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方式融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途径探究

2020-07-14 16:39沈菲
考试周刊 2020年58期
关键词:德育策略小学班主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提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受到了我国教育部门与广大社会群体的关注与重视。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重要的教育地位上,在有序管理班级秩序的同时,促进每一位小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为初中学校输送更多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高的学生,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班级德育中。在目前的小学生班级管理工作中,诸多班主任教师已经意识到开展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的影响,但是在具体实践教育中仍缺乏规范性与操作性教育步骤。鉴于此,教师要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依据原有的德育模式来进行改革与创新,应用激励方式来激发道德教育的活力,增强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教师应当明确提出开展德育工作的理论方向,并结合目前小学生的德育问题来分析与研究有效的德育方式。

关键词:激励方式;小学班主任;德育策略

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小學生处于道德观念与行为理念形成的初期,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增强他们面对未来生活挑战的自信心,将小学生打造成全面发展的人。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诸多小学学科教师已经将激励教育模式运用课堂教学中,为班主任教师应用激励方式提供了借鉴经验。所以教师要在认真研究与实践激励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主动汲取国内外先进教师的应用经验,为德育的开展奠定理论保障。激励方式是基于小学生认知规律与内心接受程度来设置的教育方式,能够通过多种隐性与显性的表现来促使他们向优秀的榜样学习,从而加深他们对基本道德理念的认知,更能够使其将先进的道德品质内化为自身道德修养。

一、 激励教育理论

激励教育理论曾在美国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得到体现,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曾在小学开展预测学生未来发展的研究,相关数据采集人员仅仅“随机”抽取了几名学生的名单,给教师与这些学生带来了某种期待心理,这些心理潜移默化地形成对学生的心理激励。并且,研究小组后期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名单上的学生在社会事业发展中取得了较大成功。显而易见的是激励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同时,诸多先进教师的学科实践表明,若教师长期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使学生感受教师对自身的关爱与鼓励,则可诱发出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因此班主任要悉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校园中的表现,并应用激励方式来促使学生及时发现并认真地改正错误,向着积极方向发展。

二、 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

(一)德育手段太单一,德育实效性不强

在当前德育实践教学中,小学班主任采取的德育手段较为单一,尚未关注到新时期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无法确保德育教育有效且顺利地开展。在时代文明与经济繁荣的背景下,诸多家长都给予独身子女过度的宠爱,甚至存在溺爱,在日常生活与物质条件上的帮助较多,容易使得学生产生自我、孤僻等需心理,而小学班主任所提供的命令式与要求式的教育手段也较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弥补家庭教育在价值观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不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种单一化的德育工作形式使得德育成效不高。

(二)对德育的首要地位缺乏认识

当前社会文化环境不再只关注小学生的文化成绩,对他们的道德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小学生出了校门就丢失了原有礼仪素质与文明规范,而部分班主任教师更关注小学生在校内的文化成绩与班级秩序,没有正确认知到的德育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也不能保证德育理念的时代性与先进性,在面对德育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矛盾时,教师容易向教学工作方向倾斜。

(三)班主任缺乏责任意识,德育工作不深入

班主任是整合班集体的管理者与引导者,他们的责任意识与德育方式对小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长期且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具体德育实践中,部分班主任教师将德育工作目标定位在命令式教育、批评式指导上,将德育教育的评估标准设定在学生是否听话上,借此来唤醒学生的内在涵养,没有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并且这种浅层的引导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越来越多的班主任感到力不从心。

三、 激励方式融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学生的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赏识教育是融入激励方式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关注到学生多样化的性格品行与个性化特质,主动发现所蕴藏的特质,鼓励他们取得进步。具体而言,教师要主动运用师生交流卡片学与班主任工作日记来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理念,巧妙地借助语言文字载体来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帮助深陷于挫折的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在勇敢的追逐中不断磨炼意志,从挫折中反思并归纳经验,实现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同时,教师面对学生的多种问题时,要避免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减轻学生对学习枯燥感与痛苦感,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积极、勇敢、自信地面对与克服挫折。这样就构建起无批评德育形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建议与引导,进而使得小学班主任德育产生实效。具体而言,无批评德育形式是将对学生的批评语言转化为劝解与说服,让原本带有抵触或反感情绪的学生产生愧疚心理,促使他们打开封闭的心灵之门,使得学生开始主动与教师和同学建立信任关系,进而使得他们内心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心理。在固有的传统教学规律中,部分班主任教师在校园生活实践与德育课堂中仅限于灌输关于道德的核心知识,却难以将道德理念与内涵传递到学生内心深处,“教师讲,学生听”则成为传统教育形式的表象,其中更多是对学生行为的强制性限制,会使得其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而赏识教育则试图以批评教育形式来将德育过程转化为师生共同协商的形式,赋予学生主动性学习地位,激发他们对道德素养的了解兴趣,让师生在德育中共同探究与共同实践,能够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更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发生转变,推动传统德育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激励教育形式的转型。在班主任思维意识产生转变的情况下,所运用的激励方式也就更能在德育工作中发挥实效,塑造出现符合学生内心认知体验与活动体验的班主任德育形象,极大地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树立先进模范,提升学生内在涵养

