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亿 马吟雪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以来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先后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革,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起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但是现行的工资制度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不断完善,充分体现效率和公平,以此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一)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之前,我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有供给制、部分供给和部分工资制、工资制等多种形式并存。
1956年全国进行了第一次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了职务等级工资制度,使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趋于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工资标准,但是也存在着工资标准过于复杂、职级不符、平均主义、劳动与报酬不对等、增资机制缺乏等问题。
(二)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1985年的工资制度改革包括国营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行了政企分离,废除了原来大一统的等级工资制,解决了职级不符的问题,较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但是也存在着适用范围过宽、未体现分类管理、事业单位工资相对于企业下降等问题。
(三)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机关与事业单位在工资制度上相互分离,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逐步使报酬与贡献相一致,事业单位工资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也存在着未体现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缺乏配套措施、难以体现活工资激励作用等问题。
(四)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根据事业单位性质,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各类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岗位工资标准,突出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将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关联,宏观上注重公平,微观上突出激励。
(一)工资分配平均主义,有论资排辈倾向。工资结构中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执行统一标准,主要以学历、职务职称、工龄等来核定,激励作用有限,不能完整地体现工作人员的真实才能和价值。
(二)工资增长机制不合理,导向作用片面。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工龄、职务职称来增长工资,模式单一,忽略了绩效因素,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国家每两年调整工资标准时也更关注工龄。这对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员工有害无益,也会导致工资分配不合理、不平衡。
(三)工资激励机制不完善,考核制度缺乏。激励机制受限,标准单一,工作人员仅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无内部竞争,无法与单位利益共享,可能会流失核心人员。工资结构中仅绩效工资为活工资,但很多单位缺乏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制度,考核趋于形式,活工资无法体现“绩效优先”原则,无法发挥激励作用。
(四)工资市场化程度低,自主权有限。在制定工资水平和调整时强调国家计划调节,忽略市场调节,导致我国事业单位工资与市场水平脱节,无法调动积极性。主管部门不仅对工资总量控制,还对工资项目标准严格监管,使事业单位自主权有限,很难通过绩效工资搞活收入,不能有效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吸引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另外,事业单位工勤岗工资高于市场,但技术和管理岗却低于市场,技术岗的工作人员感觉不平衡。大部分事业单位以知识型员工为主体,其发展取决于如何有效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但很多事业单位无法通过薪酬待遇吸引和留住人才。
(一)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首先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要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工资增长标准,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岗位价值评估体系,以此为基础因岗定资。再次在薪酬体系规划中要提供多元化的晋升渠道,降低对职位级别的要求,增强工作人员的使命感。使薪酬直接取决于个人贡献,可升可降,将自身利益与单位利益紧密联系,体现薪酬的约束和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首先要明确岗位的工作目标和职责,量化工作内容,通过激励机制体现工作绩效和贡献。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加大对关键岗位人才的收入倾斜,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差距,以鼓励多做贡献,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想要做到根据业绩核定薪酬,还必须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岗位说明书,量化考核指标;要构建科学的考核形式,对考核方式、内容、程序加以规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客观评价;要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发放、岗位晋升等相互关联,奖惩分明,调动工作热情,充分发挥薪酬激励作用。
(三)使工资制度市场化。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建立不同类型的管理体制,使工资分配实现市场化。对国家总体经济水平和行业生产力水平加以分析,按照事业单位收益实现工资总量控制,将分配制度放权给单位制定,改革成市场化工资制度。同时,事业单位的工资要与当地社平工资比较,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还要与各类型企业相关人员的平均收入比较,逐步使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与企业大体持平。
要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不仅要符合事业单位的自身特点,还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把握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运行发展规律,做好岗位管理、完善绩效评价,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在此基础上完善改革方案,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稳定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