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云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处于改革的浪潮之中。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启蒙阶段,而数学教学又是学生思想启蒙教育的核心关键。因此,将数学思想、活动与小学教学相融合,更为迫切。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更重视数学活动的思想深度,并逐渐将数学思想逐渐行动化。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及小学数学的结合,是当下较为主流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的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与逻辑能力会逐渐提升,长此以往,数学思想将会在学生的思想体系中逐渐建立。学生在理解与学习数学问题时,将能够更为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教学结合特征浅析
(一)数学思想与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应用涉及多个方面。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思想,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升华,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核。在小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包括数学分类与统计、数形结合与特定符合含义。数学思想与数的认识、运算、方程及常见量关联密切,常被应用于是解决数学问题,如统计与概率等方面[1]。而數形结合思想与特定符号的含义,则是学生加深数学学习兴趣、理解数学蕴含的重要途径。
(二)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
自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必须要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且符合小学生的自身特征相一致。数学活动,是能够转化数学思想的直接途径。数学活动的开展,需要遵循科学化、整体化原则。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学习体验是数学学习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因此,数学活动的设置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前提,进行开展,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2]。
小学数学活动,还需要强调教学活动本身的实践性,教师与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能够身临其境。真正通过数学活动来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二、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
(一)备课过程中的思想渗透
数学思想,作为数学课堂的提炼,涉及到逻辑总结与推理演示。也是小学数学知识的升华。而备课阶段,同样是教师对预授课程进行的归纳与整理。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应该在数学备课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提炼,例如在进行《小学的加法与减法》一节的运算中,教师就应该结合小学生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加法与减法课堂的设计。在小学阶段,数学思想的应用,往往蕴含在小学课堂知识之下。小学教学教师应该尝试从教学内容中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并尝试利用教学思想的内核,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与更新。小学生处在数学学习的早期阶段,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且对于一些章节中所表现出的数学思想无法理解,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仔细斟酌,并尝试进行提前考虑。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备课过程中数学思想的应用,尝试以数学思想的深刻角度,完成课程准备计划。
(二)充分调用数学资源,完成小学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学活动是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关键。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充分秉持以数学思想为根基的基础目标,并将重点放于教学活动的制定。利用数学活动,来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实现对于教学思想的完美升华。例如在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一章中,教师就可以尝试教学“数学化”,并用数学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圆及其他形状图形的关系讲解,引导学生积极的认识圆。此外,数学活动的开展,应该充分从数学思想的体现出发。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跑圈游戏,来让学生感受圆中的数学思想。随着信息化的逐渐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充分调动与利用的数学资源量开始被不断扩展,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途径也逐渐增加,对于数学活动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充分调动数学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更为高效的完成数学内容的学习。
(三)课后阶段进行思想总结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在课堂数学学习之后,进行大量的课后练习与总结,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此方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也容易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的抵触情绪,更不利于数学思想的深层次表达与扩展。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尝试从深层次的数学思想层面,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以减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认知困难与抵触情绪。例如在《数的概念》一章节的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生活活动场景的认识,并对数位、计数单位等进行总结与提炼,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课后总结的开展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微课形式、多媒体课件形式、网络讲堂等方式,都是常见的课堂总结方式。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促进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也能够让数学教学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得到保证。教师根据小学教学中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数学知识向深层次、系统化内容的转化,对于整个小学课堂教学来说,具有积极的创新意义。
参考文献
[1]小沙九.探究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方式[J].学周刊,2019.
[2]王丽红.浅谈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J].科普童话,2018,000(02X):P.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