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燕+朱熙勇
内容提要 如何把握好新媒体时代图片专题的传播特性?传统的图片故事拍摄技巧是否需要坚守?需在哪些方面做出创新?
关键词 图片故事 深度报道 新媒体 创新
当前,我们生活在信息传播的“视觉化”“图像化”时代,与此紧密相连的是“影像”。摄影记者应坚持用图片讲故事、用镜头做深度报道,而新媒体技术也让图片故事在表现力、传播方式等方面有显著突破。如何把握好新媒体时代图片专题的传播特性?传统时代的图片故事拍摄技巧是否需要坚守?需在哪些方面做出创新?
一、坚持报道深度,挖掘影像艺术价值
自媒体时代,“有图有真相”成为网络传播新特点。面对不断产生的网络新闻图片,作为职业摄影记者要怎么做?笔者认为,摄影记者要彻底跳出新闻碎片的桎梏,转向视觉冲击力强、具有原创性的图片故事,利用专题报道的深度和影像艺术价值打出影响力。
因此,必须有一种讲求专业的态度,沉下去认真观察、精心拍摄,获取更多有助于表达主题的好照片。
2016年初,笔者得到线索,在武汉青山船厂一个废旧幼儿园里,没有老师,只有13个被放养的孩子。这群孩子来自四川西昌、攀枝花等地,他们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4个月。白天父母出门去船厂上班,孩子们则杲在废旧幼儿园里,大孩子做饭,负责照顾弟弟妹妹。
当拿到这条新闻线索时,我首先明确拍摄立意和主题:不要刻意渲染没有鲜花、没有课堂的童年,要让孩子们懵懂、无忧的画面唤来关爱、援助。同时,我舍弃了对题材的“惯常”做法:花40分钟时间,拍摄几张不同角度的照片,做到“有图有真相”便结束采访。
主题明确了,关键是用什么拍摄技巧来表现。刚从大山深处来到大都市的孩子们,面对镜头既好奇又羞涩,无法呈现自然真实的状态。我告诉自己,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完成采访。
这群孩子听不懂普通话,也没有汉语名字,很难交流。我每次去采访,都带些零食送给他们,因为走近他们,才能读懂他们。经过半个月的深入采访、拍摄,透过镜头,映入我眼里的是一双双童真无邪的眼睛,令见者酸楚,又感怜爱。图片的视觉语言力求凸显影像的艺术价值,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孩子们“想上学”的愿望。
二、坚守记录历史,寻找影像的时代价值
影像,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由此,对专业摄影记者以历史的目光审视当下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高楼大厦次第崛起,“城中村”渐行渐远。近年来,武昌火车站及周边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与火车站一路之隔,矗立于中山路边的一栋三层红色楼房。这座慢慢老去的“红楼”,经历了60年风雨,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梦想与变迁。从2016年2月开始,我历时5个月,数十次走进“红楼”,走进“红楼”人的生活。
这座“红楼”位于武汉市千家街203号,至今还居住着一批武汉老居民。这里有岁月挡不住的破败,有阳光照不进来的潮湿,但也有留守居民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期待着,城市开发早点覆盖这块“城中村”的寂寥之地。
城中村改造是老选题,但也是当下具有时代气息的题材,“红楼”选题有影像的时代价值。笔者认为,有时代价值的影像因历史厚重感而流传,它记录着一段历史和一个时代的缩影。笔者要通过红楼里的老居民,客观地拍摄他们生活的常态,表现他们所处的时代境况以及发展、变迁。
2006年至2010年S年间,北京市对171个“城中村”进行了综合整治。目前,武汉的“城中村”改造正在推进。这座“红楼”是武汉数百个“城中村”中最典型的一个。为什么要进行城中村改造?记录这些红楼老居民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2016年7月4日,图片故事“红楼里的人生”经《楚天都市报》报道之后,引起强烈反响,城中村改造得到市民的普遍理解和支持。
三、坚持寻求与众不同的典型瞬间
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与摄影爱好者的区别,更多地表现在能否对拍摄内容和对象予以新闻专业视角的观察和呈现。
摄影号称“瞬间的艺术”,经典的摄影作品往往具有唯一性。笔者认为,要捕获摄影作品的唯一性,关键是能否静下心去了解和研究被拍摄对像,然后再选择拍摄时机,拍出具有唯一性的经典作品。
