶当地望族女为妻,其后情况不详。其中,程旼、程松、程杉的名字和事迹,均被载入《清康熙·程乡县志》《清乾隆·嘉应州志》《中国人名大辞典》等。
程旼享寿99岁,葬于今平远坝头程公祠右后侧。据前辈回忆,由于程旼生前“信义著于乡里”,旧时所有上、卸任文武官员经过程祠时,在无任何牌示要求的情况下,均自觉下轿或下马步行,以示对程公的崇敬,并进入祠内参拜。当地众乡民则虔诚焚香祭拜,祈求程公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南齐起,以程旼之姓作为县名的程乡县,前后延续了1200多年,可见程旼的德行影响之广、之深、之远。古人有诗赞曰:程旼当年一匹夫,不操三尺制群愚;片言能使人心服,万古江山与姓俱。其以德化人、以仁化人、以义为上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至今还影响着当代客家人。
我校这些年的实践说明,程旼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我校提高學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