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毕于民
(1.青岛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山东 青岛 266003;2.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高校学科建设应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格局。2019年教育部发文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及培养管理工作,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硕士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严格的入学考试、系统的课程学习以及严谨的科研训练,已经初步形成了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水平。[1]然而现实是我国本科院校部分学生仅仅为了获得学位的入学动机或不完善的制度环境等因素导致其科研意愿并不强烈,频频爆出的科研不端行为也反映出学习能力与科研行为这对矛盾的存在。学习能力是否会对科研行为产生影响,其深层的作用机理又是怎样的?在国家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将依据“能力—意愿—行为”的逻辑思路,在细分学习能力、科研意愿结构维度的基础上,将科研意愿作为学习能力转化为科研行为的中介变量,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
学习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学习活动的各种能力的组合。[2]17研究生学习能力是学生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学得知识并运用知识的过程,[3]不仅包括认知能力(智力),更要强调元认知能力,它对于问题的解决发挥着关键作用。[4]基于此,本研究认为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为了顺利完成课业与科研任务而独立、主动地探索、思考、实践,吸收知识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遥、陈晔等提出了三维度层次化学习能力体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并结合粗糙集理论提取出八大核心影响因素;[5]胡峰、崔玉祥提出研究型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研究热情、研究素养与研究行动三方面;[6]还有学者从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监控、计划、判断以及论文写作和文献阅读的能力。[7]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能力开展了研究,但多集中在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层面,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的概念及维度,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意愿反映个体将有意识的计划或决定付诸行动的动机,[8]更多的是表示一种意图和倾向。它是个体行为倾向的认知表达,对于未来是否会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愿望。[9]本研究认为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意愿是指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从事与科研有关行为或任务的意向和愿望。
关于科研意愿的研究较少。刘泽豫等研究指出五年制医学生的科研轮训活动对于其科研意愿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10]文科研究生的科研意愿存在性别差异,受物质奖励、科研条件、导师状况以及科研成果的影响;[11]林琳等用“学术激情”来表示这一倾向,她认为学术激情通过刺激学习投入,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产出。[12]虽然研究生科研意愿鲜有研究,但是科研意愿作为研究生未来是否会产生科研行为的一种心理意向,可以有效地预测科研行为。本文关于研究生科研意愿的研究,对于了解其学术心理,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其科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勒温认为行为是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是由人与环境(心理生活空间)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13]427高锡荣等将研究生的科研提升行为定义为硕士研究生为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所采取的行动。[14]基于上述定义并结合心理学的观点,本研究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行为定义为受心理活动支配的一种外部活动,即硕士研究生为了提升自身科研素养而采取某种方式和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动作和行动。
关于科研行为的研究,有学者从规范科研(学术)行为视角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引导人们规范地从事学术研究。其中,缺乏监督机制的体制环境、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因素、功利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学术规范教育的忽视构成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诱因,[15][16]研究兴趣、职业预期、科研经历和学术规范感知构成影响学术行为的四个微观因素,[17]规范学术行为的建设应采取制度约束为主、道德规范为辅的方式。[18]另外,还有学者从科研投入的角度对科研行为进行研究。科研投入受到个体和院校制度的双重影响。[19]其次,科研行为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高校教师以及博士研究生等科研人员。[20][21][22]而硕士研究生与教师、博士研究生是不同成长阶段的群体,其科研行为均存在较大差异。上述文献所讲的科研行为大都表现为一种抽象概念,本文的定义更侧重于具体动作或行为,测量更具操作性。
1.学习能力与科研行为的关系研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人类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学习是研究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代表个体的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内部状态,可能产生新的技能和行为”。[23]46人的行为总是受到能力的制约。陶咏梅研究指出个体的能力是决定其是否产生创新行为的重要前提变量。[24]162张云清等研究指出教师科研行为的发展受知识与智力影响。[25]基于此,提出假设:
Ha(1)后文提到的Ha1~Ha5分别表示学习能力的五个维度对科研行为影响的假设。:学习能力对科研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学习能力与科研意愿的关系研究
期望拓展理论认为,个体能力越强,其目标实现的期望值越大。一般意义上讲,个体从事之前从未涉足领域工作的可能性,纵然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受其主观认知的影响。任何领域的工作都对涉足或即将涉足的人员提出能力要求,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科研本身就有能力要求,研究生个体对满足这些要求的认知,尤其是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其是否决定走科研之路。或许其从未拥有科研经验,但如果基于其他方面的训练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使其认识到通过依靠自身较强的学习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够从事科研活动,从而在主体层面形成正向认知。而正向认知的形成是个体在实际行为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研究生个体学习能力越强,对未来科研行为投入的估计值越有信心,也就越有可能产生科研意愿。基于此,提出假设:
