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亚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2)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特点,以胸闷、胸骨后疼痛为典型症状[1]。相关研究显示[2],低分子肝素具有较为理想的抗凝效果,在心肌梗死、支架植入后抗凝中均有较为理想的应用。但在多次注射后容易出现皮下硬结、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引起患者局部疼痛,影响患者的治疗开展。因此如何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期间的不良反应,是工作的一道难题[3]。本研究在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采用改良注射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收治的68例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需要接受低分子肝素注射治疗。纳入标准:①心电检测、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诊断确诊为心肌梗死;②治疗方案中有使用到低分子肝素钠或低分子肝素钙;③患者或家属知情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主要器官,如肝、肾、肺等有严重功能障碍;②恶性肿瘤患者;③皮肤注射易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52~78岁,平均年龄(64.26±5.62)岁;梗死位置:前壁22例,下壁10例,后壁2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52~78岁,平均年龄(64.26±5.62)岁;梗死位置:前壁22例,下壁10例,后壁2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有可比性(p>0.05)。
两组患者均按照医嘱注射低分子肝素,剂量标准以医嘱为准,以5000IU的剂量为例,每12h注射1次,共持续给药5~7d。注射位置为脐周上下5cm、左右10cm的范围,穿刺位置避开脐周1cm、皮下结节或有淤血等不适合注射的位置。应用碘伏消毒皮肤,作注射准备,具体注射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
传统注射方法:使用握笔式持注射器,一手捏起皮肤形成皱褶,于皱褶最高处垂直进针,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射,于30s内完成注射。注射完成后压迫5min,力度以皮肤下陷1~2cm为基准。
1.2.2 观察组
改良注射方法:将脐周注射区域,以肚脐为中心按照时钟的分布,划分为12个扇形区域。注射时,第1~6d白天注射在第1~6区域注射,晚上则在第7~12区域注射,两次注射的间隙保持在2cm以上。注射时一手捏起皮肤,形成皱褶,于褶皱最高处进行1~2cm,回抽无血后注射,于30s内完成注射,注射完成后留针10s,然后拔针;拔针后保持皱褶3min,按压10分钟,嘱患者避免揉捏注射位置及周边。
1.2.3 注射后护理观察
(1)严格监测有无出血倾向,定期检测凝血,当凝血功能异常或出血倾向时,及时报告医师,调整治疗方案。(2)监测皮肤状态,是否有出血、硬结、疼痛等的发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立即报告医师。(3)指导患者不良反应观察,及时报告医师或护士。同时指导患者自我护理,如监测有无牙龈出血、大便性状有无变化、小便颜色是否正常等。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活动中动作不要过大,谨防摔伤、跌倒、碰撞等。(4)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及时疏导,缓解不良情绪。
(1)对比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注射时疼痛、注射后疼痛,评分以0~10分记,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
观察组皮下出血、皮下硬结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观察组注射时、注射后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分, )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对比(分, )
组别 例数 注射时疼痛 注射后疼痛观察组 34 4.58±1.36 2.65±1.20对照组 34 5.96±1.58 4.15±1.32 t 3.860 4.903 P 0.000 0000
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会应用到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的生物利用率更高,能够预防和治疗血栓[4]。但引起出血风险的增加,皮下出血是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5]。
低分子肝素注射时一般选择脐周皮下脂肪丰富的区域以降低皮下出血、皮下硬结的风险,但仍不可避免[6]。改良注射法主要是对注射位置的把控和注射后是否按压的取舍,通过按照表盘式注射法,避免重复位置多次注射;而在注射完成后,停留10s,同时拔针后不按压,降低皮下出血风险[7]。应用改良注射法的观察组患者发生皮下出血、硬结的风险明显低于传统注射法的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改良注射法在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梗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并且可显著降低患者注射时、注射后的疼痛,使患者的注射体验提升。之所以改良注射法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主要在于该注射方法能够极大避免在相同或邻近位置重复注射,同时拔针后不按压,也极大降低出血的风险。
在治疗急性心梗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中,应用改良注射法能够极大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期间的不良反应风险,使患者的治疗顺利开展,也减少医源性创伤对患者治疗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