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亮,张小菲,姚佩瑶,张月芬
(1.广西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郑州西亚斯学院 住宿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3.云南大学 网络与信息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1)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以及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2]上强调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其发展战略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号召,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国内各大高校均在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之路,以“全人教育”为理念的书院制管理模式应运而生。[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逐步深化,书院制作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变得备受关注。书院制是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变革的产物,主要起源于我国古代传统书院和近代欧美国家的住宿学院制。古代书院是一种培养高级人才的特殊教育机构,兴盛于唐宋而废于清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住宿学院制最早源起英国剑桥大学,是近代欧美国家主要的教育管理模式,随着发展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研究。[4]高等教育的迅速变革,一定程度上促使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住宿书院制的本质内涵、住宿书院制与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关系、住宿书院制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中外住宿书院制的比较研究、相关制度研究和以某所高校为个案的实证研究等。[5]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书院教育模式的制度、内涵及管理特征的分析,另一个层面是围绕住宿书院为载体进行关系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等。其中理论研究、内涵研究以及实践研究较多,而针对其教育效果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现有的教育效果研究中,相关研究者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及研究方法开展此类研究。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田茜在其学位论文中进行了住宿书院制教育效果的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研和质性访谈探究了这种育人模式对学生产生的实际成效,从“个人作风”、“宿舍安全”、“师生交流”和“归属感”等方面进行探究,学生对住宿书院制采取的安全措施、宣传措施、信息化管理措施、导生制、活动组织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展开全面分析。[6]王钰亮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崇理书院为例,从学生接受书院教育的认可程度、参与程度、满意程度等方面展开调查,初步了解学生参与书院制建设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书院建设对学生的育人成效。[7]李想以南京审计大学为调研对象,从通识教育实施效果角度来探究书院制的办学成效,主要从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参与通识教育程度、对不同通识课程的学习现状、对师生交流的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实施效果。[8]上述相关文献对本研究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借鉴其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西亚斯学院住宿书院教育模式的实施情况,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展开教育教学效果分析。
本研究以郑州西亚斯学院住宿书院为个案,随机选取八个书院的400名大学生作为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四名育人导师、四名专业学院教师以及四名行政教辅人员进行教师接受度的访谈,综合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来探究基于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实际育人效果。
1.问卷调查法
采用调查问卷围绕学生满意度考察基于书院制模式的教育效果,有关调查问卷是在文献综述及综合相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和教师的修订意见编制而成。此后随机抽取4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到问卷整体信度Alpha值为0.951以及问卷效度KMO值为0.958,根据信度效度的相关研究可知,信度系数值Alpha值高于0.8说明研究数据信度很高,[9]5效度KMO值介于0至1之间,其值越接近1表明效度越高,[10]310由此可说明本研究采用的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信效度相当可靠。
学生满意度问卷涵盖了学风思想、通识教育、人际交流、情感归属以及满意程度五个维度,一共17道题,采用李克特式5点量表法,数字1—5分别代表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很符合。于2019年10月正式发放400份,发放对象为郑州西亚斯学院八大住宿书院的大学生,最终回收问卷385份,回收率为96.25%,其中有效问卷为379份,有效率98.44%。调查对象中大一学生20人,大二学生193人,大三学生51人,大四学生115人。从调查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来看实现全覆盖,随机抽取的调查对象具备科学合理性。
2.访谈法
针对教师接受度的考察,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展开调研。其中访谈提纲是根据相关教育效果评价指标及文献综述结果进行设计,经过相关专家学者多次修订最终确定而成,访谈提纲一共包括七个开放性题目,主要是围绕教师对住宿书院制教育模式的运用、对教师的工作能力和要求以及教育模式的整体育人效果展开,接受访谈的专业教师、育人导师以及行政人员根据参与书院管理的亲身经历据实回答。
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均值、标准差的分析,以此探究住宿书院的学生对书院制教育模式的满意程度,同时进一步展开对学生分类特征与满意度的差异检验,以便探究学生特征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
1.学生对基于书院制教育模式的整体满意度
