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探析

2020-07-23 06:20马世栋
商情 2020年30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全媒体高校

【摘要】鉴于全媒体时代发展大趋势背景下,笔者结合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和形式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路径分析,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和途径,发挥出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的积极价值。

【关键词】全媒体  高校  思政教学  改革

“全媒体时代是个大趋势,媒体融合发展是篇大文章”,伴随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等承载手段的不断进步革新,整个社会已由数字时代进入了大容量、多样化、快速化、高价值的大数据时代。而在这个“万物皆物联,言必称数据”的进程中,多媒体的传播发展也经历了由简单的机械相加到有机的媒介融合直至步入数据指引下的多种联动模式的全媒体时代。

进入全媒体时代,带给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便利不仅是新媒体的联动和海量的数据,更有利于高校的思政教学工作开展构建全新的数据分析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9年1月25号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围绕“建设全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一、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和形式

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是一个对于现代信息传播环境和媒体媒介特点的全新的、全面的论述。与以往的新媒体的认识不同的是,这里的“全媒体”主要不是指媒体种类的“全”,而是强调当前现代信息交互方式范围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等特点和形式。

所谓全程媒体,是指客观事物在整个时空维度的运动过程都会被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捕捉、记录并存储,其表现形式也展现为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所谓全息媒体,是指新媒体在傳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的发展,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使得人类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全息化”。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媒体给用户的新闻及其他各类信息的呈现形态也更为立体,用户体验更加丰富。

所谓全员媒体,是指相较于传统媒体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特性,新媒体可以通过社会各方面(个人、企业、机构、团体等)参与到到整个社会信息的交互中,其传播方式更具有流动性,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微博、快手、抖音等多个社交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就是公众参与度大大提升的体现。

所谓全效媒体,是指是由于全媒体“全程”“全息”“全员”性特点的推动,媒体的传播

效能不断增强,其逐步成为社会的数据总汇和运营枢纽,能够更加精准、更加高效的将信息传播分类,给受众带来更加高效便捷的体验认识。

二、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迎接的机遇

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空间的“原住民”,他们对于以新媒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络全媒体有着“天然”的亲和度和高参与度。由于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阶段,特别是新时代的“零零后”大学生有着追求新奇事物和差异化等特点,加之新媒体具有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全球化、多元化等特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很容易受到其影响。所以,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高校运用大数据资源和网络新媒体技术手段提高网络治理水平成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和形式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具有的复杂性和时效性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对海量信息进行快速精确地处理,对有利于开展思政教学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加工、统计、整理和分析,挖掘、收集与整合学生的思想动态、日常行为表现、心理健康情况、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点等各种“碎片化”海量信息,有助于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伴随全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应势而动,充分收集各类教学和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等信息丰富教学资源,大胆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迎接机遇。

三、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

伴随全媒体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全员参与的娱乐性,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加之全媒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致使负面新闻、不良信息等对学生思想容易造成腐蚀,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

(一)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弱化教师的“主角”角色

在以往的思政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单方面的灌输式理论教学,教师的“主角”角色凸显,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在过于的几十年里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授课方式却也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由于智能手机、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遍使用,各种网络资源特别是学习平台的开放性、平等性、共享性、灵活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凸显,进一步弱化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角色,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地位。当学生可以与教师平等地享有大数据信息时,特别是其互联网空间的“原住民”身份相较于教师,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通过大数据相关平台去挖掘自身所需的数据资源,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甚至有可能会质疑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讲授的内容。这不仅使教师、课堂地位逐渐弱化,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二)个性教育发展逐步消解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政教学由于课程内容的特殊性以及作为高校全体大一大二通识必修公共课的课程性质,往往采取的是统一模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在全媒体的今天,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应用全媒体可以使人与人之间联络更加便利,接受信息更加及时、准确,特别是基于全媒体的“全员”“全效”的特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逐渐减退。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素质,改变传统观念,通过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方式进行工作,以便更好地应对全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

四、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针对全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大数据资源和技术手段推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成长和认知规律的发展特点加强全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构建思政教育新话语体系,这也是由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现实困境倒逼的必然结果。

而疫情期间的高校在线教学,全区域、全覆盖、全方位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良好发展态势,也给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一)基于全媒體发展,提高思政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面对疫情展开的在线教育教学,很多教师的教学信息化素养空前提高,不仅改变了之前谈信息化教学“色变”的情况,更使得很多老师对成为网红教师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师生的互动性也获得空前的提升,甚至超过了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对此,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应趁势而上,把握住在线教育教学的有益成果,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提升灵活运用网络技术获取与分析海量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过程以及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能力,拓展思政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起完善的大学生互联网思政线上教学体系,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结合,努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二)强化全媒体意识,强化学生思政教学中主体地位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不仅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学生都成了一个“新信息生产者”。思想政治教育要契合“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仅是树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教学活动的内容更要接地气,要聚焦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归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中。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强化全媒体意识,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互联网课堂和线下课堂,让学生由听众、局外人转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人翁,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 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1).

[2]方钊,许金柜,陈润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06):32-34

作者简介:马世栋(1991年1月-),男,河南周口人,回族,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全媒体高校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