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如何“深度”

2020-08-02 10:35谢巍娥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0年3期
关键词:深度报道党报脱贫攻坚

谢巍娥

摘要:深度报道之“深”,体现在对新闻事实把握的“度”上。这个“度”,既有语言文字的向度,又有新闻价值的维度。笔者认为,深度报道的“深度”,既包括思想的纯度、故事的温度,又包括站位的高度、视野的广度,而不包括下面4个“度”:即语言的难度、报道的速度、写作的长度和修辞的亮度。本文以《贵州日报》脱贫攻坚报道为例,就深度报道如何把握“深度”中的8个“度”进行分别论述。通过党报记者践行“四力”、助力脱贫攻坚的部分优秀深度报道,分析近年来脱贫攻坚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呈现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深度报道 脱贫攻坚 党报 核心竞争力

深度报道是党报核心竞争力。脱贫攻坚又是党报重要的宣传任务。随着脱贫攻坚战的逐步推进,《贵州日报》涌现出大量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的脱贫攻坚报道精品,其中以观察细致、生动鲜活和紧扣时代脉搏的深度报道尤为抢眼,一度成为贵州新闻奖的“扛鼎之作”。笔者以近几年《贵州日报》部分优秀脱贫攻坚报道为例,分析深度报道该如何把握“深度”。笔者认为,“深度”应该掌握好8个“度”,包括思想的纯度、故事的温度、站位的高度和视野的广度,而不是一味追求语言的难度、报道的速度、写作的长度和修辞的亮度。

所谓深度报道,有学者定义为一种文体,也有人定义为一种形式。笔者更倾向于下面一种观点,陈作平在《新闻报道新思路》一书中认为:深度报道没有固定的格式,也不应过多地受篇幅长短的限制,只要能从深层反映新闻事实真相,通讯、特写、评论、专稿、调查报告等都可以写成深度报道,即便是一条消息,只要立意高远,对问题反映深刻,也可以被看作是深度报道。这种观点更加强调深度报道不必拘泥于文体或形式,只要能在深度挖掘上有所作为均可称为深度报道。

新闻的深度是不断逼近的过程。美国哈钦斯委员会在《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报告中认为,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即深度报道绝不满足于客观地呈现事实,而试图帮助受众建立对复杂事实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当前对于任何一家党报来说,如何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宣传任务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才能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彰显党报的专业力量。

一、注重思想的纯度,而不是报道的速度

思想的纯度,意味着要过滤杂质,排除干扰,抵御诱惑。深度报道尤其需要注意提升思想的纯度,如果没有新闻正义和理想,私心杂念太多,就很难出新出彩。特别是脱贫攻坚报道,没有吃苦的思想准备,更不可能写出好作品。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记者第一时间采访,第一时间写稿,第一时间抢发新闻,新闻进入了“快餐化”时代。但是深度报道的特点在于慢,慢下来深入思考,慢下来不断挖掘,慢下来捕捉细节,慢下来调查提炼,才能写出有观点和思考的新闻。去除思想杂质,才愿意花时间打磨一篇好的深度報道。例如《赤水“袖珍坝区”交出“高分答卷”》,记者在赤水连续采访了5天,走遍赤水所有乡镇,采访20多位农民、产业带头人和行业负责人。坚持做采访的加法,抛开报道的速度,踏踏实实深挖新闻。采访回来后,又经过反复修改,最后磨成一篇只有1400字的小通讯。《小羽毛扬起大产业》也是一篇脱贫攻坚题材的深度报道,讲述深度贫困县锦屏大力发展鹅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故事。记者从孵化到养殖,从销售到加工,前后采访了10多次,也是下足了“绣花功夫”,最后呈现出来的也仅是一篇不足1000字的小消息。

贵州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党报记者需要深入基层采访,确保深度报道接地气,通过多方位的报道来提高脱贫攻坚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度报道一定要有慢一拍的能力,提升思想纯度,扎扎实实采访,踏踏实实写稿,力求出精品。现代人追求快节奏生活,对热点时事缺乏深度思考。网络上有句流行语:“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我就是静静。”俏皮之外,其实体现的是一种静能量,一种喧嚣过后的纯净思考,一种沉淀过后的慢速积累。

二、注重故事的温度,而不是语言的难度

深度报道如何才能引人入胜呢?讲故事。深度报道讲故事的基本路径是: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性格化。

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笔者认为,第一,故事必须典型。记者要学会筛选,保留那些最有戏剧性、最有意义、也最能让人回味的故事。第二,注重故事的温度。记者一定要有现场还原能力,像放电影一样,让读者感受身临其境,体味现场的温度。第三,细节必须生动。“细节是魔鬼”,一个故事,最能打动人的还是细节,细节有画龙点睛、烘托气氛、 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第四,语言必须没有难度。晦涩难懂的语言,会吓跑读者,而原生态的、朴实的语言,可以让现场感跃然纸上。第五,制造悬念。故事一定要波澜起伏,不能平铺直叙,没有矛盾冲突和悬念的故事,是索然无味的。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谈到:“人类思考用的是故事,而不是事实、数据或方程式,而且故事越简单越好。”《潘老后改名字了》是一篇教育精准扶贫“拔穷根”的深度报道,讲述一位18岁女孩潘老后通过帮扶成为高职学生后改名潘玉芝的故事,一个简单的故事,折射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的大意义。“山外的人总说我们名字这个老那个老,起名字的都是文盲。” “包里有钱了,腰杆硬起来了,年轻人要换个好听的名字。”这些原生态的对话,体现出新旧两种生活的反差,细节和语言拿捏得恰到好处。