针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首先,379名学生对基于住宿书院制教育模式的整体满意度均值为3.60,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整体满意度较高,十分愿意能够再次入住书院。其次,学风思想维度以及满意于通识教育维度的均值为3.69,说明学生对学风思想的教育效果及通识教育效果较为满意。书院在开展学生学风思想主题会议、强化学风思想的建设方面更占优势,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同时住宿书院推行的形式多样且实用价值大的通识教育与专业学院开展的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和专业课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整体上教育效果有所提升。对书院制模式教育效果满意度较低的是人际交流维度和情感归属维度,均值均为3.50,表明学生对书院制下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是非常满意,以及对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的情感归属不是很满意。这说明书院制虽然形式上搭建了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混合住宿的环境,但并没有有效促成学生开展深入交流,专业学院的班主任与住宿书院的育人导师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和精神层面的交流,同时书院制社区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应进一步健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人文关怀并成为书院管理者的一份子,强化学生对自己所属的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的归属感。
表1 学生对基于住宿书院制教育模式的整体满意度
2.不同年级学生的满意度差异
不同年级的学生因入学时间各异,因此对书院制教育模式的体验也有不同,满意度一定程度上会略有差异。针对被调查对象的不同年级情况,将学生按照是否有过一年以上书院制教育模式的经历进而划分为大一年级新生20人和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老生一共359人两个群体。利用SPSS软件的T检验功能得到如表2所示的不同年级学生的满意度均值和表3所示的年级对学生满意度影响差异性检验结果。由表2可知,在学风思想、通识教育、人际交流、情感归属以及满意程度各维度上,老生的满意度均值都要较新生高,均值比较分别为:3.85>3.57、3.75>3.59、3.75>3.51、3.65>3.51、3.55>3.54。老生已经普遍经历了一年以上的书院制教育模式,对其内涵和优势理解更深刻、体验更强,因而满意度较高。
表2 不同年级学生的满意度
由表3可知,不同年级学生的满意度存在一定程度上差异。由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各个满意度维度的Sig值可知,各维度均满足方差齐性条件(符合Sig>0.05)。针对“假设方差相等”一行对应的均值方程的T检验一栏中Sig.双侧值可知,学风思想、通识教育以及人际交流维度对应的Sig.双侧值均符合Sig.(双侧)>0.05条件,表明不同年级学生的满意度在这三个维度均未达到显著水平Sig<0.05,即学风思想、通识教育以及人际交流在不同年级学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情感归属及满意程度对应的Sig.(双侧)值却满足Sig.(双侧)<0.05条件,即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了新生和老生在这两个维度上略微表现出显著差异。
表3 年级对学生满意度影响差异性检验
按照访谈提纲,对12位教师分别展开访谈,通过对访谈内容及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总结得出以下几个方面有关教师对书院制教育模式接受程度的结论。
1.书院制教育模式整体效果显著,教师接受度较高
基于住宿书院制的双院协同管理教育模式相对传统的单一专业学院而言,两者在职能分工上更加科学和明确,专业学院精攻专业教育和教学研究等工作,住宿书院负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通识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以及思想价值引领等工作。书院制模式下尤其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声有色,书院制各社区宿舍文化氛围浓厚,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书院制在完善学生人格发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占据优势,八大住宿书院均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各个书院组织开设的通识教育也内涵丰富、形色各异,切实做到了将专业课堂教育行为引申至课堂以外的学生生活和文化活动领域,引导学生通过书院文化活动打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界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书院制为高质量的专业教育与高内涵的通识教育相结合提供很好的契机,书院制教育模式整体效果较为显著,教师的认可度较高。
2.书院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在书院制教育模式中较为重要的管理角色就是导师,专业学院教师承担学业导师的身份,住宿书院承担育人导师的身份,两者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人格完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配合作用。而导师的关键作用不仅仅是为学生解决学习困惑和遇到问题时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整体发展,培养专业精通、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针对书院制的导师队伍有了新标准和高要求。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在选聘学业导师和育人导师时,需要对选聘对象严格考核,学业导师不仅需要在专业学术领域上有较高造诣,同时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情操,需要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育人导师在做好常规的学生工作之外,还需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深入学生社区宿舍创造性地开展育人工作,要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做好通识教育以及书院文化建设,全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力争实现全面教育。书院制教育模式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全面协同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对教师的要求和标准也随之提高。
3.基于书院制教育模式的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
