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媒体拟态环境正在深深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拟态环境以其虚拟性、互动互构性、公开性和主观性的特征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深远影响。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是双刃性的,文章從加强大学生政治素养、舆论阵地建设和媒体人职业道德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新媒体拟态环境;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
[基金项目]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变迁研究”(17JDSZK058);珠海市“重点资助马克思主义学 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ZH2018ZDMY-2);珠海市“重点资助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ZH2018MS-6)
[作者简介] 彭巧霞(1981—),女,湖北黄冈人,法学硕士,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0-0006-03 [收稿日期] 2019-11-12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网络的发展将推动现有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据统计,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0.4%,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空间的主力军,而这个群体大部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易于冲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当中。新媒体拟态环境以其固有的特点重塑了大学生生活其中的政治图景而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认同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治认同的固有机制,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新变量。
一、新媒体拟态环境
这是一个人人皆为麦克风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媒体以其信息的海量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等优势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产生着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媒介化生存的大学生往往忽略了新媒体所构建的不是现实环境的原貌,而是一种“拟态环境”。研究新媒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拟态环境的含义
“拟态环境”一词是美国政论作家李普曼在其名著《舆论学》中首次提出的。他把由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符号式虚拟环境称为“拟态环境”。拟态环境是指以观念形态存在的环境,它可以被人们感知,但无法真实接触;它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虚幻的“影像”。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地球的一隅,在一个小圈子里活动。人的一生能够真正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客观现实是非常有限的。媒介的存在,尤其是新媒体的存在和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缩小为零,大大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然而此时人们所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并非世界本身即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世界环境,而是由媒介加工、重构之后的“拟态环境”。
(二)新媒体拟态环境的特征
1.虚拟性。拟态环境是媒介构建的,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但不是“照镜子”,不是对现实环境的完全“拷贝”或“复写”。媒介环境可能非常或无限接近它所反映的现实环境,但并不等同于现实环境本身,它只是现实环境的一种影像。
2.互动互构性。“……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个共同的要素,即人们和环境之间的插入物——拟态环境。人们的行为是在对拟态环境做出反应。但因为是行为,如果见诸行动,行为后果就不是出现在刺激行为的拟态环境中,而是在行动发生的真实环境中。”拟态环境通过制约人的认知而导致其行为的改变,人们的行为后果改变现实环境,现实环境的变化引起拟态环境的变化。并且,现实环境有向拟态环境趋近的态势。
3.公开性。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拟态环境信息流无定向传播,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受并继续传播。智能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开放便捷,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对拟态环境的依赖性也更高。
4.主观性。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桥梁——信息发布者。信息发布者在重构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时难免受到个人经历(业务能力)、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拟态环境建构也受到“把关人”(信息审查)的影响,“把关人”依据一定社会的价值观、政治或商业等主观意图对现实环境进行加工形成拟态环境,因此打上主观的烙印。
二、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双刃性影响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高度依赖拟态环境,WIFI甚至成为不可或缺之物,以至于演化成“手机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坐在你对面,你却在低头看手机”就是大学生对拟态环境高度依赖的写照。拟态环境自然而然对“身在此山中”的大学生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信息供给、社会解释、互动体验和情感凝聚。
1.信息供给。新媒体拟态环境信息资源丰富,包罗万象。拟态环境突破了时空限制,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地球村”。海量信息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他们利用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通过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新媒体软件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同时从新闻网站中获取国家方针政策、政治活动、时政大事等信息,满足自身的政治认知需求,丰富的信息供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2.交互体验。新媒体是连接大学生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桥梁,拟态环境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由于生活实践政治发展的限制,大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较少参与政治决策或其他政治活动。拟态环境中大学生能通过媒介了解政治新闻、政治事件、国家政策,丰富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大学生以评论、跟帖的方式发表意见,或者在一些政府公共平台上直接留言了解相关信息,并得到回复和反馈,拟态环境下政治参与弥补了大学生在现实世界政治体系中进行利益表达的“贫穷”状态,这种互动体验大大提升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激发了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加速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大学生通过参与政治实践,进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最终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产生政治认同。
3.社会解释。我国当前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纷繁复杂。贫富差距、“塌方”式腐败、就业困难等喧嚣于拟态环境,又苦于现实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开课时间和课程内容涉及面也有限,由此容易導致大学生对国家政策和执政效能产生认同困惑。幸而有大批专家学者就此发声,解释当前非正常的社会现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建议和引导,大学生在拟态环境中能大量吸收专家学者的见解,解疑释惑,匡正政治认知,提升政治认同。
