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
[摘 要] 大健康时代下,我国对于护理人才的要求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传统中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则越来越凸显,很难适应当前时代发展需求。为此,需要中职学校积极做出改变,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中职护理人才,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进步。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健康时代中职学校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健康时代;中职学校;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苗 苗(1986—),女,安徽淮北人,本科,初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职护理。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0-0350-02 [收稿日期] 2020-01-06
一、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推出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健康是推动人们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健康中国”建设已然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预示着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大健康时代。而中职院校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这一目标的达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理应承担起这一重任。不过就当前情况来看,很多中职院校依旧沿用传统培养模式,导致培养出来的护理人才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大健康时代中职学校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意义重大,具体分析如下。
二、中职学校护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相脱节
一直以来,我国护理教育都是依附于医学教育,所应用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框架也是直接套用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一直被束缚在功能制护理中[1]。不过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这种陈旧、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理念显然不适用,弊端愈发凸显,很难有效满足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改革以及发展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中缺乏护理专业特色
就当前的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来看,没能很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育观念,教育理念的核心所在依旧是“护病”,如护理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强调具体操作手法与实施流程的指导,忽视了人文护理理念的融入。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还十分注重学科完整性与系统性,对于本专业的特殊性与实践性相对忽视,具体表现在培养方向单一化、人文课程设置随意化等。
此外,在中职护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教育和社会等都严重脱节,导致护理专业的学生只懂得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能力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到学生临床思维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三)教学模式和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相脱节
目前,中职学校护理人才的培养大都是是沿用“基础——实训——实习”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应用的是以教师、教材以及课堂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学生课堂主体性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2]。而且,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下,评判性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在未来就业时,不能够很快适应,影响到对病人健康的准确分析和整体性判断。
三、大健康时代中职学校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析
(一)合理进行培养目标的细化
任何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都不仅是知识技能的灌输,而且还得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推出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来看,其中明确提出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得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职业态度等,而这些也是护理人才必须得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3]。在大健康时代下,护理对象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疾病发展成现在的健康,从之前的以病人为中心发展至现在的以个人、家庭为中心。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然后基于此确定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切合实际,并符合护理事业发展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该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以职业标准当作是重要依据,明确护理人才职业态度、知识以及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不斷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还需将护理人才的个性充分体现出来,凸显出他们的岗位适应性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有效强化护理目标的可操作性,最终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综合应用型护理人才。
(二)不断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
课程体系是中职学校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就现代护理观和教育观来说,护理教学最为主要的目标便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这需要在课程改革基础上不断进行护理教学体系的完善。而且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以便实现优势互补。在护理人才培养中,中职学校还应该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和日益变化的健康需求,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建设这一战略目标。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则需要严格遵循重点突出、基础精简以及增强素质教育等原则,并朝着家庭和社区不断延伸,以便更好实现职业能力与人文关怀的培养[4]。同时,则需要加强专业课、基础课等的相互融合与渗透,以护理任务、执业资格以及岗位需求等当作准入标准,促使课程体系进一步重组与优化,构建特色鲜明、主题明确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该体系中具体需要包括岗位特色、人文基础、护理专业以及医学基础这四大模块。在这种全新的课程体系中,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更加的完善,培养活动也能有的放矢,最终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并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的中职护理人才。
(三)促使大健康理念的有效渗透
在大健康时代下,中职学校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该朝着大健康产业的方向不断发展,为该产业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的人才。目前,中职学校在护理人才培养上,绝对不能只简单的停留于医疗护理层面上,还得积极进行扩展至其他健康领域,如妇幼健康、养老健康等等。同时,还需有效渗透大健康理念,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护理专业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增强他们的护理意识。
此外,在實际培养过程中,还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况,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推动理论知识教授和岗位技能实训有效结合,促使工学更好融合。在此过程中,需要中职护理专业教师不断丰富自身教学方式,拓展教学内容,以便更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至可以教学活动中,从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培养主动求知以及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中职护理人才,促使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衔接[5]。而且这样还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维,真正实现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为中职护理人才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促使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更进一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健康时代下,护理人才已然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中职院校应该加强重视护理人才的培养,并合理渗透大健康理念,积极转变传统培养观念,帮助护理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定位,以便他们更好满足社会人群健康需求,推动“健康中国”更好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何耀涛.大健康时代中职学校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18):33-34.
[2]杨星,龙茜,龙琛,等.大健康背景下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医学教育管理,2018(5):30-33+37.
[3]张凯,蒋玲钰,张宏,等.基于大健康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中医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2):265-266.
[4]王轶楠,沈国安,赫欣.大健康背景下高职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8(24):114-115.
[5]竺静,王崇宇.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31):146-149.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Nursing Tal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Era of Great Health
MIAO Miao
(Huaibei Health School,Huaibei,Anhui 235000,China)
Abstract:In the era of great health,the requirements for nursing talents have changed a lot,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talents ar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which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current era.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actively make changes and reasonably innovate the concept and model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so as to provide more high-quality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Based on thi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raining model of nursing tal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era of great health,hoping to be helpful to relevant personnel.
Key words:great health era;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nursing talents;train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