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 邹函书, 许志亮
乳腺癌是目前临床上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乳腺癌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乳腺癌发病率约占临床上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总乳腺癌早期发病率的10%左右。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已经在世界上具有明显快速上升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严重威胁并直接危害到了大多数育龄女性的人身生命安全及其身体健康[1]。而乳腺癌手术虽然是对乳腺癌重要的治疗和康复手段之一,但术后常常出现手术后患侧上肢和身体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肿瘤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和生活质量[2]。同时患者在治疗后还可能面临长期的术后康复护理和医疗服务,当前的肿瘤患者医疗康复服务的模式不能完全满足所有肿瘤患者间歇期和出院后的康复治疗需求,患者在乳腺癌术后相关延续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方面的问题愈发突出[3],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为了开展对乳腺癌患者延续性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武汉市某三甲医院与该市抗癌协会以及民间专业抗癌组织等多个公益团体积极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既能有效帮助乳腺癌患者充分利用该地区肿瘤医院优质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资源,又通过整合和优化利用社会的医疗资源,形成多种延续性护理和肿瘤术后康复医疗服务的体系和模式,将肿瘤医学治疗方式与延续性护理和康复结合起来,实现了对乳腺癌患者身、心、灵全面的健康照护,取得了良好的医学治疗和康复效果。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6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问卷调查的对象。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病理切片结果为原发性乳腺癌;②患者年龄在20~80岁之间;③无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④患者无明显的语言表达和沟通障碍,可以通过短信或电话方式进行回访或家访。排除标准:①乳腺癌非原发性癌患者或系其他恶性肿瘤转移的乳腺病患者;②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原发性乳腺癌的内科疾患者;③不能正常地进行语言表达沟通或有严重的精神障碍等原发性病史;④不及时表示同意或拒绝参与本次乳腺癌研究患者;⑤临床上不能同时耐受乳腺癌全程化疗的其他乳腺病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统计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临床干预组和临床对照组各134例。本课题研究经医院临床医学技术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同意。
1.2.1 对照组护理对照组术后早期进行患肢功能康复锻炼,预防上肢及淋巴结水肿,给予出院后的饮食指导以及居家护理指导和患肢功能锻炼的健康管理方案,出院时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常规进行出院随访等。
1.2.2 干预组护理湖北省社会抗癌专业服务组织在该医院医务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医务部、护理部、乳腺外科、营养科、精神卫生中心等多个医疗服务部门强强联合,根据乳腺癌患者对延续性治疗和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构建延续性治疗护理服务模式。具体如下:①以志愿者同伴教育为工作核心,构建同伴支持工作小组。志愿者同伴教育形式主要是采取面对面、微信、电话交流等,组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同伴教育学习和工作心得体会,互相监督共同完成对患肢身体功能的康复锻炼。医生和护士按时组织和跟进志愿者同伴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学习和工作活动,及时协助组员解答志愿者的问题,督促其按时完成患肢功能恢复训练和身体锻炼的的各项任务。②成立以“美丽人生”命名的乳腺癌患者的延续性康复护理组织。该组织为患者建立乳腺癌微信群和QQ群,进行实名制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在微信群为患者上传有关乳腺癌患者康复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文章,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医疗电话和社交网络的医疗咨询服务和宣传工作。③设立独立的肿瘤患者心灵咨询与关怀工作坊门诊。由17位同时具有国家级康复心理咨询医师资格证和国家二级心理康复咨询师证的门诊工作坊小组成员定期轮流来到工作坊坐诊,并在工作坊内专门开通心理咨询电话和网上预约康复心理咨询服务系统,通过倾听、引导等多种较为专业的心理护理方式,为肿瘤治疗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并定期对肿瘤治疗患者的随访情况进行跟踪。
1.3.1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FACT-B)[4]生活质量评定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5个主要区域共36个主要领域的生活质量条目,每个主要领域的条目在出院前的生活质量得分水平采用0~4分的方式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出院前的生活心理健康质量的得分水平越高,该条目各个部分的量表总条目的Cronbach'sα系数的平均值为0.901,各个部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63~0.86。
1.3.2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使用医用肩关节活动度专业量角器,对两组患者的患侧肩关节最大前屈角度、后关节外伸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内收外缩角度及各患侧肩关节最大外展角度分别比较并进行活动度测量,记录相关数据,对活动度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5]。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组间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见表1。
两组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依从性得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状态、社会/家庭情况、情感状况、功能状态、附加关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干预后,患侧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患侧肩关节前屈角度、后伸角度、内旋角度、外旋角度、内收角度及外展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指标 时间干预组对照组t值P值前屈角度出院前39.80±15.6440.60±17.540.378>0.05干预6个月后110.10±19.5110.20±3.936.904<0.05后伸角度出院前11.20±2.1527.20±5.470.549>0.05干预6个月后39.80±6.3625.04±7.267.622<0.05内旋角度出院前58.64±11.8641.33±5.740.205>0.05干预6个月后88.63±9.6774.39±10.036.756<0.05外旋角度出院前70.73±12.6570.73±12.650.667>0.05干预6个月后98.20±8.7381.29±8.795.903<0.05内收角度出院前10.50±4.2410.60±3.720.289>0.05干预6个月后27.40±5.2519.10±4.546.304<0.05外展角度出院前31.27±4.3130.50±5.840.192>0.05干预6个月后95.30±17.673.60±15.8210.639<0.05
乳腺癌的治疗已进入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兼顾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时代[6]。近年来,乳腺癌病人回归家庭和返回社区后的各种康复问题和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夫妻、家庭关系等社会心理问题开始逐渐受到临床研究者的重视和关注[7]。本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康复病人延续生命的质量和健康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次的术后上门随访中发现,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所需要面对的挑战和问题非常多,多数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乳房缺失导致胸部形体的改变而产生一种拒绝参与社交的康复心理情绪[8]。研究显示,以医院心灵关怀工作坊作为其康复护理服务平台,由医院的临床心理医生在社区对乳房缺失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康复心理的咨询和疏导,患者之间相互鼓励,成功康复的乳腺癌患者共同参与,分享其成功参与康复的宝贵经验,克服因各种功能性乳腺疾病的康复治疗所带来的各种心理情绪,可使乳腺癌患者以更积极的康复护理心态去积极面对其下一次的康复护理和治疗[9]。在患肢功能性恢复治疗和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患者因为害怕疼痛、恐惧等心理原因不愿积极参与患肢功能恢复锻炼[10]。本研究基于医院与民间的肿瘤抗癌康复医疗合作组织相互协作的康复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各种延续性的康复肢功能护理,采取连续康复训练全程督导、专业训练康复指导、个性化患肢功能康复锻炼方案,提高了患者参与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患肢功能。
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医院与民间抗癌组织协作的延续性护理模式,不仅提高了乳腺癌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所增强,健康护理行为的建立和转变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和促进,患者自我管理的效能也有显著的提高[11]。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医护人员健康服务的意识,改变了人们普遍对健康护理服务工作的传统错误认识,对指导今后的护理工作与多种民间公益组织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模式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