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 张玉梅 王凯 史艳楠
摘 要:高校机械类专业承担培养复合型机械人才的重担,但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程之后,专业知识学习阶段明显重科学知识而思政教育不足。金属工艺学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研究金属工艺学课程思政对于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金属工艺学; 课程思政; 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175-001
《金属工艺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具有积极作用。笔者以“金属工艺学课程思政”为篇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未检索到相关文献,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新工科为切入点研究《金属工艺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具有积极探索意义,能够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双频共振,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很强的借鉴意义。
1.研究现状
2016年,赖金茂[1]对专业实践所承担的实践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的双重功能进行深入探讨。对于专业实践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的深层次含义、二者融合的依据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提出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2017年徐冬梅[2]等认为德育思政对于大学生学习风气、工作及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让德育思政引领专业课程建设,让德育思政贯穿专业课程教育,使大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不知不觉受到德育的潜移默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德育素养两个方面得到全方位教育。2018年于璐等[3]发现专业教学出现思政元素融入性不足、教材單一、思政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提出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从多维度、开放性、标准性的素材平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2019年姜守帅等[4]认为当前应用型本科的机电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二者相融性、适应性及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应该积极将课程思政积极引入专业课程之中。该文在发挥教师引领、思政全体系覆盖、多媒体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机械类专业的金属工艺学课程思政生态系统策略研究
2.1政治引领作用是建立机械类课程思政的“魂”,是建立生态系统的核心
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课程思政融入金属工艺学教学之中,将思政课程与专业思政紧密衔接。
政治引领作用是建立机械类课程思政的“魂”,是建立生态系统的核心。坚持“立德树人”为导向,坚持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专业教学之中,使“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环节当中,能够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培养,对大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教学过程中注重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自信,是建立生态系统的有效抓手
在授课过程中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笔者结合天工开物、考工记等古代文献讲授铸造相关内容。例如,讲授铸造用青铜合金,结合考工记中金六齐进行讲解,非常形象。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古人没有我们现在的科学仪器,如何掌握合金的熔点?在启发式提示后,引用考工记中“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于我国最早对合金熔点有明确的认识感到自豪,同时也对于合金配方的传承性有了更深的了解,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让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自信。而在锻造、焊接等内容讲授,则挖掘高铁、深海探测、大飞机等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相关内容,尤其是中国在世界上领先的技术,如蛟龙号的核心部件的焊接、大飞机所用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等元素,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内容所蕴含的“大国工匠”精神、科技创新和爱国情怀。通过挖掘课程所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元素,使学生能够“内视”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的积极推动,也能够使学生“远视”,关注我国科技最新发展和国际前沿知识,坚定对祖国文化的自信。
2.3打造政治可靠、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构建课程思政系统的坚实基础
金属工艺学课程目前有三位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在师资配置上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其中两位党员,党龄都在15年以上,另外一位教师也是积极分子。三位老师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够认真备课,追踪前沿知识,将之应用在教学工作之中。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任课教师将思政教育与理论知识进行深度融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双重教育,让大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熏陶,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能力强的党员专业教师队伍是构建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
机械类专业承担为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担,而金属工艺学作为机械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承担重要作用。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金属工艺学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弥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教育之间的思想政治空白。
基金项目:2019年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生态系统创新与实践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2019年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基于学科平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编号:GJXH2019-095)
参考文献:
[1]赖金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1):132-136
[2]徐冬梅,等.专业课程中渗透德育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0):73-75
[3]于璐,等.电子信息专业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双创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47
[4]姜守帅.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探索——以机电工程专业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19(04):65-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