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琳
【摘要】以“四个自信”为引领,探索“四个自信”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点,设置项目链,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是改革创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有效措施,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关键词】四个自信 高校思政课 项目驱动教学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四个自信”引领高校思政课项目驱动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XJK18BGD06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5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郑重提出了“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四个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当代大学生必须坚定“四个自信”,放飞青春梦想,促进自身发展,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以“四个自信”为引领,积极探索实施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与学习力、主动思考与表达力的项目驱动教学,以适应新时代大學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一、“四个自信”引领高校思政课项目驱动教学的意义
1.“四个自信”引领高校思政课项目驱动教学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引领高校思政课项目驱动教学以“四个自信”为母项目,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设置项目链,重构高校思政课课程内容体系,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项目驱动教学,驱动学生利用网络、实践等方式自主学习、自觉探究,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改变思政课理论性强,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抬头率低的现状,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2.“四个自信”引领高校思政课项目驱动教学是实现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四个自信”引领高校思政课项目驱动教学,通过引入时政内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思想融入课程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实施项目驱动,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形式,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沟通交流、组织协调、整理分析等综合能力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大学生自觉丰富知识,练就过硬本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响应,也是坚定“四个自信”,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3.“四个自信”引领高校思政课项目驱动教学是适应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需求的有效选择。当代大学生都是95后、00后,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的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思维活跃、创新性强,需要新思想、新理念,期待多样化、探究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反感“一言谈”。他们普遍觉得现有的思政课过于“高大上”,理论性强,太抽象,不如专业课重要和实用,甚至认为老师讲授思政课理论就是教化、就是“洗脑”,不能主动学习,只能被动接受,对能吸引他们自主参与、自觉学习的教学模式非常期待。“四个自信”引领高校思政课项目驱动教学,通过关乎时政热点的、面向生活的、新型的、多样化的项目教学设计,借助网络、实践驱动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助于增进其对思政课学习价值的理性认知,是适应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要求的有效选择。
二、“四个自信”引领高校思政课项目驱动教学的策略
1.设置项目链,重构教材内容体系。项目设置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统一性原则。所有项目的设置既要统一于“四个自信”,以“四个自信”为引领,又要统一于高校思政课具体内容,不能脱离高教版的《基础》和《概论》教材的内容。二是可操作性原则。具体项目的设置要综合考虑时政热点、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教材内容的知识点,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便于教师实施,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三是体现三维目标,即项目的设置要体现思政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遵循三原则的基础上,设置四级项目链。一级是设置母项目,以“四个自信”为引领,把高校思政课(《基础》《概论》课)设置为四个母项目,即: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二级是在母项目下设置一级子项目。在探索“四个自信”与《基础》《概论》课融合点的基础上,下设若干个一级子项目:“道路自信”下设“走好人生路”和“实现中国梦”两个一级子项目;“文化自信”下设“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遵守道德准则”三个一级子项目;“制度自信”下设“健全法律体系”和“全面依法治国”两个一级子项目;“理论自信”下设“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一级子项目。三级是在一级子项目下设置二级子项目,如在“实现中国梦”一级子项目下设“坚定理想信念”“放飞青春梦想”两个二级子项目,在“强起来”一级子项目下设“把握新时代、新思想”“明确总任务”“把握总体布局”“明确战略布局”“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七个二级子项目。四级则是二级子项目下设置三级子项目,用于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实施,是项目驱动教学的关键环节,三级子项目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遵循统一性、可操作性、体现三维目标的原则。如在“放飞青春梦想”二级子项目下,设置“品习近平讲话”“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树职业理想”“学榜样模范”四个三级子项目,在“把握总体布局(五)——生态”二级子项目下设置“说现状”“赏自然”“读政策”“践行动”四个三级子项目。借助视频、案例、名言、热点问题、自然景观、国家政策等素材,设置“品—论—树—学”“说—赏—读—践”各环节,既遵循认知规律,又考虑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重构课程内容体系。
2.实施项目驱动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实施项目驱动教学遵循要遵循三原则:一是注重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评价相统一。在实施“放飞青春梦想”的项目驱动教学前,通过QQ群、蓝墨云平台等上传《辉煌中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等视频,要求学生观看,为课程教学做足准备。课堂教学中学生6人一小组坐一块,便于课堂讨论。设计“项目驱动活动综合评价表”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课后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完成项目任务情况,团队协作、组员关系情况,课前准备完成情况,是否积极参与、有无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参与学习活动效果等方面,由自我评价、集体(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三部分组成,综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纳入平时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个别学生滥竽充数。二是注重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統一。项目驱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品”“论”“树”三个项目任务的完成,感性认识自然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教材中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关系,第四个项目任务“学”的完成,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学生“学”榜样并自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最后老师点题,借用中央民族大学校长2018年的毕业致辞,引导并进一步激励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三是注重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项目驱动教学设置的项目任务都是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如“学榜样模范”的实施,先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学什么”,分析“为什么学”,思考讨论后汇报,老师适当启发,总结得出:新时代青年要“立志做大事”“立志当高远”“立志须躬行”,通过榜样感召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从而“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项目驱动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知识架构的能力,把高校思政课“有意义”讲得“有意思”,课堂教学既实现有思想性、理论性,又实现有亲和力、针对性,改变了思政课的单一、枯燥、教化的模式,创新了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方式。
3.启示和反思。
(1)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项目参与率。高校思政课教学都是合班进行,人数较多,项目任务的完成是以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致使少数同学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不能自觉的参与课堂项目任务。对待课后的项目任务,有些同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敷衍了事,得不到锻炼,也浪费时间。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学生小组中培养得力的教学评价助手,促使小组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被项目所驱动,制定奖励和惩罚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驱动教学,自愿、自觉被项目所驱动。
(2)营造“大思政”教学氛围,拓宽项目教学资源。在进行项目设置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只专注于自身的专业及教学对象的专业,因此设置的项目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涵盖面不够广;在具体的项目驱动教学中发现,学生发现问题多数只局限于思政课程或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原因分析也只局限于所给的材料及自身,视野较狭窄,见识不够广。这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的重要思想,他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要充分调动学校思政教学积极因素,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拓宽项目驱动教学资源。
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做到“八个统一”。以“四个自信”为引领,探索“四个自信”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点,设置项目链,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是改革创新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