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与细节”

2020-07-24 08:54李晓苏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

李晓苏

摘 要: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践行课标理念,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避免其中的教学误区,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考量。本文从放宽历史眼界、关注历史细节两个角度,闡述了家国情怀培养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家国情怀 ;历史眼界;历史细节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4C-0014-02

一、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价值

家国情怀的培育既是国家教育的要求,也是由历史学科的学科属性决定的。自古以来,家国情怀是最根本的民族情感,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因心怀天下而周游列国,虽遭遇挫折但初心不改;岳母虽一普通妇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仍为岳飞刺字“精忠报国”;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流放,依然发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时代呼声。建国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国情怀教育。习总书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家国情怀素养的提出顺应了国家的教育要求,个人是“小家”,国家是亿万个“小家”汇聚而成的“大家”。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探究历史发展方向与规律,更重要的是保留人类集体记忆,如果一个国家的历史消失了,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意识将不复存在,陷入到历史虚无主义中。钱穆先生说过:“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家国情怀培育就是精神食粮,滋养着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是“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的主要目标,这集中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二、家国情怀素养的教学路径

(一)放宽历史的眼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眼界决定境界,定位决定地位”,历史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总结,正如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所言:“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此“天下”就是现在的“世界”。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赋予了历史新的定义,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写道:“以前历史学家从短距离近视界所作的,自此可以因为新的事实存在或强调而更具体化,或予以增减而使之更符合时代”。只有放宽历史眼界,重新审视世界,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人类历史进程所起的重大作用。

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教学要促进学生形成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领导人的眼界和格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积极参与到全球事务中,努力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习总书记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出了亚洲各国心声,也是对国际关系的一种期待,也体现了平等原则,渗透着各个国家树立义务责任相统一的精神。

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既使学生感受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也感受到世界局势的风云变幻,认识到世界文化和历史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他国传统,开拓了历史眼界,初步形成了开放的世界意识,有效培养了学生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二)关注历史的细节,培育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细节是“组成历史事实的一系列具体的环节或情节中,与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社会变迁等密切相关,具体、形象、典型的最小的组成单位或元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传统史学家对历史的实用主义态度,大多服务于政治需要。但是,其中的细节使历史引人入胜,细节如窗如镜,使人因小见大。在历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我们可以精选一些立体、形象的人物或者事件以及生动的图片、文字史料,创设新的情境。“我们要通过历史细节给学生呈现既有生的伟大,也有死的悲壮,既有成功带来的振奋人心,也有失败带来的遗憾落寞,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历史的感悟,并让这些情感经历深深印在学生心中,与其灵魂融为一体,从而积极促进学生人格的养成。

笔者在讲授 “民生主义”这一知识点时,如何让学生感知到民生主义的重要当代意义呢?笔者选取了《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中的小部分内容:修建将全国联系起来的铁路和公路网,公路进入青藏高原;改善全国水利,修建三峡大坝;建造三个和纽约港相媲美的世界大港等。但是,笔者给学生又呈现了另一则材料,2019年9月24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关于中国70年来交通领域的成就的新闻发布会当中,提到的一系列数据。通过教师精心选取的细节,用历史的人文主义精神,让学生去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自己,从而形成自己坚定的信仰和健全的人格。

在学习《抗日战争》中“侵华日军暴行”这一内容时,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仇恨心理,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呢?教师节选了1938年,陈难女士(武汉空战中牺牲的陈怀民烈士之妹)写给日本美惠子女士(被撞击的日本飞行员的妻子)的一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这封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陈女士的大爱精神,在谴责战争、谴责法西斯的同时,我们也要重申:我们无意延续仇恨,我们无意挑起争端,面对这场民族浩劫,世界和平需要全人类一起守望。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国情怀”已经不是传统的民族主义,也不仅仅是固守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国,要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与全球展开对话。

三、结束语

因此,对新时代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应该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绝不能将家国情怀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激进的爱国主义相提并论。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要在教学过程中,用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地情感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家国的大爱,从而形成个人具有的对家和国的高度认同感与使命感,树立国际视野,激发人们爱家、爱国的行为。

本文从放宽历史眼界、注重历史细节两个角度出发,粗浅地探讨了培育家国情怀素养的基本途径,以期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家国情怀培育落到实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梁惠丽.论历史细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师大学报,2014,(11).

[2]林福秦,董晚霞.历史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6,(10).

[3]刘向阳.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9,(33).

[4]曾祥生.如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家国情怀”价值观教育[J].学周刊,2019,(30).

[5]叶少勇.“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因“家国情怀”而健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论穆旦诗歌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