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春湘,周 颖,孙媛媛,殷海涛,周 云,陈保云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江苏 徐州 221009)
老年肺癌患者由于长期放化疗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使其营养摄入和吸收不足致代谢异常,加重癌因性疲乏程度。本研究采用精细化营养干预制定特定的膳食结构,可较好的提高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预防或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128例老年肺癌患者,男78例,女50例,年龄为(57.5±7.5)岁。纳入标准:满足肺癌的诊断标准;有正常沟通能力;血常规以及各项生化检测功能正常;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意识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人,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按照常规放化疗营养方案进食。
实验组采用精细化营养干预管理模式。
成立营养管理小组:包括主治医、高级营养师、责任护士、心理咨询师各1名,制定膳食方案,并建立营养档案: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饮食习惯、食物过敏史、进食次数和时间等。
饮食方案:消化吸收能力较好的应尽快补充各种营养素,如优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等以增强身体素质。咳嗽咳血的还可以多食养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白木耳等有收敛止血功效的食物。主食应多食富含膳食纤维、易消化的食物。肉食应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物质如鲤鱼、乌鸡、草鱼、甲鱼、海参等。根据伴发症状选择蔬菜,如咳嗽、咳血应多食萝卜、冬瓜、海带、藕等。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芦笋、柠檬、猕猴桃等,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抑制肺癌细胞的形成和扩散,保护消化功能。忌荤腥油腻食物,严禁辛辣、烟、酒等刺激性物质,少食多餐的进食。每个月月末对上一阶段营养干预效果评估总结,并制定新一阶段的精细化营养干预目标和实施方案。
掌握患者饮食状况,进行指导,如进食持续减少至正常量的40%,持续一周以上,营养小组应立即查明原因并积极解决。
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量表,总分为7分,0-3分为正常,3-4分为有营养风险,5-7分为营养不良,分数越高表明营养状态受损越严重。
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PFS)评价癌性疲乏程度,包含4个维度(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和认知疲乏),共有22个条目和5个开放条目。分数评估结果可分为四个等级:0分为无疲乏,1-3分为轻度疲乏,4-6分为中度疲乏,7-10分为重度疲乏。
采用SPSS 17.0正态分布的资料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两组放化疗后Hb、PAB、Alb、TRF水平较治疗前有改善,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NRS2202评分(1.91±0.21)明显低于对照组(2.01±0.22)。
两组干预前癌因性疲乏不同程度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实验组疲乏度等级和轻、中、重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各维度得分和总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
表1 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发生情况[n(%)]
表2 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表2 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组别 躯体疲乏 行为疲乏 情感疲乏 认知疲乏 PFS总分实验组 治疗前 5.64±1.59 5.34±1.63 5.81±1.46 4.96±1.35 5.13±1.37治疗后 5.02±0.26 4.98±1.56 5.33±1.21 4.44±1.24 4.99±1.26对照组 治疗前 5.85±1.21 5.22±1.33 5.66±1.59 4.98±1.43 5.29±1.27治疗后 5.32±1.22 5.18±1.02 5.48±1.45 4.67±1.32 5.13±1.11 P<0.05 <0.05 <0.01 <0.05 <0.01
肺癌放化疗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放化疗的不良并发症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低,白细胞水平降低,易出现癌因性疲乏[1-2]。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胆红素的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数与疲乏度呈负相关性,胆红素水平与疲乏度呈正相关。精细化营养干预后,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比例降低,轻度疲乏人数增多,中重度疲乏比例人数减少,患者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和情感疲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数据表明对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精细营养干预控制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的比例和严重程度。
营养饮食的干预是癌因性疲乏管理的重点,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疲乏的程度。谢琰[3]等的研究显示患者身体的营养状态与癌因性疲乏中的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和总分呈正相关性,表明营养状态的改变与癌因性疲乏有着密切的联系。
给予精细化营养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癌因性疲乏,降低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的抗风险抗病能力。但本研究研究样本较少,今后待扩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