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20世纪50年代边疆文学的代表作一邓普《军队的女儿》出发,从寓纪实于虚构、化历史为情节以及从现实到理想三个方面来探讨小说中纪实与虚构的关系。
关键词:纪实;虚构;王孟筠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010-01
文学以艺术的方式对现实和历史进行叙述。这种“艺术的方式,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纪实的。小说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虚构的文本,但也会受到纪实的深刻影响。
一、寓纪实于虚构一从王孟筠到刘海英
小海英,14岁从湖南自愿支边来疆,来到了八一军垦农场,在西北的荒原上奉献青春。后来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她跳进冰冷刺骨的老龙河,以至于耳聋、瘫痪,但她以超人的意志力战胜困难,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原型王孟筠,来到新疆后,被分配到刚建的八一钢铁厂炼钢部选矿石。后来她为了抢救河里的小羊,导致风湿病加重,下肢瘫痪,又并发中耳炎等许多复杂的病。在小说中,作者选取了王孟筠跳进老龙河以及并发中耳炎、瘫痪的细节真实,但也虚构了小海英在抢救水库的战斗中,捞起一根根抗洪急需的木桩,最后,为了抢救对抗洪至关重要的梢捆导致耳聋以及冒着连绵的大雨不顾自己的关节炎,将“八一棉”棉田的泄洪闸打开,最后导致瘫痪这两件事。
小海英的命运遭际像是杂糅了多个人物的故事、命运遭际于她一个人物身上。换言之,作者采用了如鲁迅塑造小说人物的手法:“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如小海英跟随母亲在狱中就患上关节炎、成长于红色革命家庭。后来抢救国家财产时患上耳聋,又因为将‘八一棉”棉田的泄洪闸打开导致瘫痪。小海英所经受的磨难仿佛是多个人的命运遭际全都集中发生于她一人身上。
二、化历史为情节
海英参军的年代是1952年,在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感召和鼓舞下,小海英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如愿以偿,从风景秀美的江南地区来到了大西北,投身边疆建设中,成为军队中的一员。这是将人物置身于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的。
此外,作家邓普1951年被分配至新疆军区后勤部,从事宣传工作。《军队的女儿》是他在此期间创作。正是由于他在八一军垦农场生活的经历使得小说的描写具有现实性意义。
作家对当时生活场景进行了细致描写:如梧桐窝大草原的建设者们,都像鼹鼠那样栖居在地洞里。老场长的办公室也是一种挖进地里两米深、上面用芦苇和泥土盖顶的地窝子。包括博格达峰山洪爆发使得大大小小的水流一下子汇集到河床低浅的老龙河里。为了拦腰截断老龙河,修了“八一水库”等一系列的描写都可以看出当初军垦农场的现实生活的影子。历史数据资料呈现的只是历史的结果,而非生命的过程。通过阅读《军队的女儿》,透过情节更能了解军垦开发的历史。
三、从现实到理想——革命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
《军队的女儿》诞生在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刘海英的理想是当拖拉机手。当她来到了八一军垦农场之后,拖拉机有限,她未能如愿以偿。后来她赌气去当“业余”拖拉机手,她的思想出现了徘徊。
小海英的新的世界观是在老场长的启发教育下建立的,老场长对于小海英来说更像人生导师。后来小海英逐渐认识到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工作就是美丽的。这种对自己童年理想一当拖拉机手的放弃,实际上是在个人与集体之间,无条件服从集体,无私无我,这才是党的好女儿。
未当上拖拉机手的小海英像保尔那样活着,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抢救国家财产使得这位女孩子变成了一个聋子,但她却说:“我不过是聋了,手还是好好的,我要做一个快快乐乐的聋子。”她寻找了很多克服耳聋的办法,通过镜子练口型去猜别人说的话。她不能容忍自己过“光拿钱不干活”的日子,也没有去领周玉珍为她留的供养费。因为保卫“八一棉”让小海英再次住院,她变得又聋又瘫。她宣称:“我要活着,不要安慰。”后来,她重新振作起来,这种精神鼓舞了同病房的人同病魔作斗争,小海英的生命的火花充实了很多病人的生命力量。
作者对自己笔下的英雄人物及其典型环境是熟悉的,他将真实的人物事件以及時代背景融入到这篇小说中,使这部作品洋溢着革命激情,以其自身的真实性获得艺术生命力与独特价值。并通过一定的虚构突出了革命青年热情高涨,投身于边疆建设的形象,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对自己人生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吕.从《军队的女儿》看边疆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04).
[2]郭澄.生命的火花分外灿烂—重评已故著名作家邓普的小说《军队的女儿》[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01).
[3]谢刚.“纪实与虚构:新时代中国文学的走向”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8.
作者简介:王娟娟(2000-),女,河南南阳人,夭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