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中选择

2020-08-14 09:21刘笑飞杨密芬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动态性文化语境语体

刘笑飞 杨密芬

摘要:语言顺应论认为在语言和语境等内、外在因素制约下,语言完成顺应和选择。本文在顺应论视角下,从不同文化语境,时代发展中语言更替,整体或局部翻译等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同版本的苏轼诗词,以期获得顺应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文化语境;动态性;语体;语言单位

中图分类号:H315.9;1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001-02

一、前言

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催生了翻译活动。随着大众外语水平的普遍提高,翻译实践日趋活跃。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从事翻译活动。但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是一种使用和选择语言的过程。因此,在语言学关照下的翻译理论应运而生,旨在解释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全面阐述翻译活动的全部过程。然而,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译学被证实和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有直接联系。如何将认知、文化、语言等众多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归纳到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并且建立其相互关联的有机体系成为翻译学面临的重要挑战。比利时学者维索尔伦在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提出的语言顺应论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

语言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包括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的,或严格按照形式一功能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的顺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的特性”。①

不难发现,顺应理论主要围绕语言“选择”展开,指导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面对众多影响输出语言转换的博弈因素,能够权衡轻重与得失,做出裁决。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英译是翻译实践的重要举动。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词作品是众多翻译家亲睐之选。苏轼诗词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始于19世纪,但译者总共不过二十余位。国外从事苏轼诗词的译者以巴顿华兹生和华裔学者王红公、罗郁正和欧阳祯为代表,成果数量较少。国内学者中不乏林语堂、杨宪益、许渊冲等翻译大家,但他们的译作波及各朝代经典名篇佳作,其中以苏轼诗词为研究对象,集结成册的译著并不多见。苏轼诗词英译研究方面,国内研究方向多集中在意象、隐喻、叙事、美学、生态功能等角度,以语言学,特别是语言顺应论为切入点,分析英译作品的研究尚未开展。

因此,以顺应论为理论牵引,对比不同版本的苏轼诗词英译,得出不同条件和立场下,造就不同译文的论作将丰富苏轼詩词英译研究维度。

二、出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岖两种符号即意味着两种文化的跨越。“译者作为跨越两种文化的使者,他面对的是出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③可见,在翻译实践中,出发语和目的语文化不断地影响着译者。究竟是选择出发语还是目的语文化?归化和异化,哪者能在博弈中占据优势?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也指出,语言的使用是不连续的选择过程。“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中做出灵活选择,以满足交际的需要。岖)如果从文化交际需要角度出发,能够保证顺畅无阻的交流是译者的首要任务。

因此,在选择译文时,应首先满足交际需求,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

例如,苏轼的《沁园春》中有这样的词句;“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下面是两个不同英译版本:(1)是林语堂版译文,(2)是许渊冲版译文。

(1)With a thousand words from our pens

And ten thousand volumes in our breasts,

We thought it not difficult to make our emperorthe best.⑤

(2)A fluent pen combined

With a wide-read mind,

Why could we not have helped the Crown

To attain great renown?⑥

通篇来看,此处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苏氏兄弟二人饱读诗书,思如泉涌,下笔如神,具有齐国治天下的才能。林译本字面翻出了“a thousand words(千字)”和“ten thousand volumes(万卷)”,并且将笔和胸都直译成了“pen”和“breasts”。这种翻译方法比较适合国内读者,因为中华文化中,笔和书经常和才华密不可分,他们读至“breast”这个词,也立刻能联想到诗人内在的学识。

但是,如果目的语文化来自异域“mind”,“thought”,“spirit”,“soul”或者“hear”更适合承载人类的智慧,思想和内心想法。这样看,如果交际对象成长在西方语境中,许译本中“a wide-read min”更贴近目的语文化立场。

三、原语文本时间和重释文本时间

苏轼的诗词创作于距今将近一千年前的北宋,语言措辞、语法规则等已和现代用法相去甚远。那么,应该恪守古代行文风格,找到对等的古语译法;还是遵循现代文体,用当下的写作习惯解释给当代读者?语言的动态顺应特征,指的是语言选择和协商中,不断进行变化。这就启示给我们,语言的发展是动态过程,而非一成不变。

以此类推,古诗词新译既要忠于原文本基本意图,又要给前者打上时代烙印,进行重新整合,使之更容易被现代人理解和接收。

例如,《少年游》中首句:“去年相送,余杭门外。”

许渊冲译本:“Last year we bade adieu,Outside thetown.”⑦其中,“bade adieu”取自中古英语用法,意为“再会,一路顺风。”对比任治稷译本:“Sending off last year,outside the Ynhang Gate.”⑧采用了现代英语中较为正式的告别短语“send off”。