笔者在拍摄图片故事“红楼里的人生”时,对红楼的第一感觉就是破旧,且与众不同,走进楼道如同进入煤窑。在武汉南大门、武昌火车站对面,居然还有这样的房子,让人震撼。这种与众不同的反差构成了特殊的影像,具有唯一性的影像价值。
根据被拍摄对象的特征,笔者选择瞄准局部,紧抓细节不放,寻求有特色的影像。在S个月的时间里,笔者仔细观察着红楼里的人和事,把人、环境和问题融入影像之中,力争一张照片反映一个问题。
漏雨是老房子的常见问题,在“红楼”亦是如此。如何用一张照片来反映老居民房子狭小、破旧且还漏雨的情景是个难题。
我在走访中发现,三楼住着一对2015年6月刚刚结婚的任先生夫妇,婚房是一间12平方米的单间,听说还漏雨。经过多次夜间登门拜访,任先生夫妇同意了我的拍摄请求。5月14日晚,任先生夫妻俩横躺在婚床上,翻看平时收集的新楼盘广告单。带着对新房子的憧憬,任先生抱着广告单进入了梦乡,伴他入睡的还有4个接雨水的桶和盆。执着的留守,只为等来“红楼”脱胎换骨的一天。
组照中有一张讲述卫生间的故事:每层楼只有一间公共厕所,使用起来不方便。由于楼房建得早,每户没有独立洗澡间,冬天大家只好在房内搭塑料帐篷洗澡。经过多次沟通,拍到住户在室内帐篷里洗澡的照片。这张照片来之不易,珍贵之处在于若没有真诚沟通,记者很难走进拍摄对象的私人空间,拍到此类私密性极强的照片。
四、对接市场需求,探索实现影像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不时有这样的消息传来,曾经供职于传统媒体的一些摄影记者纷纷辞职,但他们并未离开新闻摄影,而是成为独立新闻摄影人,专注于拍图片故事,卖给各大商业网站或通过通讯社等平台进行交易。他们的收入不仅足以养家糊口,甚至超过在传统媒体的收入。
图片故事逐渐受到广大网友的认可和推崇,许多网站已经意识到原创视觉图片的重要性,纷纷开设图片频道,并高价征集图片故事和图片专题,少则一组2000元,独家且有深度的高达5000元。这也标志着图片故事已进入商业化时代。
能满足网友的阅读胃口,适应图片市场的传播需求,新闻图片在传统媒体之外,正在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笔者的图片故事“安放在胶囊公寓里的青春”在商业流通中获得不菲的收入。
新媒体为图片故事实现自身商业价值提供了可能,而且也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激发强烈的创作热情。
五、融合多种元素,放大影像的传播价值
在屏幕上阅读文字,常让人疲惫不堪,而阅读图片则使读者更加轻松,也更具传播价值。新媒体时代为图片故事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和载体。
笔者认为,只要融合艺术价值、时代价值、唯一性价值、商业价值,摄影记者的图片故事将更具有传播价值。
以笔者拍摄的图片故事“没有老师的幼儿园”为例。首先,废弃的幼儿园,却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游玩嬉戏的天地。孩子外表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影像,选择完美的角度和光线,使影像更具张力、感染力。其次,这群孩子共13人,学龄儿童占半数,但都因照看弟弟妹妹而没有上学。这种现象与现代化的武汉格格不入,游离“义务教育”时代之外,选题具有有时代价值。最后,图片故事“没有老师的幼儿园”的影像商业价值和影像传播价值并存。5月17日,“没有老师的幼儿园”经《楚天都市报》全媒体首发之后,立即被国内近百家媒体转载,《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跟进采访报道。
紧接着该组图片进入流通领域。通过商业图片网站东方IC和视觉中国的推荐,图片被许多国内外的媒体用户购买,再次传播,图片故事“没有老师的幼儿园”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强大的新闻舆论场。青山区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青山区教育局、青山镇街道、青山船厂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其中4名学龄段孩子终于背起书包,快乐地走进了青山小学的课堂。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依然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对其影像价值的内涵要求更为丰富。
编辑 翟铮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