深度报道《“夏辣椒”的创业简史》,语言风格更加简练和平实。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讲述“夏辣椒”辞去公职创办辣椒加工企业的故事。深层次展示我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措施成效,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一鼓作气、迎难而上,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故事从一次会议开始讲起,“临近会议尾声,‘夏辣椒举手要求发言。”表达干脆利落。 “其实,从年轻时‘夏辣椒就算个人物。”“从工作起就习惯了加班加点,没有‘耍的习惯。”……这篇3000字的通讯里,几乎都是短句子,语言朴素、精炼。记者使用了大量动词,比如“裸辞”“闲逛”“问责”,动词的使用效果是不掺杂记者的判断和评价,对人物行为的描写更加客观。

故事高手总能够构思出吸引读者的情感结构。什么叫情感结构呢?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在《什么在决定新闻》一书里写道:情感结构包括民族优越感、利他的民主、个人主义、温和主义、社会秩序和国家领导权。笔者认为故事能进入这种情感结构中,才能触动读者的痛点。

典型人物是深度报道的重要群体。对于典型人物而言,要尽量避免“高大全”式的报道,要注重典型人物在生活中的真实。“四力”蹲点稿《黄大发的手》一文的情感结构比较巧妙,用勤劳的手、有力的手、灵巧的手,侧面烘托典型人物黄大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故事。采访并不难,难的是对事实的提炼。用事实去讲述,用细节去丰富。用简单的语言,讲出有温度的故事,这个功夫要下足。

三、注重站位的高度,而不是写作的长度

党报记者需要“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蹲在田埂上找思路”。简而言之,就是要注重站位的高度,连天线,接地气。既要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又要扑下身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养成关注时事、经常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只有搞清国情、省情这个大坐标,遇到新闻事件时,才能在大坐标中给事件作出精准定位,知道新闻点在哪儿,从而判断出新闻价值所在。深度报道的最高境界,绝对不是比拼技巧和技术,而是比拼一个人思想的高度,比拼一个人的价值观、洞察力和对社会的透析力。

一篇深度报道刊登出来,能否正确引导舆论,能否产生社会影响,关键第一点是要有读者看。否则,内容再正确,言辞再准确,没人阅读,一切等于零。对于习惯于手机刷屏的年轻一族,越来越没有耐心读长文章,甚至还没看完标题就迅速切换下一个话题,所以,深度报道尤其要掌握写作长度。

例如《“博士村长”把管用的技术送到田间》这篇脱贫攻坚消息,短短1000字,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时代背景,关键是还不长。讲述贵州大学90余支“博士村长”队伍,深入贵州30多个贫困乡村,把知识转换为生产力,开展技能培训,积极助力脱贫攻坚的故事。一篇好的深度报道,不在于长短,更多的要看新闻价值。《威宁蔬菜10小时“端上”东南亚餐桌》的新闻更短,只有500多字,记者抓住威宁蔬菜远销越南这条“活鱼”,反映易地产业扶贫蔬菜基地既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又鼓起贫困群众荷包的生动故事,深度客观生成,表达主观凝练。

四、注重视野的广度,而不是修辞的亮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尼采曾在《超善恶》中主张:“视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作为深度报道的记者,积累知识、拓展知识广度尤其重要。

提升视野的广度,不能仅仅盯着手机,要摆脱对网络的依赖,拓宽知识的纵深面。英国学者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学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們有着自己行业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通过实践、体验和阅读内化而来的“缄默知识”,对于一个深度报道的记者来说,显得更加重要。

“缄默知识”直接体现在新闻视野的深度和广度上。作品《“舍”与“得”的脱贫“辩证法”》中有这样一句话:种什么只是产业结构调整中“万里长征第一步”,有舍才有得,没有“舍”掉“洒下去、自然长”的传统种植模式,没有“舍”掉“种下去,晒太阳”的传统种植习惯,发耳樱桃不会有如今这般大丰收的光景。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大部分是有理想、有志气、有热情、有拼劲的。但也有一些人“安贫乐道”,缺乏信心,甚至等着别人送小康。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打好脱贫攻坚战,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变化过程,而是一种质的飞跃。如果记者平时不注重知识积累,深入细致观察,是提炼不出脱贫“辩证法”这样一个概念的。

让人琢磨的语言不是好语言,因为读者没有耐心去“琢磨”你的语言,如果看不懂或者不感兴趣,读者便会放弃阅读。减贫样板《麻山“大迁徙”》一文,写麻山干群一心, 与贫穷抗争,从动员到新居入住,近万人的跨区域“整乡搬迁”仅用了三年。这篇深度报道从就地改造“解决温饱”,到整乡搬迁“缩小差距”,从“向贫困宣战”,到“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从点到面,修辞简练,没有过度粉饰的词汇,生动体现出新时代麻山“大迁徙”的新内涵,不愧为脱贫攻坚深度报道的“扛鼎大作”。

五、结语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越到最后的决胜期,脱贫攻坚新闻报道越是大有可为。党报必须深刻认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大意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脱贫攻坚第一手材料,下硬功夫做好脱贫攻坚报道。其中,深度报道以生动事实、感人细节、蕴含思想力量,成为脱贫攻坚报道中最常见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如何“深度”?从《贵州日报》的脱贫攻坚报道中,已给出答案。总之,把握好“深度”中的8个“度”,即纯度、温度、高度、广度,而不要一味追求难度、速度、长度和光鲜亮度,是做好深度报道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155.

[2]哈钦斯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M].展江、王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

[3]基思·伍兹.2001年美国最佳新闻作品集[M].李隽琼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张志安.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4.

[5]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M].张坤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6]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M].石林,李红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2.

[7] 梁瑜.打造新闻精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传媒论坛[J]. 2020(5)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猜你喜欢
深度报道党报脱贫攻坚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采编探析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