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整合的初步探究

2020-07-21 08:12徐嘉婕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材整合小学品德核心素养

徐嘉婕

【摘  要】  小学品德课程正逐步更名为《道德与法治》。面向新的教学需要,一线教师从不同版本中获得教学灵感是有价值的选择,而其实现途径就是教材整合。教材整合以寻找关联知识为基础,以认知联系的建立为纽带,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基于这三点实施课程整合,往往会取得真实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小学品德;教材整合;核心素养

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正进行着一个悄然的变换,那就是教材名称的改变,从《思想品德》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再到当前的《道德与法治》,名称的变化意味着教学出发点与落脚点的变换。由于是一个相对新生的事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笔者的思路是综合多个版本的教材来建立对教材的感性认识,以更准确地确定教学的方向,更完整地完成教学内容。本文试以人教版和苏教·中图版(以下简称苏教版)相关内容的整合为例,谈谈笔者的浅显看法。

一、教材整合,寻找关联知识

教材整合不是简单的两个版本教材的内容的叠加,而是瞄准同类知识点看两种教材分别是什么样的教学思路。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在寻找关联知识点的时候,不能仅仅看教材内容的章节名称,更重要的是看选择的内容及其阐述的观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给出了“手拉手 交朋友”的教学内容,其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包括教师讲授、学生活动等具体的活动),学生能够在伙伴面前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等,以掌握最基本的交往技巧,形成基本的交往能力。相应的内容在苏教版教材中也有,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既然是教材整合,那就不是同种性质的内容的叠加,而是通过寻找具有互补性质的内容,以实现1+1>2的作用。笔者注意到在苏教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我爱爸爸妈妈”这一内容。在分析教材的时候,笔者发现苏教版教材中有“我爱学校”的内容,其性质与人教版中的“手拉手 交朋友”相对更为接近,而该教材中的“我爱爸爸妈媽”则与人教版中的“手拉手 交朋友”具有某种衔接关系,因此笔者以为这两者实现整合,可能意义更大。

因此笔者对不同版本教材内容整合的第一观点就是“关联”,关联不是性近,而是具有更多的层次关系或递进关系。这样的关系,往往能够驱动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更多地思考学生可能在这种关联中获得什么样的认知。

二、建立联系,教材整合关键

整合,意味着联系,而联系对于学生来说,是体现在认知过程当中的。既然是认知过程,那对教师来说就不是简单的灌输,对学生来说就是认知逻辑上的递进,理应具有一种顺理成章的认识。

在上面第一点的例子中,笔者以人教版内容为蓝本,思考以苏教版中的相应内容作为该知识教学的铺垫,以实现培养学生与家人、与同学相处的基本的情感的教学目标。于是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两个教学环节:

第一步,在“手拉手 交朋友”教学之前,在某节课要下课前十分钟左右的时候,笔者基于苏教版的“我爱爸爸妈妈”教学,让学生就“爸爸妈妈是如何爱你的”“你是如何爱爸爸妈妈的”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数分钟的讨论;然后给学生呈现一个爸爸、妈妈、孩子(指代学生)的左手叠在一起的照片(如图),大小不同的三只手放在一起,学生瞬间就感觉到了家的温暖。随后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站在爸爸妈妈面前介绍自己,你会怎样介绍呢?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回到家中完成这个作业。由于这个时候学生因意识不到自己与父母之间不存在交流障碍,所以会畅快地积极表达。这里,笔者取得了家长的支持,让家长用手机将孩子们的表现录制下来,发给笔者留着下一节课备用。

第二步,到了第二节课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回顾自己在爸爸妈妈面前自我介绍时的心态与想法。实践表明,这个环节学生还是没有太多感情上的考虑的。而基于人教版教材的思路,让学生在同学面前放开地进行自我介绍时,学生自然流露出的认知与在家长面前的表示就大不相同了。很显然,在相对陌生的同学面前,学生感觉到了交流的障碍。于是笔者就拿出给他们准备好的小卡片,先让他们通过设计名片的方式介绍自己,然后在组内、组间交换,以实现初步的交流;然后给他们播放经过选择的部分孩子在家里优异表现的视频,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爸爸妈妈面前能够如此自然地表现呢?如果我们跟同学之间也有这样的感情,是不是就应该这样自然地表现呢?那么良好的同学关系,就从真诚地向他们介绍自己开始吧!”

在上两步教学中,两个教材的思路实现了较好的整合,而学生也在这样的整合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到亲情与友情。

三、瞄准学生,培育核心素养

课程名称的改变,最终是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不是知识性与观念性的。课程标准中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动的过程中获得认知。

小学品德学科教师在观察学生生活的同时,积极借鉴不同版本的教材并实现整合,可以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获得更大的效度。需要指出的是,核心素养最终是指向学生的,学生是核心素养培育的根本,从这个角度讲,不同教材的整合,也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思考自己所教的学生在哪个版本的哪个内容设计中更容易获得共鸣,教材设计的思路又何以能够驱动学生的认知发展。事实证明,有了这样的思考,教材的整合才是真正有效的。

猜你喜欢
教材整合小学品德核心素养
让品德微课助力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
知难行易和机智处理高中政治教学中“难上的课”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