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8-14 03:38杨美燕YANGMeiyan杨敏YANGMin王苗凤WANGMiaofeng
医院管理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手术室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 杨美燕 YANG Mei-yan 杨敏 YANG Min 王苗凤 WANG Miao-feng

手术室潜在风险多,护理过程稍有不慎,极易发生风险事件[1-2]。应用风险管理分析医疗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找到减少甚至消除风险性事件的对策是防控风险的有效措施[3-4]。为探究风险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选择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风险及其防控效果进行研究。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于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患者13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65例(2015年7月-2016年6月入院,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5例(2016年7月-2017年6月入院,实施风险管理)。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p>0.05),见表1。研究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未发生人事变动。

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病房定时消毒清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整洁。检查病床护栏是否稳固,防止坠床事故。术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手术项目、手术部位等资料,术前、术后清点手术用品,防止准备不充分或将异物遗留在患者体腔。术后,将患者的标本封存,及时贴上标签标记,防止混淆。医疗垃圾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处理。麻醉苏醒后与患者进行简单对话后送回病房。围手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包括:(1)制定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及手术室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由护士长将风险理论与手术室发生的风险事件相结合进行讲解。将手术室护理人员随机分组,以情景模拟的方式,还原场景,分析场景的潜在风险,讲解应对方式及护理技巧,总结风险处理方法。改变传统的讲座形式,调动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2)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采取相应的心理引导策略,积极与患者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特别是术前,患者容易紧张、恐惧,及时向患者普及基本的疾病知识及相关的手术注意事项,患者由病房送往手术室的过程中全程陪同,介绍手术流程,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加治疗依从性。(3)手术护理:术前,护士两人一组严格按照规定清点手术器械及必备药品;术中,取下的病理标本由专人负责,及时标记,送往病理科并签字确认;术毕患者切口及体腔关闭前,清点手术器械,仔细核对,防止出现器械丢失,甚至留在患者体内的情况发生。(4)术后护理:保证环境通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术后换药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切口,观察伤口愈合状况,一旦出现感染,及时处理。

3.观察指标。(1)护理质量评价。采用自制的护理质量评分表,由护士长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包括护士职业素养、术中护理综合评价两项,每项满分25分,总分50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2)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患者出院时进行评价,包括护理操作、服务态度、人文关怀、医德医风四项,每项满分25分,总分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84分为满意,85~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术前准备失误、术中记录失误、护理操作不规范、围手术期感染等。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一般情况

结果

1.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实施风险管理后,护士的职业素养、术中护理综合评价评分及护理质量总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分,±s)

表2 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分,±s)

?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54%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讨论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较为特殊的部门,也是重要的技术部门[5]。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开展情况,是整个医护工作的关键所在。研究显示,手术室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1)临床护理人员因素:由于医院的医疗人事制度改革,人员流动性较大,大部分临床护理人员年龄较小,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操作未严格按照护理流程进行[6]。部分临床护理人员手术室护理经验不足,缺乏责任心、应急能力较低、法律意识及风险意识淡薄,在手术过程中不能有效配合临床医师的各项手术操作,护理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最终导致风险事件发生[7]。(2)管理因素:部分医院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制度制定后,未严格执行,缺乏监督环节和有效的奖惩措施[8]。(3)环境因素:部分医院层流手术间非常短缺,使用频率过高,难以保持环境洁净[9]。手术室器械设备较多,使用时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特别小心,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院内感染事件[10]。

手术室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稍有疏忽很可能发生意外,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采用风险管理,在科学、完善的监督和指导流程下开展护理工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安全敏感性,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11]。因此,识别手术室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风险,强化风险意识,增强临床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采取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12]。

本研究制定并完善了风险管理制度,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提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规范了手术室术前、术中、术后等护理流程,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及心理疏导等。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职业素养、术中护理综合评分及护理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专业技能掌握更熟练,责任感更强,通过及时与患者沟通,护患关系更融洽,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显著提升了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应用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手术室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