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性的思考

2020-08-09 08:46宫祥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宫祥平

摘;要:明确当代教学观念,摒弃传统地理教学中仅注重考试成绩、忽略学生培养过程的旧观念;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地理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整体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是实现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成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

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标准已经全面推行,新课程思想的实施已成为地理教学的焦点要点。大多数教师已在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良和存在的问题,融入国内外成熟的地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并结合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施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推动形成正确的高中地理教学意识形态,以使地理教学可以系统性地延伸,寻求适合学生的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主要是对教学理念、教学表现方式、因材施教形式的改革。其中,参与式课堂教学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使学生通过学习人文地理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提升主体参与性的意义

1.体现新课改的推动作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还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地理思维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暴露出的一些不足,给学生地理知识水平的快速提高带来了一定障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领下,发挥新课改的有效作用,切实改变这种状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体现新课改的推动作用。

2.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增加学生在学习知识中的参与度和感受到掌握获取知识时的热情,是有效激发和提升学生对知识提起独特兴趣的重要条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行独立思考和除旧布新,这种教学方法能日渐增进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和学习的效果。

二、参与性教学的方式

1.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难解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概念和其中重点难以领会,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规划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授场景,从复杂性到精简化,从模糊性到肤浅化,以特殊方式展现模糊难理解的地理知识,加强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拥有无限的向往和对地理知识的喜爱,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最终提高高中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例如:在地球运动的学习版块中,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多媒体工具及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以有趣的展现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把地球公转、自转的规律和现实生活中的关系通过情景再现、影像欣赏、物理实验等情境教学来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和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地理课堂的兴趣和参与式教学实施的积极性。

2.知识联系生活

地理知识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提炼知识可以起到优学优教的双重效果。高中地理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如果教师只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不但枯燥且很难让学生延伸更多的地理知识,将课堂参与式教学带入生活,可以深刻地体现地理教学联系生活的重要性和成效性。因此,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与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地理教学的有利发展,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收获知识的精髓,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此外,想要通过联系生活来实现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探究能力,教师还要注意依靠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断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教学方法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动力,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探究意识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更是极大地推动高中地理的动态教学。

3.开展小组合作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力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独立探究能力,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综合水平。首先,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形式的顺利完成,教师需要掌握选题的技巧。鑒于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然后分析教学内容,进行分组。其次,确定主题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计划的设计,以使设计的探究计划得以满足学生的主观需求,增强学生对地理课的参与,以及充分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热情。再者,发展研讨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探索和分析该组中的地理知识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构建良好的讨论环境。最后,进入合作成效评价阶段时,教师应根据各组的突破性进展总结本课,并将合作中出现的协作问题和知识点难题进行及时分析和纠正,体现小组合作形式促进地理学习中发挥的优良作用。

4.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可以通过地理实践活动的灵活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能力。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气象灾害这门必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完文章内容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台风形成的原因、气象灾害主要方面等问题来组织各组进行竞赛回答问题,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问题的获胜小组予以鼓励和奖励,这会增加课堂游戏的乐趣。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结语

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师站在讲台上进行讲课,学生围绕着教师进行学习的老旧教学观念。教师应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指导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积极探索未知世界。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高中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性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郝智勇.基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68.

[2]袁文斌.浅论情境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嵌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3):110.

[3]管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194.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