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思琴
摘要:语文的“薄发”离不开大量阅读的“厚积”,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广袤的空间。文章探索时代命题下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有效引领策略,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策略
课外阅读的丰富性能拓宽学生视野、巩固知识、提升读写能力、陶冶人文情操。“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笔者从“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培养习惯”等方面引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自觉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营造良好课外阅读氛围
(一)搭构书香班级
1.形成强大的“阅读情感场”
“良好的读书氛围从班级开始”,笔者在班上设置图书阁,“源头活水”,倡导学生带来好书并共享资源,为“有书读”创设条件。根据小学生崇拜名人的特点,笔者充分利用教室四周的墙壁展出与读书有关的名人名言和中外名人读书的故事,如“人不读书,其犹夜行”,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激励自己读书。同时,在墙壁设计“我读书,我快乐”“心愿树”,张贴学生喜欢或自创的“名言”;在墙报开设“书海遨游”阅读卡欣赏园地,将彩美卡片贴在园地供大家欣赏;在黑板报中开设“与书同行”栏目,推介教师或学生推荐的好书好报。这样营造潜移默化及阅读暗示的良好读书氛围,对学生无疑是最好的熏陶和感染。
2.“以身示范.与生同读”
教师要注重榜样示范作用,身体力行带头读书,带动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笔者喜欢在阅读综合课及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阅读、交流经典的少儿书刊,如《中华经典诵读本》《希腊神话故事》等等。
(二)构建书香家庭
学生的课外时间绝大部分是在家里,因此,要想真正有效落实阅读计划,必须架起学校与家庭的桥梁,获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基于应试压力,家长未必全力支持学生读课外书,甚至会抱怨。笔者充分利用电话、面谈、家长会等途径,反复向家长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动员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经常利用微信群与家长讨论课外阅读的方法及遇到的问题,邀请智慧家长就重视小孩课外阅读作经验推广,让家长发优秀孩子阅读视频,这既感染了家长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后,笔者还布置学生每天在家坚持读书40分钟的家庭阅读作业,设计有读书日记,列有日期时间段、名称、作者、阅读页数、主题和家长签名等。有了家长的支持,有了书香家庭的陶冶,学生的读书时间和质量有了保证,这种读书行为就慢慢“习惯成自然”。
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阅读推广
从课内文章进行延伸拓展,引导学生继续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采用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的同步导读法,辐射性的阅读量进阶,让学生乐此不疲。如学习《鸟的天堂》后,笔者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同类描写大自然相关的作品,投向巴金先生的其他作品,投向保护动物的作品,甚至阅读巴金的传记等。在这样的一篇带一本、一本带一套的几何级阅读中,学生容易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和思维广度。
2.活动激趣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分享读书的快乐与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笔者常常开展“趣味故事会”活动,引导学生寻找有趣的故事书或小小说;“小小科学家”讲述有趣实验,更是引发学生广泛阅读科学家传记的浪潮,《居里夫人传记》《爱因斯坦列传》等炙手可热……为学生创设语言表达平台,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阅读内驱力。
三、授以鱼不如授以渔,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书海茫茫,既要学生爱阅读,更要知道读什么、怎么读,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益。
1.推荐好书
立足教学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教师要当好引路人,推荐语言规范、文字优美、富有思想性趣味性的读物书单,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既要推荐经典《安徒生童话》,又要推荐时代流行《哈利·波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阅读。
