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风险预警对麻醉安全的影响研究

2020-08-14 03:38田萍华TIANPinghua
医院管理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围术手术室标本

□ 田萍华 TIAN Ping-hua

手术及麻醉是临床工作中高风险技术操作,在手术麻醉前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对术中麻醉风险进行预警,可有效预防和避免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对于降低患者麻醉并发症以及患者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1-2]。为了规避手术风险,医院自2018年4月开始在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中增设了风险预警提示模块,将患者安全核查、手术器械、手术标本、手术耗材管理与收费、手术压力性损伤、术中输血以及用药等环节作为重点控制内容,以无线射频识别以及条形码技术作为基础,对手术麻醉风险进行预警提示。本研究探讨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中风险预警模块对麻醉安全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对我院手术麻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6月-12月536台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6月-12月567台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对照组中男性235例、女性301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9.57±15.28岁,其中ASA分级I级121例、II级205例、III级115例、IV级74例、V级21例;观察组中男性241例、女性32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1.08±13.44岁,其中ASA分级I级118例、II级226例、III级109例、IV级81例、V级33例。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麻醉管理措施。观察组在麻醉管理期间使用麻醉信息风险预警系统,对以下麻醉风险内容进行管理:

2.1 手术患者术前风险、安全核查。(1)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器械护士扫描患者腕带,自动读取患者信息,核对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血型、术中带入物品以及药品、手术用品等,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签字;(2)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以及麻醉医生再次扫描患者腕带,再次核对信息无误后签字;(3)手术医师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基本信息再次进行核对,信息无误后签字。通过多次患者信息核对签字,保证患者手术的准确性。

2.2 手术器械追溯。在手术器械回收、清洗、检查、打包、灭菌、入库、发放以及使用过程中均对其编码进行扫描,提供全程质量追溯,并实现手术器械包实时定位。对于进入手术室的外来器械及内植物,巡回护士扫描条码获得相关信息,手术结束后再将其送回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在发放手术器械包时,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提示,系统提示启用近效期的器械包,避免浪费,对于已用过的器械包进行一键锁定。若发现器械包灭菌未达标时,通过扫描条码,查询该器械灭菌锅号,并追踪同批次灭菌物品,即刻召回。对于手术室外来器械以及内植入物,扫描条码后系统显示器械使用患者基本信息,条码单信息与系统内患者信息不相符则需进一步确认。

2.3 标本处理。对手术标本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术中标本切下后,巡回护士进入系统填写标本相关信息并打印出带有患者信息的条形码,由巡回护士及手术医师共同核对后签名确认。核对标本无误后将其送至病理科,病理科工作人员通过条形码扫描读取患者信息并接受标本。实现病理科与手术室信息系统的联网,巡回护士可实时查询标本接收情况、分析状态以及病理结果。若术中切下标本信息与巡回护士所填写的患者标本信息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确认;而病理科未收到标本,由预警系统反馈手术室,巡回护士通过确认术中标本是否送检,防止手术标本丢失。

2.4 收费系统。手术结束后器械护士进入手术收费系统,输入患者住院号,对术中使用的高值耗材以及内植入物进行扫描,自动生成收费。若系统手术收费高值耗材及内植入物与护理记录单登记不一致,系统将提示器械护士进一步确认。

2.5 压力性损伤预警。设置手术压力性损伤预警系统,从患者年龄、手术体位、皮肤状况、手术时间、体重指数,摩擦力与剪切力等多方面进行压力性损伤评估。进入压力性损伤评估系统后,系统将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自动评分,分为压力性损伤低风险、中风险及高风险。对于压力性损伤评分为高风险患者,由系统提示巡回护士向护理部提交压力性损伤风险报告;而对于中低风险患者,系统提示巡回护士进行压力性损伤积极的预防措施。

2.6 麻醉风险评估。根据患者手术风险分级(NNIS)及麻醉分级(ASA),由系统自动对患者进行麻醉风险评估,护理人员根据相应的系统评估结果进行麻醉风险护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麻醉高危患者麻醉安全性。

3.观察指标。(1)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手术患者安全核查执行率、器械追踪执行率、标本信息准确率、过期物品使用率、手术收费差错率、手术压力性损伤评估上报率、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每台手术后对手术医师及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手术医师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率。(3)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死亡率。

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安全核查执行率、器械追踪执行率、标本信息准确率、手术压力性损伤评估上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过期物品使用率、手术收费差错率以及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2.手术医师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研究期间两组手术医师、护士均为同一批医护人员,每一台手术仅对主刀医师进行满意度调查。本研究共调查手术医师9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医师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手术医师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

3.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术期死亡率比较

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救治患者的重要科室之一,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施将直接影响医院手术室管理质量与患者麻醉安全[3-4]。以往对于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等工作多采取人工记录的方式,手术室护理人员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工作量大,且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需要再次进行核对确认,仍难以避免人为疏忽导致的差错[5-6]。除此之外,采取手工记录的方式,对信息难以实现共享,传统的手术室麻醉信息记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手术室的需求。我院采取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风险预警系统在手术麻醉安全中的应用尤为显著[7-8]。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安全核查执行率、器械追踪执行率、标本信息准确率、手术压力性损伤评估上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过期物品使用率、手术收费差错率以及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风险预警系统的设置,可保障手术麻醉过程中各环节的安全性,对各个重要环节进行有效把控,一旦出现不符合流程要求、不正确操作或错误信息时,系统自动发出警示,提醒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核对或更改,同时提前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提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前做好预防对策,阻断风险。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医师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风险预警模块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手术室麻醉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从而提高手术室医师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降低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成本,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风险预警模块可显著提高手术室麻醉安全,促进手术室麻醉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同时提高麻醉安全性,有助于降低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围术手术室标本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