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琳
摘;要:美育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音乐教学极富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情感性等,使之成为小学美育中的发源地之一。为了塑造学生之高尚情怀,培养其审美能力,丰富其情感,本文就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学生审判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
关键词:音乐教学;小学高年级;审美能力
音乐课是一门充满艺术气息的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音乐已经成为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审美体验方式。由于音乐教学要促使学生的双向发展,即:不但要培养其音乐技能,还要培养其艺术审美、艺术情感。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锻炼其坚毅性格,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其审美意识,教师还必须对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本人在教学实践,通过对收集的大量的学生反馈和教师总结进行分析,现就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具体阐述。
一、多元激趣,让学生感知美
1.视听结合,同步激趣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兴趣是培养学生感知力的基础,要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可以让学生视、听、感、触的情境,以激发、陶冶学生的情感。比如: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增进学生对音乐背景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辅助欣赏教学,利用多媒体再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步刺激,使乐曲行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从心理上和感官上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兴趣由然而发,其才能感受音乐之美,审美能力方可得到培养。
2.充实内容,拓展视野
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音乐课堂,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学生只有全身心投入到音乐课堂,才能体验到音乐的艺术美与价值美。教学的曲目应该是学生所喜愛的,通过调查小学五年级学生所喜欢的歌曲,然后整合装订出来。从基本儿歌扩展到民歌、红歌、山歌,甚至是学生身边富有区域特色的学生熟悉的当地歌谣。多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展其音乐视野。学生只有喜欢上音乐课,才能积极的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二、因材施教,让学生感悟美
音乐教学不是普通的教学课程,而是一门具有艺术涵养的课程。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辅导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来实施教学计划。
比如:在小学五年级的《民族情怀》音乐教学主题中,曲目有《美丽的家乡》、《56朵花》、《故乡是北京》、《雏鹰之歌》、《红星歌》、《乡间的小路》等,教学以“贴近学生生活、教学内容经典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原则。教师在课堂音乐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理论基础,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歌唱特色曲目,使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对曲目的鉴赏水平。比如小学五年级经典歌曲《红蜻蜓》,这首儿歌的具体歌词是:“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只觉得小时候,在农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从没有过任何烦恼,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通过学生的歌唱水平,给学生安排不同的曲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音乐的魅力。
同时,还要选择一些精彩的、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让学生学习鉴赏,也发挥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能力。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要完全挖掘学生的音乐素质,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美,品味美。
三、推陈出新,让学生创造美
音乐教育既要忠实教材,又要跳出课本,革命性开创新型教育模式。学校课程教学的安排要系统合理,对教材进行严格的审核,选择符合学生审美能力的教材,教学方法要具备一定的时代性,要与当下的音乐发展水平平衡。
小学的音乐曲目要从中国传统曲目中选择,中国传统歌乐是现代音乐传作的基础和源头,所以在小学教材的编订过程中,要增加内容教授的载体,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突破通过传统教材教学的结构模式,采用多媒体音乐课件的、音乐专辑等方式,把音乐教材变得更具现代化,向学生直观地展现音乐魅力,以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的能力。在课堂音乐欣赏中,教师要运用美妙精彩的语言搭配音乐教材相关的情景表现,并让学生用肢体行动来演示歌曲的内容,或者利用各种乐器教学表演,播放曲调让学生进行脑海想象,让学生自行品味歌曲的内涵,品鉴其中的韵味。
与此同时,教师要跳出基本音乐教材的内容,以实践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音乐学习和鉴赏。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充当以监督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比如在五年级的音乐课本中歌曲“花鼓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歌唱曲目,让学生先自行理解和品味,教师从旁指导和监督;在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基础后,教师便可以对学生教学歌曲教授。这种做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歌唱水平和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
结语
“审美能力”是音乐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艺术衍生的产物,象征着一种文化内涵。通过以上的论述,小学音乐教师要根据现实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挖掘每个学生的天赋,还要充分培养学生对于兴趣的热爱,让学生感受美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的增强审美。
参考文献
[1]谢征.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启示教育探索,2010(7).
[2]廖夏林.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01-102.
[3]张瑞.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