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倩
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面临的问题
学科素养近年来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核心素养是指个体通过对某种学科的学习而习得的能力与品质的总和,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发展,还关系到整个学科与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首先要明白这门学科核心素养面临的问题,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一)家长与学生不重视。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应试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方向,“语数英三科为大科,分值较大”成为大多家长与学生的认知。因此,学生在大科和难懂的科目花费大量的时间,留给政治学科的时间少之又少,部分家长与学生甚至对之非常不重视,导致政治学科发展极其缓慢。
(二)部分思政教师学科素养过低。目前我国教师行业的制度仅仅为“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可以从事教师职业,教育队伍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教师队伍的不纯洁性,很多非师范生在学习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之后就可以进行实际教学,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只是学会了专门学科知识。但是,教育不只是为了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符合社会与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引导学生成为敢于创新的合格公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会学科知识,更要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但目前由于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开放性,没有接受过专门师范教育的人也可以教书,因此部分思政教师自身学科素养过低,导致无法将核心素养准确地传递给学生。
(三)政治学科实践活动形式化严重。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我党特有的作风。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教条的,是死板的。我们现在的政治学科的实践活动就太过于形式化,甚至有一部分学校根本没有相关实践活动,使得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生不能切身体会到政治生活,学生只是学习了死知识,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来,部分学校随意开展一个专题或者讲座,就当是学生亲身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来了,学生没有走出校门,没有走进社会,这种实践活动对于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没有意义的。
二、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核心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究竟学什么样的学科知识,如何选择与设计学科知识。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经提出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核心素养的形成正是對这一问题的回应,也为贯彻我国思想政治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民参与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体系。核心素养绝不是人脑中凭空产生的,政治学科知识体系是这门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政治学科目前分为四本必修课,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每一本书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经济生活的来源就是我们的生活实际,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学习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会其中的理论知识,而是要为我所用,通过学习,能够分析出哪些对自己是有利的,哪些是有用的,从而正确快速的做出决定。政治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即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和情感,使我们的学生拥护我党,爱护我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内心真正的品质,并且政治生活突出强调公民的参与以及法治精神,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祖国的建设当中来,不仅如此,政治生活的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知法守法用法等法治意识。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的产品,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本身又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营造一种文化环境,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更影响着他以后的发展。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我们学习哲学,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指明自己的人生方向,使我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做到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坚持真理。因此,学习知识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关键的。
(二)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人们在学习某种学科时的思维模式,只有掌握了学科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快速有效的领悟到知识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方法的教授,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程是主动的。每个结论的得出都体现着学习方法。因此,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方法,在每一个规律或者概念得出的基础之上,切切实实体会学习方法的作用,才能为更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形成学科素养打下基础。
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政治学科。广义上的学科包括概念、原理、命题等等,同时也包括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学科方法等。培养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首先要能正确认识什么是政治学科、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如何正确的学习政治学科。政治学科主要是引导学生的政治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合理利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只用背一背就能应付考试的一门好似对生活没有多大帮助的科目。
(二)教师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教师的学科素养直接影响其核心素养,而教师的核心素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教师的要求就很高了,教师不仅仅要对教学的内容要有扎实的功底,还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模式。
1.改变教师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观念。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才的培养者。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教好书,教出成绩就可以了,这往往会降低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忽视了自身的核心素养。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先提升自己。首先,教师要了解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能够自主的构建知识框架,并能够条理清晰的给学生讲出来。其次,教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其他学科的知识,并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使自己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最后,教师还要能进行反思,敢于创新,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到立德树人,为人师表。
2.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基础转变教学模式。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已经不再适应如今大数据、大信息时代的教学了,因此教师就必须依据核心素养转变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特点兴趣与需求以及学科的教学内容合理制定教法,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展现其特性,发挥其所长。其次,教师要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并在实践结束之后使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感想,不单单再是传统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手脑并用,将实践做到实处。
(三)开设实践活动
1.情境性活动。情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个主观的、具体化的世界。情景的设置是把知识具体化为某种场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当中来,也能使学生走出校门,给学生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场景,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采访居委会或者办事处,让学生切身感受公民是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的。
2.启发性活动。启发性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活动必须要有意义,绝不能随意开展一个活动敷衍了事,活动的开展必须要贴近学科知识,并能够起到启发引导学生的作用,教师不能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让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动性活动。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还要看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尤其是那些教师以为不会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在教学模式中已经根深蒂固,很多教师会根据自己或者书本的需要来自行设定教学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实践活动的本质。创设实践活动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走,当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及时告诉学生问题所在,并鼓勵他纠正,这才是主动性活动的意义所在,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才能真正有所感悟,才能为培养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8(1).
[2]程红兵.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明德样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8(1).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