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方法

2020-07-14 21:39李申位
速读·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

李申位

摘要: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注重理论教学不同,初中物理学科注重理论与实研的相结合,且与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情境,能够将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在优化初中物理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有效降低学生物理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本文主要从问题设计、形象展示、小组合作三个方面着手,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展开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创设;生活化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知识性较为广泛、教育功能较为全面,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初中物理与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蕴含着丰富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因此,开展物理教学生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的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将生活常识与物理知识相结合而进行的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在开展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学情、教学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努力为学生创设物理学习的生活化情景,有效激发学生物理求知和探究欲望,充分保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歌德说过:“疑惑随着知识而增长”,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纵观人类发展史,不难发现,任何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人们对口常生活中问题的思考和探究,物理学科亦是如此。例如,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牛顿因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中而产生疑问“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的呢?”的条件下诞生的;著名的光的色散实验就是在人们发现当光穿过三棱镜时会有类似彩虹的现象发生而产生疑问的条件下诞生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注重课堂问题的设计,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着手点,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探究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快速调整课堂学习状态,从而更好保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光现象》中“光的传播”这一课时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通过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更好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上课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光现象的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人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并列举例子)

师:除了太阳、电灯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板书:太阳、电灯、火柴、霓虹灯、蜡烛、恒星等)

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可以引出“大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的概念,并设置一定的反馈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区分生活中的“人造光源”与“大然光源”,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

二、加强形象展示,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看似简单结构或生活场景(如杠杆原理、压强、浮力等),大多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辅助教学手段(如动画、模型、实验等),为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物理现象,使抽象、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和探究欲望。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但缺乏对成像规律和特点的理性认知,因此,在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课时内容时,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注重联系实际,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子为出发点,以生活中常用的玻璃、蜡烛等物体为探究成像特点的器材,学生讨论平面鏡在检查视力时的作用,让学生更好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汽车后视镜、手电筒反光装置、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更好理解和认识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帮助学生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更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作风。

三、优化小组合作,探寻生活物理奥秘

哥自尼曾经说过:“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学习科目不同,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辅助日常理论教学。而小组合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课堂学习模式之一,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个入学习体验,深化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因此,在开展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从生活化情景着手,不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联系起来,在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充分享受物理学习与小组实验探究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磁现象》这一章节知识时,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合理划分为小组,并将铁屑、磁铁等器材分发给各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实际开展小组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更好发挥个人价值,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达到初中物理生活化、实践化的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新课改要求,从学生学习、教学进程、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物理教学素材,并将其引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逐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感受到物理学习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贾雪省.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教学与管理,2019(36).

[2]王学顺.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才智,2019(21):37-37.

[3]林健飞.创设生活化情境,优化物理课堂教学[J].数字化用户,2018,24(03):139.

[4]房开林.浅谈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6).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初中物理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