接受访谈的教师均认可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实践运用,同时也客观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专业学院、住宿书院及学校行政工作人员一致强调大数据学生管理服务平台引进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学生的教务、学务、财务、住宿等管理工作等亟需信息整合,大数据服务信息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书院制教育模式的推广更离不开它的支撑。作为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稳定的运行机制以及科学的育人体系等。就目前住宿书院的通识教育育人体系来看,部分教师反馈确实存在教育内容系统性弱、教育方法及评价形式单一等客观的实际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育人体系,开展相应的相关制度建设。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协同育人机制仍需健全,两者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时有交叉,容易职责不清,因此要细化各部门分工,为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保障。
在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学生对住宿书院制模式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学生对其整体效果十分满意。学生在住宿书院制教育模式下能够参加内涵丰富、形式各异、实用价值强的通识教育活动,专业学院负责的专业教育与书院负责的通识教育相辅相成,双院协同育人效果显著,学生整体素养得到提升。不过,学生对书院制下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是非常满意,对其情感归属也不是很满意,说明住宿书院接下来需要加强有效促成不同专业、年级、班级的学生开展深入交流,专业学院的班主任与住宿书院的育人导师需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有针对性地与所属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和精神层面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人文关怀,强化学生对自己所属的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的归属感。总体上说,老生的满意度普遍高于新生,不同年级学生在情感归属和满意程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显著差异。
在书院制教育模式下,专业学院精准做好专业教育和教学研究等工作,做到术业有专攻;住宿书院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内涵和特色的通识教育,做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内化于心。书院制下社区宿舍在学生心目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家的温馨感,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以提升,书院制在完善学生人格发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占据优势,为高质量的专业教育与高内涵的通识教育相结合提供很好的契机,书院制教育模式整体效果较为显著,教师的认可度较高。这种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整体发展,培养专业精通、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促进全人教育的实现,因此对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标准和高要求。导师需要在学术领域上有较高造诣,同时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师德情操,需要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另外,大数据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较为紧迫,教师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有待加强。作为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问题需加深研究,双院协同育人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学生整体较为满意,可人际交流和情感归属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在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的人际交流方面需要加强指导,最终需要打破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的界限,依据学习活动、项目和组织,增强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交往行为的参与度及理解体验,以此增强整体教育效果。另外,老生的评价和体验好于新生,说明参与时间长、参加活动多对书院满意度的提升会增强。因此,学校应该继续加强书院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交流,学校层面应该创造有利条件,促成不同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的学生之间开展深入交流。教师有针对性地与所属学生开展心灵对话和精神层面的交流,进一步健全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人文关怀,切实落实全人教育方针,强化学生的情感归属。
在具体落实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时,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完善学生人格发展、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继续深化、细化。为高质量的专业教育与高内涵的通识教育奠定基础,这需要整个导师队伍在时间、经历、情感和方法上更加投入。增强学术育人、教学育人、生活育人和文化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和书院制发展,立足学生发展为中心,制定科学合理的书院制办学标准,以此严格打造导师队伍。将书院制导师的选聘、培养和提升,作为书院制生存发展的命脉,加强导师队伍“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高品质发展”的管理理念,努力提升导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和育人能力,为此教育模式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一定程度上讲,大面积推广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办学经验,一是完善和总结大数据学生管理服务平台,更加科学合理地为学生提供精准的服务,学校需要掌握所有学生的相关数据,实现因材施教,设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二是通识教育育人体系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完善育人体系和相关制度。三是专业学院和住宿书院双院协同育人机制仍需健全,明确双方职能划分,进行整体部署,涉及交叉事务时彼此协商、尽职负责,精细化各单位职能部门的分工和职责。为双院协同育人机制的健全提供保障,以便进一步加速推广书院制教育模式的普及与应用,以此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育人质量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