高尚的情操与高雅的形象是小学生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综合要求,小学生现阶段的思维方式与思想品行都对未来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而只懂得教养与礼仪规范的人,才能成为受到更多人尊重与欢迎的人。班主任要在礼仪教育中引入激励教育方式,并关注到过程中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从校园角度出发,班主任教师要求学生在理解小学生礼仪规范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遵守并践行礼仪规范,如校园生活中的对教师问候礼仪、行为语言礼仪以及课堂礼仪。同时,班主任要将激励式教学融入班级管理事务中,首先要选举出班级中道德品质与文化涵养俱佳的班级管理委员会成员,并让班委会成员的道德素养影响到全班学生,并时刻管理与监督学生的日常行表现,而教师也可让学生们监督自身礼仪规范,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们主动向班委与教师学习,确保先进模范的形象深入学生内心。此外,为增强激励方式的应用效果,学校与各班主任教师可协同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定期筹办与组织礼仪之星大赛,也可实施一周制或一月制礼仪班级评选活动,促使他们形成学礼与守礼意识,形成崇尚礼仪的班级风气与校园风气,使得学生对自身素养更加自信。

(三)搭建活动平台,张扬个性特长

小学班级多样化德育活动的开展能够突破单一化德育形式的限制,使得小学生人人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班主任教师要提倡小学生通过共同协作形式来进行团队沟通与合作,实现班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避免形成自我、孤僻等不良心理。班主任教师要以激励式德育为思想导向,通过搭建德育活动平台来帮助更多学生迅速地融入班集体中,使得每位学生都具备团结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为更高层次的学校输送道德品质高、团队意识强的发展型人才。具体而言,要将班集体打造每位学生成长的平台,班主任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并突出班委会的监督与协助功能,让各个班委在班级管理中共同协商,并注重与每位同学的沟通,使得整个班集体更具有团结凝聚力。具体在卫生、文化、书法等多种班级活动中,教师要依据日常学习表现,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发展与他们个性特质相符的兴趣爱好,并协调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与信任关系,有效地规划团队竞争与发展方向,使学生们凝聚成团队集体力量,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掌握人际间和谐交往的能力,为和谐社会环境奠定基础。

(四)开展活动育人,提升思想品质

校内活动的组织是提高自信、自强能力、自信心的重要德育途徑。教师要积极配合学校应开展大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更多学生展示其特长。同时,教师要将关注重点转移到部分性格害羞的学生上,不断通过鼓励方式使他们参与到具体活动实践中,发掘出他们的天赋与内在潜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知自我,加强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心,提升他们面对现实的能力。此外,班主任要利用社会资源来进行活动育人,要组织学生在社会活动中透过点滴小事来进行寻找关于与感恩与诚信的主题故事,联系生活来提升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的有效性。具体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与发现社会交往与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奉献故事,促使他们树立感恩意识与奉献意识,通过擦除小广告与随手捡垃圾等行为来践行他们的服务品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生命与服务的乐趣,进而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目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意识到激励方式的应用,运用鼓励方式来让学生发现个人道德品质的不足,提升其思想品质,增强同学间的情感与合作关系。因此,班主任教师要不断分析与研究激励方式的应用途径,将传统德育模式与激励教育方式相结合,要通过赏识教育与塑造高尚的道德典范来感化的思想与内心,并使学生借助合作活动平台、校园与社会类型的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特长,促使他们树立合作意识、认知礼仪规范,培养其自信心,进而保证激励方式在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向春仿.谈如何将激励方式融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之中[J].亚太教育,2019(3):54.

[2]周庆玲.新课改下的激励教育方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6):193.

[3]安梅芳.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13.

作者简介:

沈菲,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中区尹山湖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德育策略小学班主任
“以诗养心以诗储善”的德育策略研究
随班就读环境下的育人策略
浅析离异家庭学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
浅谈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德育策略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