Hb(2)后文提到的Hb1-1~Hb1-5、Hb2-1~Hb2-5分别为学习能力分维度对科研意愿分维度影响的假设。:学习能力对科研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3.科研意愿的中介作用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反映了个人对于某一项特定行为的采行意愿,[26]并认为所有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都是经由行为意向来间接影响行为的表现,[27]11-39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是个体在对行为发生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动性反应,正所谓具有“我想做”的这种意愿才会产生“我要做”的实际外显行为。另外,武德沃斯和托尔曼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有机体的内部变化,它虽不是引起行为的基本原因,却是引起一定反应的关键,称为“行为决定因素”。[28]1720学者们关于意愿对行为发生的中介作用进行了研究。王士红研究认为知识共享意愿在组织氛围感知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29]苏伟琳、林新奇研究表明上级反馈可以促进员工创新意愿的形成,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30]基于此,提出假设:
Hc(3)后文提到的Hc1~Hc5分别表示科研意愿在学习能力的分维度与科研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的假设。:科研意愿在学习能力与科研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关于学习能力的测量,学者们针对不同的研究主体分别构建了测量指标体系。许德泓构建了大学生学习能力达成指标体系。[31]蔡宾等认为学习能力应包括获取、整合、转换与应用四类。[32]陈国权开发了个人学习能力测量问卷。[33]借鉴上述指标体系,并结合前文对研究生学习能力相关文献的梳理,最终从知识获取、整合、创新等方面确定了16个题项测试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能力。
国内外研究很少对科研意愿进行测量。因此文章对相似概念进行了梳理,比如:创业意愿、[34]创新意愿、[35]知识共享意愿等。[36]并试图提炼出各类意愿测量的共性,以用于对硕士研究生科研意愿的测量。同时结合武德沃斯和托尔曼提出的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两类中介变量的概念,[37]1720最终设计了“如果我有机会且能自由做决定,我会选择科研之路”、“我认为研究生读研期间理应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等7个题项测试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意愿。
关于行为的测量,Ajzen设计了一套一般问卷模式用于预测个体行为,Vinokur和Caplan将此问卷推广,用于研究297名失业者的求职行为。[38]通过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结合对硕士研究生的深入观察与访谈,初步把握其科研行为特点。以此设计了“我会经常刻意去搜寻专业热点问题”、“我在读研期间积累了一些与科研有关的经验”等12个题项测试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行为。
学习能力量表、科研意愿量表以及科研行为量表的KMO分别为0.877、0.803、0.908,Bartlett 球形检验的p值为 0.000,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以特征值≥1作为提取条件,对学习能力提取了5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知识整合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知识共享能力以及知识获取能力。对科研意愿提取2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认知意愿与需求意愿。对科研行为提取了1个公因子。三个量表的总方差解释率均接近70%,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85、0.824、0.908,学习能力和科研意愿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也均大于0.7。最后,构建学习能力的2阶5因子模型、科研意愿的2阶2因子模型以及科研行为的一阶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与数据拟合良好,见表1。
表1 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
以山东省5所省属重点大学的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纸质调研与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纸质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3份。网络问卷回收103份。剔除缺失值与答案一致项较多的问卷(连续一致项大于5项),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77份。其中,男生128人(46.2%),女生149人(53.8%);硕一105人(37.9%),硕二124人(44.8%),硕三48人(17.3%);人文社科类119人(42%),理工科158人(57%)。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相关系数介于0.3~0.6之间,表明学习能力、科研意愿与科研行为之间两两显著相关。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
1.模型构建及检验
在研究假设以及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初始模型。初始模型的拟合结果见表3。可以看到χ2/df>2、相对适配指标均小于0.9,指标拟合结果不理想。表明初始模型与样本数据无法契合,需要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
参考初始模型的参数显著性结果、临界比率(C.R.)以及修正指标值(MI)对其进行修正。删除所有不合理路径和不显著的路径之后,并增列部分误差项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修正后的模型,如图1所示。修正后的模型适配度拟合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与初始模型相比, 改进后模型的检测指标值均得到改善,说明修正模型与样本数据的适配度高于初始模型,因此修正模型为最终模型。
表3 SEM整体适配度检验
2.多重中介效应估计结果
使用Amos22.0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科研意愿与科研行为关系的作用路径图,如图1所示。
图1 科研意愿多重中介效应的修正模型
表4分别给出了总体模型,即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对科研意愿、科研行为的效果值和假设检验结果,科研意愿对科研行为的效果值和假设检验结果,以及科研意愿中介效应的效果值和假设检验结果。
表4 各变量间影响的效果值及假设检验结果
(1)总体模型检验
第一,在学习能力对科研行为影响的假设中,学习能力的五个维度全部通过了T值检验,并且其路径系数为正。由此假设Ha得到验证。
第二,在学习能力对科研意愿影响的假设中,学习能力部分通过了T值检验,并且其路径系数为正。由此假设Hb1-3、Hb1-4、Hb1-5、Hb2-2、Hb2-4、Hb2-5得到验证。
