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经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2020-07-28 07:30陈静侯海龙
癌症进展 2020年12期
关键词:吸烟史鳞状放化疗

陈静,侯海龙

梅河口市中心医院1放疗科,2呼吸科,吉林 梅河口 135000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食管腺上皮、鳞状腺上皮异常增生所致,病死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威胁[1-2]。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症状隐匿,中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喉中有异物感,一旦确诊,多数患者均处于中晚期阶段。放化疗是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但患者于放化疗期间易出现致病菌感染[3-4]。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若未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易出现多脏器衰竭,加重病情,严重者甚至发生死亡[5]。因此,有效控制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研究指出,治疗期间,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6]。为此,本研究探讨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经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结果证实为食管鳞状细胞癌;②均完成1个疗程的放化疗;③生存期>6个月;④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④合并贫血、全身感染或恶液质等严重并发症;⑤合并免疫功能、凝血功能障碍;⑥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80例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45~78岁,平均(61.56±5.4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16例,初中32例,小学及以下2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诊断标准[7]:①具备呼吸道感染症状,如痰多、咳嗽、排浓痰等;②体温升高,听诊可明显闻及肺部湿啰音;③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出现新的感染病灶;④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⑤痰培养结果显示阳性。

1.2 观察指标

统计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感染病原菌类型,记录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理分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肿瘤直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分析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收集放化疗1周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咳嗽排除的痰液或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所吸痰液,采用VITEK-2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部感染病原菌构成分析

80例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1.25%。共检测出病原菌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株(64.29%),包括肺炎克雷伯菌9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鲍氏不动杆菌1株;革兰阳性菌8株(28.57%),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粪肠球菌1株;真菌2株(7.14%),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

2.2 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理分期、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肿瘤直径可能与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无关(P>0.05);年龄、吸烟史、有无并发症可能与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表1)

表1 80例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2.3 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有无并发症是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经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表2 80例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属于中国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恶性肿瘤,病情隐匿,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当患者出现典型症状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总体预后较差[8-9]。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亦随之增加[10]。目前,放化疗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11]。同步放化疗有利于减少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具有增敏作用,能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但是,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12]。因此,有效降低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

研究表明,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病死率高,且多数患者死于并发症而非疾病本身[13]。肺部感染是食管鳞状细胞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是造成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14-15]。研究认为,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可能与机体的防御功能失衡有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组织老化,肺的弹性回缩力降低,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升高[16]。柯杨等[17]研究发现,246例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2.45%。本研究结果显示,有17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1.25%,提示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进食量少,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放化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会进一步降低,易感染病原菌,导致新病症增加,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对发生肺部感染的17例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共检测出病原菌28株,革兰阴性菌18株(64.29%),革兰阳性菌8株(28.57%),真菌2株(7.14%)。提示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用药,避免出现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研究表明,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与肺的防御能力减弱、肺水肿加重和肺泡萎陷等因素有关[18]。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对可能导致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有无并发症可能与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有关。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有无并发症是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为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细胞受损,降低上皮细胞的修复能力,损伤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不利于有害细菌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从而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升高。

针对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制定了以下措施[19-20]:①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其机体免疫力;②重视呼吸功能训练,加强咳嗽训练,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③重视肺部监测,每2小时对患者的肺呼吸音情况听诊1次,于患者未清醒时吸痰;④加强患者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综上所述,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经同步放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吸烟史、有无并发症是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放化疗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小,且研究时间短,临床可扩大样本量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吸烟史鳞状放化疗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吸烟可能增加发生抑郁的风险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