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思政课程体系构建探讨

2020-08-08 06:13黄晓丽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思政德育

黄晓丽

(福建建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 年5 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2]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中职学校普遍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体系设置面临挑战,应当进行新的构建和调整,这既关系到德育工作目标实现,也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体系现状

根据2019 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等文件精神,从2020年秋季开始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基础模块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门必修课程,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施方式有两种,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严格按照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文件执行,开设四门必修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实施,一方面严格执行中职学校思政课程标准有关要求,另一方面又对接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的相关要求。第二课堂主要通过德育活动开展,是落实思政教育选修内容的主要渠道,重点是结合中职学生特点,依据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规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开展活动。

当前的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政工作的新要求,对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目标,培养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思政课程体系是针对于中职学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而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具有新的模式和特点。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学校要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打破学校现行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3]这对思政课程设置提出了新要求。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体系变革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学组织上,要解决教学管理制度比较落后问题。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课程体系设置却跟不上要求。要保证思政教学目标实现,就必须建立更加灵活的课程体系,使常规的教学安排能够随着企业的用工需要而调整,适应企业生产节奏。

二是思政教学内容上,要解决职业精神教育不足问题。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徒具有企业员工和职业学校学生双重身份,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比较高,然而当前中职学校对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上,中职学校尚未开设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活动安排上,很少将职业素养训练纳入德育活动之中;师资队伍上,缺乏一支素质能力与职业素养教育相匹配的队伍。职业素养教育的缺失实质上反映出在中职学校思政教学中职业精神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三是思政课程特色上,要解决特色教育够不鲜明的问题。特色思政课程体现的是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具体性,由于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不同,思政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不同,必然要求思政教育要具有针对性。特别是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特色思政教育要求更加鲜明。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德育资源开展教育。比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团队精神、社会责任、绩效理念等等,这些对职业精神的养成具有重要价值。[4]因此要求思政课程要有机融入企业的因素,突出企业文化教育,加强员工归属感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四是德育实践活动上,要解决职业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缺失问题。当前现有中职学校的德育实践活动一般以学校为主体开展,企业参与德育实践活动比较不足,极少将企业项目纳入德育活动过程,德育实践活动的职业性特征不够明显,影响了德育实践活动效果。

二、打造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体系

(一)中职思政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与思路变革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5]以此精神为指导,现代学徒制下,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体系构建就是既要结合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又要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考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科学构建。

具体思路是转变传统思政教育以学校为主,以教为主,以课堂教育为主的育人模式,要实行“灵活柔性,双元主体,阶梯递进,项目融入,活动推进”的育人新模式。灵活柔性体现在课程体系要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需求,跟随企业用工需求变化上。就是要建立柔性的教学管理制度,针对市场需求,建立灵活多变的调度制度。[6]双元主体就是学校和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要将学校的教学优势和企业的实践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好课堂和企业车间两个不同教学场所,利用好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元师资,共同加强思政教育。阶梯递进是指职业精神培养要层层推进,体现层次性,可以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不同阶段突出不同的教育重点。学生入学教育阶段,加强职业体验教育,帮助学生初步确立职业理想;学生在学教育阶段,着重加强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劳动教育、就业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职业素养教育,促进学生职业精神逐渐形成;学生毕业步入职场前期,加强职前培养和训练,促进学生职业精神基本形成。项目融入,就是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中,思政教育要渗透进入学生参与的企业项目。在学徒制的带教模式中,不只是对学生进行技能实践培养,更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7]活动推进,就是针对企业对用人的基本要求,结合校企合作企业的特点,开展具有典型特色的德育活动。

(二)中职思政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1.课程类型

按照思政课程建构的理念,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体系可以重构为几类课程:思政学科知识普及课程、校本德育课程,职业素养培养课程,特色德育活动课程四类。思政学科知识普及课程目的在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政学科知识认知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帮助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是教学改革的工作需要,能够结合当地的需要,企业需要和本校的工作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学生的实际问题,是学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补充。职业素养培养课程符合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欠缺,弥补了思政教育的不足。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案应该提升职业素养教育模块的比重,将融入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在日常教学和实习实训的全过程。[8]特色德育活动课程是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不同学校的德育特色和亮点,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见图1)

2.具体课程安排

思政学科知识普及课程应该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开设四门课程,在课程和学时上得以落实和保证,深化思政必修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在课程教学中,重点是要不断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要注重课程内容组织校本化,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点,整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开设各类学科拓展教学,打造精品课程。对于学科中遇到的问题,采取问题转化为课题的方式,推动以教导研,以教促研。

图1 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体系

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校本德育特色课程应该重点开发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课程。校园文化课程将校史、校歌、校训、校风、学校精神等作为课程核心,让学生学习校园文化,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领会学校的办学理念。企业文化课程探讨校企合作企业的先进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在课程中营造职场的氛围,激发学生进入职场的兴趣,挖掘多方面的潜能。

职业素养培养课程可以分为公共职业素养培养课程和专业职业素养培养课程。公共职业素养培养课程,安排在一年级开设,适用于各个专业的学生,可以选定团结协作、组织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等具有通用性的职业素养作为培训主题,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发适合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以团队活动、小组游戏,主题班会的方式进行。而专业职业素养培养课程,安排在二年级开设,针对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不同,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和团队活动,比如,建筑工程类专业,绘图识图的能力和工程算量的能力是建筑专业的核心专业能力,结合专业能力培养,确定认真细致意识、专业敏感度、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作为职业素养开发的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助于职业素养全面提升。

特色德育实践活动课程以企业生产活动为中心,围绕企业项目结合开展,融德育实践活动于学徒制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块之中。在德育内容安排上将德育与企业生产活动、宣传活动、培训活动和企业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在活动组织上,学校德育教师和企业师傅都要共同参与,由教师依据企业师傅设计的企业项目,共同设计开展企业项目中的德育活动。在德育活动目标上立足于促进企业员工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形象升级。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