(2)科研意愿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
第一,科研意愿在知识整合能力与科研行为的中介作用假设中,知识整合能力未通过T值检验,由此中介假设Hc1未得到验证。
第二,科研意愿在学习创新能力与科研行为的中介作用假设中,学习创新能力未通过T值检验,由此中介假设Hc2未得到验证。
第三,科研意愿在专业实践能力与科研行为的中介作用假设中,专业实践能力通过认知意愿对科研行为产生间接影响,通过T值检验,由此中介假设Hc3-1得到验证。
第四,科研意愿在知识共享能力与科研行为的中介作用假设中,知识共享能力通过T值检验,由此中介假设Hc4得到验证。
第五,科研意愿在知识获取能力与科研行为的中介作用假设中,知识获取能力通过T值检验,由此中介假设Hc5得到验证。
本研究遵循“能力—意愿—行为”的逻辑思路,探寻了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与科研意愿的结构维度,同时分析了硕士研究生科研意愿在学习能力与科研行为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包含知识整合能力、学习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五个维度,科研意愿包括认知意愿与需求意愿两个维度。
第二,学习能力对科研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其中,知识整合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分别对科研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另外,认知意愿在专业实践能力与科研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科研意愿(认知意愿、需求意愿)在知识共享能力与科研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知识获取能力与科研行为间也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中学习能力对科研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的结论与“能力—行为”这一路径的相关文献[39]162[40]以及“意愿”作为中介变量的相关理论[41][42]11-39[43]1720及文献[44][45]的观点和研究结论相一致,丰富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
直接正向影响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精深学习、记录、总结、归纳、反思的过程,实际就是其科研行为的表现。研究生良好的知识整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其文献查找、阅读与整理的技能,这种技能是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研究生通过课堂学习等途径所训练出来的创新思维对于其在实验操作、论文写作中技术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都会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中介变量存在的原因可能是:正确的认识总是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又到实践的辩证过程,研究生善于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理解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就有可能认识到参加学术活动、与导师交流等行为的意义,从而将这种认知意愿转化成实际外显行为,促成科研行为的发生。同时,研究生越善于与同伴共享知识、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获取知识,越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这种学术氛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度过“科研瓶颈期”,增强从事科研任务的信心,而且在结伴效应的带动下,更易增加科研行为发生的概率。
第三,学习能力的部分路径对科研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专业实践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对认知意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学习创新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对需求意愿具有直接正向影响;知识整合能力对科研意愿不具有正向影响。
本研究中学习能力的绝大部分路径对科研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这反映了前文假设的正确性,即研究生个体学习能力越强,他对未来产生科研行为的估计值越高,也就越有可能形成科研意愿。知识整合能力这一路径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知识整合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是对本领域内专业知识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仅仅涉及学生和知识两者之间的互动,并不涉及对科研活动等科研行为的意义认知,因此无法直接增强其科研意愿。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高校应该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其形成对科研的正确认知,从主观层面调动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高科研意愿,强化科研行为。首先,导师或任课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著作,更要引导学生养成多做笔记的习惯,及时记录文章的经典观点、研究方法以及结论等,同时研究生也要不断地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这一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事物概括性的认识,寻找科研创新点,支撑科研创作。其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打破常规思路,善于运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才有可能根据不同的科研任务灵活运用实验手段和技术方法,并从不同视角解释实验现象。再次,学校及导师要为研究生创造实践条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比如动手完成科学实验、亲身参与实际调研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这是“研究生做好学习、研究工作的内部动机,它能给研究生巨大力量,并使其在科研过程中体验愉快和满足”,[46]从而认识到学术研究的意义,促进自发性科研行为的产生。另外,在小组讨论、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学知识与别人分享,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研究过程注重团队合作,凝聚团队力量。在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以及团队支持下,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兴趣与科研自信心,进而刺激科研行为的产生。最后,研究生要善于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在遇到困惑时,善于寻求外部帮助和指导,避免“闭门造车”现象。借助网络平台高效率地搜集资料,广泛涉猎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开阔学术视野,增长学术见识。研究生获取的知识越多,对相关领域的了解越深,越能清楚自己的学科兴趣,明确研究方向。科研意愿就越浓厚,科研实践也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