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

2016-11-15 10:25曲绍堂
科技资讯 2016年19期
关键词:深度报道不足前景

曲绍堂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9.129

摘 要:这样可以说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水平提高而产生的必然诉求。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成就和不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异常光明的。

关键词:深度报道 现状 不足 前景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129-02

1 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深度报道”出现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最初它仅被用以指代解释性报道,后来则化身为崭新的新闻总体理念———即美国媒体对当时的受众信任危机而做出的应对。这一场理念性的新闻革命,曾经被一些新闻学者认为是离经叛道。然而,70多年的新闻实践证明,深度报道的思想纲领不但成功地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且成为西方新闻业的主流价值取向之一。美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就像如今的中国一样,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美国媒体并没有意识到民众的媒介需求,因此才遭遇到信任危机,而如今在中国的电视深度报道已成为各大媒体机构加强舆论监督、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方式,成为各家电视台吸引受众注意力、提升传媒品质的有力手段,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海峡两岸》、《新闻调查》等栏目,这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必然结果。

我国第一个有深度报道特质的电视新闻栏目应该是1980 年 7 月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它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问题和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有这样两个县委书记》《包产到户后》等等。

2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2.1 时效性和深度如何兼顾

任何形式的新闻类型都摆脱不了新闻的初衷,那就是时效性,然而深度报道需要全面采访、深入剖析、大范围取材、多角度论证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这就导致时效性和深度两者难以兼得,往往因为追求材料的广度和议论的深度而牺牲了新闻的时效性,这已经使我们新闻工作者在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过程中陷入两难的境地。

2.2 主观倾向性的尺度难以把握

客观性是新闻的必须恪守的重要原则之一,而深度报道又难免打上报道者观点倾向性的烙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往往难以处理妥当。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为了增加报道的深度,出现了因为事实并不够节目时长,而需要主持人和评论员等用不停的反复议论来填补时长的现象,特约评论员也由此大批量出现。但这种倾向性极强的评论很容易影响民众对事实本身的看法,甚至评论与事件本身的原委并不完全符合,这所带来的后续不良影响是值得警惕的。

2.3 “批评报道”和“正面报道”相对立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通过媒介开展新闻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一种形式。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一直是各种新闻类型共同的话题,对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是一样的,舆论要树立好榜样,做好正面报道,而舆论监督是有一定揭示性的新闻报道,用于提醒民众和警示民众,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能达到平衡才是最好的状态,而从目前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方向上来看,大多数电视台所追求的是一鸣惊人的效果。笔者觉得对于这两个问题,要辩证对待,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为辅的原则。不能把负面曝光与正面报道相对立,也不能把谈社会热点问题的节目看成是纯粹的揭露性的节目。如果情况是要举出典型案例,也要注意好尺度和分寸,所以无论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都要让受众觉得这个节目对他们多有裨益;要把准确无误的事实,正确的价值观带给观众,要注重节目社会责任感的塑造,讲究拍摄手法和艺术手段。

3 深度报道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3.1 注重经济领域的深度报道

经济全球化和各国贸易的不断往来,使财经类新闻成为各个报纸电视塔的新宠,也给经济类深度报道带来很大的发展契机,大到中央台,小到地方电视台,都纷纷开通财经频道和增加财经节目,为财经类深度报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因此,财经类的深度报道会成为一个热点。如央视的《经济与法》《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等栏目以及地方电视台的各种经济分析类栏目,这些节目主要对我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宏观分析,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了预判,成为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投资顾问和获取财经新闻的主要渠道,在金融危机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成为热点话题被人不断拿来讨论研究。

3.2 时刻关注民生

任何节目形式都要正确处理好与受众的关系,受众的关注度始终是节目存亡的关键所在,如果一味地选择批判性的话题,必定会离民众越来越远,只有把节目的热点放在民生话题上,才能让深度报道得到更多关注。所以电视的深度报道关注的焦点一定会是百姓真正关心的话题,例如房地产调控、医改进度问题,帮困扶贫工作、全民健身、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社区文化建设、灾后重建等等关系民生贴近生活的热点话题

3.3 从细节入手做好采访和调查

深度报道的事件一般都是线索比较多,造成原因也比较繁杂的题材。因此报道者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要通过大量的新闻调查来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同时进行细致入微的走访,才能切实可靠地把握第一手资料,掌握事件事实。只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熟悉事件背景材料等方面,才能准确还原事件原貌,这对报道者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需要从业人员有准确的现场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同时在素材选择和拍摄上也有十分考究。对新闻现场素材的摄录,做到全面及时的了解现场基本情况,并综合采用多种拍摄方法准确捕捉能够充分体现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主题、揭示新闻本质的现场要素。只有在做好充分背景了解的前提上,才能为接下来深度报道做好创作前提,不能毫无根据地泛泛而谈,那样的话称不上是深度报道。

3.4 深挖事件背景材料

深度报道一定要有深层次背景材料作为坚实的基础,只有站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抓住新闻事件的特点和本质。这需要报道者在准备阶段和初始阶段,注意全面认识和了解报道新闻事件 ,报道者要以点带面进行思考,有一定的大局观,同时还要紧抓一些细枝末节的线索,这些细节是最容易被报道者所忽略的地方。挖掘深层次材料,应站在全局高度上,充分地发挥创造性思维,考虑每个细节对于整篇报道的意义,分清主次,强化重点。尽量做到揭示新闻现象背后的成因及其喉管,深化事件本质,加强报道的深度,同时用语言和画面来刻画节目力度。

3.5 强化现场直播类深度报道的力度

经过5.12汶川地震和7.23动车事件,观众见识到了现场直播类深度报道的威力,相对于其他媒体形式来说,地安是深度报道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本身就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性,因为对于大型突发事件,民众并不只是停留在获取信息这个层面上,他们更多的想知道这个事件的背景成因和后续报道,这就为深度报道创造了天然的土壤,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现场直播类深度报道创造了非常好的技术前提和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恩佳.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与优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4(15):77.

[2] 裴德明.新时期强化电视新闻报道深度的路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5(11):76.

[3] 褚婧.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2015(17):262.

猜你喜欢
深度报道不足前景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南方周末》新闻选题策划特色研究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