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8-02 10:47刘志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3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高职院校

刘志红

摘 要: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优质“蓝领”,为了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点项目。随着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逐渐加大,职业院校的实训设备等资产的规模也在逐渐增大,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下,高职院校的实训项目从进展到管理、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训资产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体现,其中实训项目的立项、实训设备的购置、使用、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后续的保值、增值等都存在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实训资产相关问题属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薄弱環节,如不解决将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对实训管理中的一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并针对每一个问题思考应对举措。希望高职院校能够加强校内和校外的实训资产管理,促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发展,为国家培养大量的技术型专业人才,促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项目;资产管理

一、引言

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需要通过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实训基地的实际操作实践来实现。实训基地包括场所、设备、教学指导人员和课程设计等,实训基地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资产又是实训基地的重要硬件基础,对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学生本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校内外实训得到了国家、社会和学校多方重视,实训室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增幅很大,学校实训性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重也在同步增加,但是,实训性资产分布在各个部门,管理环节多,难度大,当前高职院校校内外实训管理也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与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来源、专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教师培训跟不上、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改善,就会导致校内外实训资产使用效率不高,不能真正发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作用,影响国家技术性人才的输送和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二、相关背景

第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更侧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实践性教学的比重要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固定资产是职业院校办学的硬件保证和基础条件,实训性资产更为实践教学提供资源和载体。

第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合作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实训性资产将会突破单一的公有产权的形式,更多的社会资本会参与进来。高职院校要建立校内生产服务性实训基地,基地建设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与专业相关的规模以上企业深度合作为基础,以特色专业及所属专业群为依托,采用校企共建,引企入校的模式。

第三,实训资产与通用资产相比,价值较大,分类较多,专业性强。2020年,国家财政支出增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过紧日子”的要求,切实加强和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尤其是价值较大的实训资产的管理,也是落实治理要求的必要措施。

三、实训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资金来源单一,还主要靠政府投资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第十三条“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虽做出了明确要求和指示,但目前社会资本的参与度还是不高,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的模式还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能够从外界获得的资金与预期有很大差距。因为政府提供资金总是固定的,高职院校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获得的资金是相对有限的,如果想要让实训基地的规模具有突破性进展,就需要多方来源,这样才能构成稳定的资金供应链,从而减少因为资金不充足带来的实训扩建延误,而无法保障学生的实践教学的硬件需求。

2.实训项目立项随意,未考虑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模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与产业行业进行深度的合作,院校要在融合中选择适合自身的模式,比如:学校主导模式(企业以捐赠的方式投入资金或设施设备,院校提供基地场地,主导生产服务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企业不参与运营)、校中厂模式(企业作为基地的投资主体,将整条生产线或车间设在学校,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产业学院模式(双方共同出资、购置设备、规划实训室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教学、开展社会服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股份制企业模式(企业和高校根据现代企业制度,以智力股份、资本股份、生产要素股份,建立股份制企业,或将校内原有实训基地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模式)等,每种模式对院校的资金、设备、场地的提供要求是不同的。既然院校要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那么进行实训项目立项时就要考虑院校未来会采用哪种合作模式,以及项目是否能在校企合作中保障院校更大的效益,使财政资金得到最大的节约和利用。但目前的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很多项目都是随意建成,随便找了几个企业,不认真考察企业与学生专业的适配性,因此很多项目都没有完成就中途夭折了。很多校企合作并不能继续到第二年,甚至很多资源也没有延续到第二年,这样的合作仅仅只是做了表面功夫。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开展校内外实训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挥重要作用,这样随意的立项不仅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同时也是在浪费学校的实训资产和财政资金。

3.重采购,轻管理

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在报下一年度预算时,积极申报项目以获取财政资金,往往为了完成预算执行而大批采购实训资产,钱花了,设备买来了,管理就不重视了。一般的高职院校都缺乏强有力的实训管理队伍,在管理方面的时间和人员投入都很少。部分贵重可移动实训资产的使用不登记造册,被教师拿出校外用作接私活的现象比比皆是;校外资产多年无人问津,外界捐赠给院校的资产没有入账;好多院校还未形成年度资产清查盘点制度,进行清查盘点的也是马马虎虎,盘点表上随意签字;缺乏相应的实训资产的管理制度,或是虽然有些院校在实训工作中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条例都是纸上谈兵,并没有真正投入到实践中,大部分条文都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实施 。

4.未充分论证设备的适用性

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的教育资金也大幅增加,高职院校有了更多的钱购买实训资产,甚至不惜重金购置国外进口设备来用作学生实训,但却缺乏对教师的操作设备技能的培训。尽管设备很高大上,但老师并不知道如何操作,更不用教学生如何操作了,这也成为当前实践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对于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而言,资金投入是否充足是教育硬件的保障之一,投入资金到设备上后,如果不能加大对教师在设备使用、操作的培训上,师资力量跟不上,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从而造成再贵再先进的实训资产都成了摆设。

5.单一服务教学需求,未实现资产的增值

高职院校是公益性组织,自然没有利润概念,实训资产大多属于非经营性资产,购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做好实训资产的管理也只是为了保全資产的完整性和发挥其正常的教学功能,并未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去探索其更大的价值,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虽具备承担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培训、承接一定生产任务的条件,但也没有积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也没有将资产运用到生产过程以产生效益,浪费了设备的再生产能力,未实现实训资产的增值。

