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2020-07-19 02:11周静微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4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体育活动

周静微

【摘 要】《纲要》中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与身心发展的经验。”体育活动是幼儿园发展幼儿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组织好中班幼儿的体育活动呢?

【关键词】体育活动;中班幼儿;动作发展

中班幼儿在体力、智力以及社会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体力逐渐增强,动作比以前显得灵活、协调,空间知觉有了一定的发展,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初步学会了与同伴友好合作,集体观念有所增强。因此,中班的体育活动的内容开始复杂。幼儿喜欢情节较复杂的和活动量教大的追逐性活动。

一、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主要靠内在的驱动力、内因,也就是兴趣和目的。只有当他们不断地被学习中的乐趣和成功所吸引着时,才能坚持学下去,才能学好了,还想学得更好。

中班体育活动《穿着大鞋去运动》中的主题就是大鞋,爸爸的鞋子。平日里不难见到爸爸妈妈的鞋子,而想快快长大又是很多孩子从小的梦想。中班幼儿模仿能力强,对外界充满好奇心,这个活动通过穿大鞋,这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的主题,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目光,为体育活动的实施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二、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教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发展水平,确定基本动作的学习。如立定跳远、高跳下、直线两侧行进跳的动作适合于中班以上的幼儿,兔扑、纵跳、蛙跳的动作则适合于大班的幼儿,四散跑、听信号跑、走跑交替适合于小班的幼儿。

其次,在制定目标中要考虑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情感品质的培养,不能偏于技能而乎视情感态度的培养。中班《穿着大鞋去运动》的目标除了练习在不同的桥上走外,还锻炼幼儿勇敢向上的品质。

三、做好充分的活动前準备

活动准备既有物质的准备,又有知识经验的准备,既有幼儿方面又有教师自身的准备。在活动组织中,我们常会侧重于物质材料方面的准备,而忽略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的准备。在运动器械材料的选择上,要根据活动本身特点和幼儿的能力差异选择和提供。教具不需要多,多了老师不易组织活动,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当然也不能没有教具,空手空脚的活动不利于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运动材料的选择上,新颖和华丽美观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在于简单的一种材料,教师是否能让幼儿产生兴趣,能否让幼儿激发出玩法的探索欲望。《纲要》指出:要注重各领域间的有机结合,各领域要相互渗透。所以在上体育课时,我们老师要注重渗透其他领域。让幼儿在玩好玩的体育器械材料时,也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四、新颖有趣、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设计

体育活动的过程一般分为开始部分、基础部分和结束部分。开始部分可以做一些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向幼儿说明活动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体操和模仿操,可以开展一些运动负荷不大、有利于发展幼儿体能的游戏,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和律动等。开始部分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可以选用一些节奏感强、动感十足的音乐来热身,是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本次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本此课的教学目标,即通过一定的身体动作练习,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基本动作的活动能力,学习粗浅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培养优良的品德和良好的性格,发展智力等。一般遵循幼儿学习动作的基本规律:粗略掌握阶段→改进提高阶段→巩固运用阶段。结束部分主要通过一些放松身体的游戏或动作使幼儿肌肉放松,疲劳消除,让身体由兴奋状态组建恢复到安静状态。如深呼吸、原地挥臂踢腿、轻松有趣地模仿动作、运动量很小的游戏以及收拾玩具,整理衣服等,缓解幼儿身心高度兴奋或紧张的状态,合理地评价和小结幼儿的活动,有组织地结束活动,收拾场地与器材,使幼儿的情绪和各器官系统的工作逐渐趋向于平静活动的状态。

五、适时的参与,有效的指导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不应该旁观者的身份,而是应该深入幼儿的活动中去,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并且能和他们融入一体,和他们一起玩,一起思考,并鼓励和赞扬他们的表现,使他们有更强烈的挑战欲望和活动激情。作为幼儿教师,当幼儿无法跨越栏杆时,你应该给于鼓励,并且协助他一起跨越障碍。当幼儿胆小畏惧时,你应该面带微笑,弯腰去和他交谈,让他感受到温暖,并且帮助他克服心里障碍。

每个幼儿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思维,语言和习惯,在运动能力的差异也很明显。有些幼儿能跳的很高,但有些幼儿却不行。有些幼儿很喜欢运动,也有的幼儿对于运动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个别差异。对于运动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尝试挑战更多更好玩的游戏方式。而对于一些胆小不太喜欢运动的幼儿要从他们的兴趣点着手,努力让他们也能很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逐渐喜欢上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上,教师不仅要注重活动的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尽力让每个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所以要求我们老师要因材施教,注重个别差异,组织适合不同年龄特点幼儿的体育游戏,并在游戏中注重难度的适宜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6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9

[3]刘馨《.学前儿童体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体育活动
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意识
从中班球类游戏中探究师幼互动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灵动指尖的艺术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