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是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那么将会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阻碍。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引领,对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讨,能够为今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互动不足、持有传统的教育理念的问题,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中,需要注重加强生活实践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迁移等,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对法治的认识。
一、依托课标学情,深化教材解读
当下的客观环境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以往的教育方式也就不再完全适宜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在新的课程标准当中,对于小学低年级(即1年级至3年级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点:(1)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规则”观念,在“规则”的影响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爱护环境等道德品质,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材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根据,对教材内的重要理论、典型案例继续深入解读,不断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只有这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明确教学目标,找准课堂定位
课堂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的场所,而不应当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场。因此,教师应当将教室作为一个重要的交流互动的场所,在课堂当中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有计划地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使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进而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让学生对社会当中的某一类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讨论当中增强自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比如,小强的父亲让还在上中学的小强辍学,跟随自己到建筑工地打工挣钱,小强父亲的这种行为究竟对不对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先让学生进行分别发言,然后由教师自己进行总结发言: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多项法律的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人青少年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三、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如果教师能够对该学科的这一特点加以利用,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学习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视频,然后向学生提问:视频中的车打左闪代表什么?开双闪代表什么?过斑马线时汽车为什么都会减速?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四、明理导行,课外延伸
课堂是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场所,但却并不是唯一场所,小学教师应积极做好道德与法治教学在课外的延伸,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在课外完成的实践性作业,促进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在学习了有关“家人的爱”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孩子回家之后帮着爸爸妈妈做一次家务,或者是早上早起一次陪妈妈去买一次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在参与劳动当中真切地感受到孝老爱亲等美德的魅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将传统美德传承下去。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重要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管依娜.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改革[J].新课程,2018(34):90.
[2]梁冠强.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导学,2019.
[3]谭丽君.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8(4).
[4]俞琳.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国教师,2010(3):102-10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