再来看黄宏荃译本:“Last year when工saw you off,without the gate of Yuhang.”⑨这里甚至使用了口语中常用的“see off”短语。

“语言不是已经完成的产物,而是一种正在进行的活动,是某种继续的,每时每刻都在向前发展的东西。,权⑧时代在变迁,语言亦是如此。上面三版译文中,后两种显然是顺应当下语言的选择。

四、宏观和微观视角

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选择无处不在,不仅发生在语言结构中,还包括语言使用者语言策略的选择。这就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除去文化、心理、时间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元语言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决定着译者的选择。从宏观来看,应顺应原文的语言风格、语体、通篇语义语境;从微观来看,应考虑语言结构、句式、或者某个语言单位等。

下面以《定风波》的徐忠杰和任治稷英译版本为例,具体阐述。

(一)徐译

Who among us is afraid of the rain?

Don a thatched coat every day, one well can.

How use doth breed a habit in a man!

Spring breeze has sobered me up for a chill:

The after-effects of drinking ones fill.

Slanting rays oer the hills have come our way

Give hopes of the end of a perfect day.

I look back where there were patter and sough.

On our way home,tis neither fair nor rough.c'

(二)任譯

A deaf ear to the grove-piercing and leaf beatingrain,

Might as well chant and sing at a leisurely pace.

Bamboo sticks and straw sandals lighter than ahorse,

Who cares?

A rush cape to weather a life of mists and rains.

Chilly breeze of spring sobers one from wine,

Though cold.

Mountaintops in the evening glow a welcome extend.

Looking back to where the swishing had been,

On our way home,

No wind, no rain, nor sunshine.12

《定风波》是苏轼在去沙湖路上遭遇风雨后所创。全词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在遭遇风雨之后,依然慢步放歌,不惧当下险恶,无论将来处境如何,保持随遇而安的坦荡胸怀。比较两个英译版本,徐译版并没有逐词逐句翻译,而是通篇理解后,在表达出基本词意的基础上,阐述出作者的心境和处事哲学。特别是“How use doth breed a habit in a man!”和“Give hopes of the end of a perfect day.”这两句译文在原文中并没有出现,而是译者翻译时,结合全文语境后所加。这种译法的选择,正是站在宏观立场,既以作者的口吻表明观点,成就了译文以境遇言人生的抒情文体,又补充了言外之意,保持了读者理解的完整性。

相比之下,任译版更倾向词句翻译的精确性,语言简练朴实,在措辞、组句和语法结构上都尽量和原文保持一致。比如在用词方面,风雨r.晴”,任版选用了字面意思“wind”,“rain”和“sunshine”;在句式结构方面,任版多用平铺直述语句和并列短语,省略主语,以语言的较小单位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例如,Wto cares?”,“Though cold”这类的短句和部分句子成分在此译文中频繁使用,都体现了译者将重点放在了微观之处。这种翻译方法的选取,较口语化,乍看通俗易懂,但细究文章整体风格和深意,无法保持原有审美和流畅感。

在翻译实践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最终的翻译结果。除了上述提出的文化差异、时代更替、和翻译视角,感情色彩、思维模式、政治或宗教立场等都造就了不同的译文。无论是哪种翻译结果都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完成的,都遵循一定显性或隐性的语言理论。顺应论虽然没有具体告知使用哪种翻译策略,但给我们指明了语言选择的核心,勾勒除了翻译连贯、统一的全过程,能够引导译者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翻译语境时,不至于迷失方向,有据可循。

★基金项目:陆军工程大学基础学科科研课题培育项目“语言顺应论在翻译实践的应用研究”。

注释:

①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5.

②许钧.翻译论(修订本)[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50.

③Nida, Eugen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45.

④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73.

⑤苏东坡.东坡诗文选:汉英对照[M].林语堂(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11.

⑥苏轼.苏轼诗词选[M].许渊冲(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53.

⑦苏轼.苏轼诗词选[M].许渊冲(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47.

⑧苏轼.东坡之诗——苏轼诗词文选译(英汉对照)[M].任治稷(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7.

⑨黄宏荃.英译宋代词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106.

⑩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11徐忠杰选译.词白首英译[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56.

12苏轼.东坡之诗——苏轼诗词文选译(英汉对照)[M].任治稷(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97.

作者简介:刘笑飞(1983-),女,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军政基础系翻译室,翻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翻译理论。

猜你喜欢
动态性文化语境语体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综述
言语交际中语体的得体性探讨
语体变异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径、热点与趋势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体意识的思考
基于性别和观看模式的思考
支持节点协同的工作流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情景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初中思想品德“动态生成教学”的研究与发展
大学英语中的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