6.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和专业管理人员

好多地方高职院校没有购买资产软件,目前使用的资产系统仅能满足数据统计上报的需求,资产的新增、变动、报废、盘点等业务需要线下走完相应手续再由资产系统管理员根据手续调整,业务不及时,环节多容易账实不符;好多二级学院或部门的实训资产管理员由行政秘书或其他岗位人员兼任,不专业、不规范、效果不好,几千条实训资产放在管理员一人名下,就会因为压力很大而对工作产生排斥和焦虑。很多时候,资产管理人员更换工作频繁衔接不流畅,从而造成资产交接不清和实训资产的流失。

四、对策与思考

1.寻求多元投资,拓宽资金筹备渠道

除了政府投资之外,还要加大社会资本的参与度,拓宽融资筹集通道,只要参与合作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或经营规模,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都可以引用。发展职业院校自身特色专业群,积极吸引企业、社会对学校的关注,从而愿意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资金投入。职业院校也要做好筹建组织的协商,企业愿意为职业教育出一份力,职业院校也要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在保证双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利益共享。积极寻求单位和企业对于高校实训基地的资助,扩大和完善基地配套硬件,才是解决高职院校实训资金来源单一、有限的有效办法。

2.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实训资产的增值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文件,高职院校实训项目应积极采用校企共建,引企入校,实现学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现场环境、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实训项目的立项要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建设的方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实训设备采购要注重先进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核心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实训基地的环境、场地、布局以及设备配置依照企业典型产品或典型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建设,使学生能够按照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得到有针对性的训练,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在保证实践性教学有效进行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具有再生产能力的实训设备的产出价值,从而实现实训资产的增值。

3.加强实训资产的日常管理

实训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具体责任部门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实训资产管理办法;按照“谁使用或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将资产管理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做好可移动高价值资产的使用登记,原则上严禁带出学校;粘贴资产和责任人标签;人员变动及时履行资产交接手续,不能使用资产按规定履行报废手续,统一交由资产管理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置;形成年度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定期检查资产标签是否完好,资产责任人是否对应,资产的存放地点是否变动,如果标签缺失,及时补打粘贴,责任人和地点变动及时履行变动手续并交由资产系统管理员进行卡片调整,以保证账实相符;校外资产要定期有人去查看,外界捐赠资产要及时入账;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资产管理意识,在其教学和实践中爱护实训资产,勿随意挪动损坏实训资产,勿撕毁资产和责任人标签;定期对实训资产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实训资产的使用寿命;加强企业捐赠、校企合作交互性资产管理,增加经营性实训资产的比重。

4.重视师资力量的充实和提升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去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对实训资产的操作和教学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校企共建专兼职骨干教师双师工作室,整合师资资源,优化师资结构,发挥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教师的优势;增加兼职教师数量,可以直接从企业聘请操作实训资产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指导学生实践,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训课程设计、课程开展,与现有实训资产结合参与未来实训性项目的建立,确保实训资产的购进具有前瞻性;建立校企双方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互兼互派、双向挂职机制,建立校企互培互聘、共同管理与考核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系列管理制度,确保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引进有制度、培训有渠道、成长有通道;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引进优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生产过程的实训项目。

5.采用信息化等先进管理手段,提升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引进先进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强化国有资产包括实训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动态监管,通过系统自动、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各类实训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异动信息,实现实训资产重要指标监控预警功能,并促进资产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实现实训资产建账业务、变动业务、核查业务、维修业务、下账业务的流程化管理,弥补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系统的缺陷;打造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的联系、沟通、协作的平台;通过顶层设计,增添预算功能模块,促进各部门对专业学科发展的规划设计,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优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流程。尽量保证资产管理员队伍的稳定,人事部门应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员岗位,没有设置专门管理员岗位的院校应给兼职管理员一定的津贴,以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明确资产管理员职责,定期举行资产管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将国有资产方面新政策新要求及时传达给资产管理人员,尽量让懂设备、懂操作、懂维护的专业教师来管理实训资产;带领资产管理人员去实训基地形成规模做得好的高职院校调研,学习管理经验,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

五、结语

随着职业教育模式的逐步变化,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职院校经费资金来源的逐渐多元化,高职院校要科学化、规范化实训室管理、实训资产管理、实训项目管理,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扩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培养学校实践型人才的同时,兼顾能通过合作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实训资产利用的效率和实训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师资力量水平,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实训管理流程,为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打好硬件基础,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实训带来的技术提升,培养更具专业性、竞争力、社会适应能力的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廖波光.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系统化建设实践探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

2.杨诚,袁媛,梁荔.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创新.财会月刊, 2018(07).

3.华婷.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困境及出路.中国高校科技,2017(11).

4.孙逸.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究.财会学习,2019(17).

5.贾少玲.财务管理创新视角下高校资产保值增值探究.财会通讯,2014(23).

6.曹卫中.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2).

7.曾令俊,张衍志.高职院校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启示与探索.知识经济,2020(07).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高职院校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