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合格高校教师

2020-08-04 08:32孙俊男
知识文库 2020年13期
关键词:师德师师德院校

孙俊男

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部分,学生数量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学生的整体素质亟待提升。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思想上也出现了懒散心理,不能投入工作,缺乏奉献意识等问题,在对学生开展技能教授的的同时,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师德师风建设,深入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但高职教育自身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职学段是课程安排集中于三学年六个学期,除了要对学生开展基本的公共课程教学和专业技能授课外,还需要着重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对接工作,因此课业负担非常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稍显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反复引导督促。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都存在重技能、轻德育心理。但当前整个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师德师风优秀的教师队伍,以带动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实现全面提升。

1 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

随着国家政策逐步向职业教育倾斜,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稳步增强,这也进一步带动了师资队伍的逐步壮大。在较高的就业竞争压力之下,很多高职院校在人员招聘当面不得不设立一些硬性招聘指标,来完成招聘工作。这就使得招进来的很多教师可能会出现学业水平及教学能力优秀,但是师德师风方面欠佳的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1.1部分教师存在懒散心理

教师本身就是一项示范表率性工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同时,必须要具备崇高的职业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较高的工作热情,以充分带动和影响学生。但是很多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带有很强的懈怠懒散心理,对工作投入的热情不高,授课不守时,对课程本身缺乏深刻钻研,除了完成自身的授课任务,对学生情况并不关注。甚至有的老师课堂上完全陶醉于自我的讲解,任由学生在下面打游戏、看小说、交头接耳做小动作。

1.2部分教师不能全心投入工作

很多高职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教师都是把自身的职业经历看成是升职、进修的跳板。在工作的过程中这部分教师更多时候考虑的不是如何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而是以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在敷衍工作,只要学生方面不出大问题,他们就万事大吉。这些人不是真正的热爱工作,热爱学生,而是单纯把自己看成岗位上的一环,可有可无,只想早日实现自我晋升。

1.3教师自身缺乏奉献意识

教师不止承担的是教学的任务,更需要能够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学习知识,更要对学生做好表率工作,对学生的错误要进行技巧性教育和引导,尽量做到教学和育人的双向融合,对学生起到较好的表率作用。但是很多教师自身缺乏风险意识,除了教学任务以外不注重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方面的熏陶和教育,更不愿奉献自己的宝贵时间去研究学生的兴趣和心理,更多的是考虑的个人得失,不能站在集体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推进有效教学。

此外,还有很多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不是非常高,在对学生开展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倾向于按部就班的执行学校分配的任务,但是自身对职业的忠诚度、成就感和进取心不是非常强,做事缺乏目标性,更难以传递给学生积极上进的兴趣心理。

针对上述情况,2014年年初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将中小学教师骚扰学生、体罚学生、要求学生有偿补课等10大项行为,划定为“违反师德”。此次《意见》也划出针对高校教师的“红七条”禁止行为,涉及教学科研、兼职兼薪、招考推优、生活作风等方面。如违犯“红七条”,将给予最高至解聘或开除的处罚。这是从制度层面对教师开展的强制性约束,而高职院校的师生本身在思想品德、综合素质方面都要更胜一筹,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探索符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教育管理模式,倡导让教师个人加强自尊自律,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对策

教师本身就具有传道授业和教学示范的双重使命,因此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就需要铭记师德宣言,不忘初心强师德,牢记使命铸师魂。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自觉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带领全校师生共同进步。

2.1教师自身要树立学习意识与学生共同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指引着我们树立牢固的政治立场、大局意识和个人发展意识。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探索者,一定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严格实践爱岗敬业的奋斗目标。在开展教学管理的同时,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不断学习进步。尤其是要能够针对新时期学生出现的多种个性心理,如超前消费、畏难情绪、网络依赖等,教师要能够有效识别和针对性引导,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多种崭新的理论知识来丰富自我,在与学生开展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既能有效迎合学生的兴趣心理,更需要对他们实施正面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勇于突破自我。教师要能够与学生共同进步,鼓励他们进行校内学习、社会实践、自我创业的多重尝试,以丰富的人生阅历成就自我。

2.2教师要具备助力学生长远性发展的教育意识

教师本身不是为一个人而工作,教师自身要具备长远性发展意识,为学生的全面成长而谋思维、做改革、勤探索。面对着一群可塑性强,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朝气蓬勃鲜活个体,教师不仅围绕学生当前的学习而谋划,更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关怀和鼓勵,争取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站在个人得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是要沉下心去真心对待学生,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教师更需要投入更多耐心,如针对学生旷课、上网、感情失落等问题,教师都能够积极引导,以宽阔的胸襟和极大的热情关心学生的发展,以真挚的爱抚慰学生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深刻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些琐碎的细节串在一起,就能使教师的教学生活更加丰富,这比漫无目的的得过且过更有意义。

2.3坚守师德底线增强奉献意识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教师自身要能守住师德的底线,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育人则是师德力量的感染熏陶。高职院校当前青年教师数量居多,这是一个显著的教学优势,青年教师更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自身要具备较强的奉献意识,以过来人的经验指导学生顺利度过人生的重要提升阶段。青年教师自身头脑灵活,有较强的荣誉感和上进心,因此在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师德层面,对自我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崇高的道德意识,引领学生抓住时代机遇,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促进学生实现更好地长远性发展。教师职业的伟大性还在于要能坚定初心,当前社会风气日益碰撞,一些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不劳而获思想正在侵蚀着广大学生及青年教师的信念。这个时候更需要教师能够坚守道德底线,增强自身的奉献意识,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未来所面临的可能是一些实践操作性的工作,因此他们更需要敬业乐业,不断钻研。全校上下都要形成一种努力拼搏的精神氛围,教师自身要勇于拼搏,敢于奉献,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对自身的长远性发展有个合理的定位。在全校范围内都形成努力拼搏的校园风气,不断塑造高职院校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3 结束语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师自身要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用温暖和奉献点亮自己的执教征程。教师自身要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在个人工作岗位上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积极创新和改革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模式。针对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做出努力,用欣赏和热情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道路上挥撒汗水,同时教师自身要具备进取意识,与学生一起不断前行。

(作者单位:兰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德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致良知与师德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