4.情感凝聚。新媒体以大众性、便捷性著称。在现实环境中大学生很难接触到国家高层政治人物,也几乎不可能了解政策产生的背景和决策过程。这些难题在拟态环境中迎刃而解。拟态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搜索了解到政治人物、国家方针政策的相关信息,因而使政治人物更接地气、更加亲民,政策诠释更加生动,大学生易于接受,易于产生政治信任,从而产生政治认同。例如党的十八大之后人民网发布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其他六位常委的个人信息,包括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家庭情况等,这些信息的披露拉近了政治人物与老百姓的距离,更易于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二)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1.近年来西方社会思潮借助新媒体技术迅速传播,当前社会思潮呈现出空前的多样性,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其政治认同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消解。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把大量的精力集中于思想理论方面,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伪装成生动丰富的形式充斥网络,更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和反华势力大力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对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模糊了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判断,继而在一定程度消解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2.负面信息的扩散和扩大效应,网络水军恶意炒作话题,弱化了政府权威,也弱化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众特别关注贫富差距、社会保障、食品安全、住房等民生问题,一旦有相关事件发生,立即会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煽动公众情绪,制造民众与政府之间的隔阂。青年大学生不够成熟理性,情绪容易受到感染,思想上也容易受到负面消息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对政府的信任感降低,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政策产生怀疑,弱化其政治认同。
3.网络环境过度市场化、娱乐化倾向,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热情。网络是大众传媒的组成部分,具有大众文化的普遍特征——娱乐化。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网络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信息传播盲目追求市场效应,导致娱乐化信息充斥拟态环境,政治信息被弱化、边缘化和庸俗化。这种状况削弱了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热情,“娱乐至死”是不少年轻人的口号,导致大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政治疏离、政治冷漠等现象,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三、拟态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信息化大潮势不可挡,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刃性的,趋利避害,从大学生个体、拟态环境和媒体人等方面入手,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1.引导学生参与政治实践,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首先,在高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实践,例如笔者所在的高校设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小组、红船精神研习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习中心,还可以在班级、学生会、社团活动等推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给予大学生充分的自由性和自主权,满足大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其次,还可以积极联系周边政府机构,例如到法院旁听审案过程,通过亲身参与使大学生了解政府机构的日常运行,既提升了他们的政治实践能力,又能使他们直接地感受政府政治活动,消除一些学生对政府机构的误解。再次,拓展校园网络思政工作,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学生部门和思政课教师积极帮助学生建立校园BBS、贴吧、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师生共同管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负责舆论风向,及时进行主流思想引导。
2.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环境。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牢牢把握网络舆论阵地,掌握拟态环境下政治认同传播的话语权,把握好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关键时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首先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充分发挥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重点网站和各地方新闻网站的作用,主动向社会民众及时发布权威声音,开展正面宣传引导民情社意;其次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引导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再次是舆论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利用技术手段对信息源进行跟踪、监测和控制,对网络信息的发布要进行筛选和审查,坚决阻止极端情绪化和危害社会政治稳定及发展的煽动性政治言论招摇过市,混淆视听,为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建立安全的屏障。
3.加强媒体人士职业道德建设。媒体人是拟态环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拟态环境是由媒体人选择、构建的,因此,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但是在现实中,受到利益的驱使,小部分媒体人为吸引眼球,曲意迎合部分人的心理,片面报道,甚至罔顾事实,编造虚假新闻。首先,网络媒体人要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使拟态环境较为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其次,网络媒体人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对受众进行科学的引导,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好榜样、好声音;自觉抵制“标题党”造谣传恶等行为。最后,网络媒体公司等应加强思想引导和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自律意识、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净化拟态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政治认同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普曼.舆论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
[2]亞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8.
[3]施丽红,张莹.网络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
[4]杨丽英,郭良瑞.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问题[J].天津学术文库(上).
[5]侯菲菲,陈树文.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7).
[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
4876.htm
[7]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11/c64387-28940090.htm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Mimicry Environ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and Countermeasures
PENG Qiao-xia
(School of Marxism,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uhai,Guangdong 519090,China)
Abstract:The mimicry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is deeply affecting and even changing our way of life and thinking.New media mimicry environmen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ity,interactive mutual construction,openness and subjectivity.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mimicry environment on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is double-edged.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literacy,building public opinion positions and building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media workers.
Key words:new media mimicry environment;college student political identity;infl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