2.指导读法
好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首先教会学生掌握运用工具书的能力;其次要摒弃学生的阅读重点是“写了什么”(文章的内容),不要过分要求“吃透”“领悟”文章,而应该着重指导学生体会、认识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引导他们注意学习书中的语言与表达方法,指导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看书能归纳要点的能力。
3.组团共读
引导学生自发成立读书小组,组员之间共同开展课外阅读,交流阅读体会,在交流互动中内化阅读所得。
4.“不动笔墨不读书”
很多学生喜欢看书却不喜欢动笔,笔者在小学低年级教学时,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是摘抄新认识的字、词语、成语等,每周比一比谁摘抄得多、写得漂亮、会得多,评选“小小读者”。对中高年级学生则要求“善读,也要善评”,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除摘抄好词好句、列疑惑外,还要写读书时闪现的灵感心得,制作“读书卡”“思维导图”,做到读记合一、读写合一,提高归纳分析能力,读有所得,既加深了对读物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功怕一日曝十日寒。培养课外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阅读实践中养成的。小学生的阅读实践需要教师、家长的引导、管理、激励评价等多维度护航。
(一)读书计划,目标管理
笔者根据小学生的阅读意志力特点,每学期初联系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周、月及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明确努力方向,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除了抽查“阅读日记”外,还在黑板报的“与书为友”专栏上公布学生的阅读一览表,并用小星星标注完成进度情况。通过铢积寸累、常态化的阅读行为培養学生的阅读习惯。笔者现任教的班级仅经过一学期至少90%的学生阅读了中国四大名著。
(二)分享收获,活动展示
读书成果需要检阅,“悦”读需要分享,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为维系阅读持久热情提供原动力。1.精读美文。课前两分钟美文朗诵,一节课两位同桌朗诵他们摘抄的美文。2.登台表演。笔者在学校的特色活动中抽空组织学生轮流表演,或朗读或解读时事新闻或讲故事,又或演故事等。3.定期举行各种竞赛。如“手抄报展评”“悦读思维导图大赛”等,以赛促读。4.网络分享。收集家长、学生捕捉的学生阅读的精彩瞬间,配上优美文句制作“美篇”发布在微信群、公众号等网络上。通过平台展示,使他们都有机会展现自我,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从而提升阅读良好体验,增强课外阅读意志,养成阅读习惯。
(三)激励评价。学以致用
积极的激励评价是学生阅读习惯不断深化的源泉,要贯穿课外阅读的整个过程。
“读书小博士”。笔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激励评选活动:有周“阅读之星”;有根据阅读量的每月“超级读霸”;双周“优秀读书笔记”;还有各类竞赛的“故事大王”“朗读天使”等。每月评选出十佳“读书小博士”,并把他们的照片及读书座右铭张贴在教室走廊墙壁,号召其他学生学习。笔者每个学期都自买五六十本课外书奖励阅读爱好者,这对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有着惊人的效果。“感恩语文蒋老师,是三年级时您奖励给我的《木头娃娃的旅行》,带我遨游书海,让我对读书不可救药。”这是毕业的一位学生在学校留言墙上的留言。
笔者还善于捕捉那些读书不够积极的学生的闪光点,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时,笔者会及时给予表扬。有次,课间巡班时,笔者发现班上一位学生在翻看《西游记》,当即向他竖起大拇指,上课后让他讲了一个“西游记故事”,虽不大流畅,笔者仍表扬了他,并带领全班为他鼓掌。几天后,这位学生居然申请在班上讲《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的故事。经这一“折腾”,学生读书的热情更高涨了。
打造自己的“课外书”——指导学生创办《阅读未来星》班刊。阅读练笔,笔者引导学生通过精读文本、提炼要点、绘制导图、归纳写作方法,开展迁移练笔,仿写片段或短文,使他们学以致用,并把优秀的习作刊登在班刊的“故事新编”“小小诗人”等栏目中。而在“读书伴我成长”一栏,学生“现身说法”,谈阅读的收获和体会,扩展阅读的现实意义。“书海拾贝”收集了精华的读书笔记、选编了學生摘抄的优美词句……多才多艺的学生编辑还配上了漫画小语,显得活色生香。让学生读读背背班刊的好词好句,欣赏身边的“作家”作品;让学生共享阅读成果,日积月累,常常练笔,既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又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持久的大量阅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插上了翅膀。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锻造亮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