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本义
摘 要:在素质教育逐渐发展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之中,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计算教学,并通过游戏的开展来提升计算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其数字计算的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8-048-001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形成数感的关键阶段,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做简要阐述。
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计算教学
小学生们在进行数学计算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计算学习能力较差,对数学教学中所学习到的新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身心还没有发展成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针对小学生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在带领他们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主动联系小学生所处生活的实际,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数学计算生活情境。这种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计算情境不仅能够有效转化之前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教学局限性,还能够推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更为高效,进而带领小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数学计算环境中认真地进行计算。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环境中,小学生能够有效地集中计算注意力,进而充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核心素养。
例如在學习《小数乘法》这一数学课程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小学生举出一个有关“小数乘法”的例题: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明也是这样。有一天小明的妈妈让他去超市买一瓶醋,并且给了小明10元钱,小明买醋一共花了6元钱,这时他看到超市中有数学计算本,买了5本,一个数学计算本0.45元,这时需要同学们动手算一算小明还剩下多少元?这种实际生活中数学计算问题的引入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知识的积极思考,不仅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思维的基础上提升了计算水平,还能够有效实现小学数学计算核心素养提升的高效性。
二、开展游戏的同时提升计算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玩的天性,有效地吸引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计算教学,即使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小学生也会主动参与其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计算教学设计中增添游戏的教学环节,以趣味性游戏的数学计算教学方式来鼓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计算课堂中。这种趣味性的游戏计算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使得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还能够在游戏的巩固与推动中有效促进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自主学习,在游戏化的数学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小学生们开展《分数乘法》这一数学课程时,就可以运用网络来设计一款适合小学生学习计算的游戏化软件,首先让小学生们运用这个游戏化计算软件开展分数乘法的计算,在此过程中软件是以闯关的游戏化模式进行的。每当小学生们对分数乘法计算正确时,这个游戏化软件就会产生“恭喜答对了”的提示音,相反当小学生们的计算有错误时,软件也会产生“继续加油”的提示音,在闯到最后一关时游戏化软件还可以为小学生们呈现一个数学知识动画片段。这种游戏化的数学计算教学能够有效引起小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进而推动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以及数学核心素养共同高效地发展。
三、以数学教材为基础进行计算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每个小学生跟上数学计算的教学进度,带领小学生们以数学教材为重要的教学基础,合理地运用好小学数学教材,进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在数学计算教学中的计算水平。在使用小学数学教材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鼓励小学生在数学计算学习过程中明确计算学习的目标并找到数学学习的方向,进而使得小学生有组织有规划地完成小学数学计算任务。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加强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就应当带领小学生以教材为重要的计算学习基础,推动小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并练习,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程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结合数学教材中的重点例题进行计算学习,在学生们充分掌握教材中的数学计算例题之后,让小学生做这一课程后对应的练习题,把教材中的计算例题与计算练习题掌握通透。这种数学计算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计算能力,还有效提升了数学教材的利用效率,在提升小学生自身的数学计算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数学计算与学习水平。
在核心素养融入课堂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丰富他们的数学素养与思维能力,使其小学数学知识水平得到有效增进,继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孙卫兵.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育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4,08
[2]赵玉.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实施[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