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及信用管理政策研究

2020-07-09 19:17余小敏
中国商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研究

余小敏

摘 要:为规范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收款力度,保持生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平衡,提高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着重分析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的信誉、资信情况、规范客户信用管理工作,引导企业的营销行为,规范销售合同交易条款,利用信用管理政策降低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发生的风险,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中现金流量的需要,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应收账款  信用管理政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6(b)--02

1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应收账款确认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的确认与销售收入的确认存在密切的关系。

1.1.1 应收账款确认随意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部分企业没有按会计准则的要求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有些企业为了控制年度实际利润,当需要完成目标利润时,就通过提前确认或虚假确认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从而达到完成利润的目标;当实际利润超额时,则又千方百计地推迟确认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会计准则理解不透彻,不管有没有达到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只要开了发票就确认收入,没有收款时,则同时确认应收账款。没有开发票时,即使已经符合销售收入确认的条件,也不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

1.1.2 应收账款确认太过于谨慎

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太过于谨慎,即使销售收入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也必须要收齐所有资料才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忽略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如部分企业在确认收入和应收账款时,要求业务部门提供经双方签字盖章的销售合同、物流单、送货签收单或验收单才确认收入,这样虽然避免了提前确认或虚假确认收入和应收账款的风险,但同时造成了财务确认应收账款完全依赖于业务人员和客户的配合度,失去了财务人员应有的职业判断能力。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业务人员工作不积极、责任心不强,单据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即使整理完后也不主动交给财务入账,最后离职了;而财务人员可能不知道有这项业务的发生,或财务人员也是一样工作不积极、责任心不强,单据不交齐,就不入账,也不催,当检查发现时,单据已经丢失了,客户又不配合补单,从而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確认,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

1.2 对应收账款缺乏风险意识

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下,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大量选择赊销手段进行销售,却忽视了企业应收账款偏高带来的风险。企业如果长期采用赊销的手段进行销售,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就会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未收回,最终有可能形成坏账的风险,影响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入。当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款满足不了生产经营的现金流量需要时,就需要通过筹资解决,筹资必然会带来资金成本,增加企业的负担。由此可见,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可能会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1.3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缺乏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当企业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时,则需要考虑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设置的合理性和执行力度。如有些企业制定销售人员的业绩提成时,只关注销售额和利润,不考虑回款额,由于回款额未列入考核指标,造成了销售人员只追求个人利益,滥用赊销手段扩大销售,不考虑客户支付能力,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在货物发出后,没有对货款进行及时跟踪,财务人员只是进行应收账款的核算工作,没有履行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使应收账款已到期却无人催收,客户拖欠的应收账款缺乏监管,领导也不重视,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长期拖欠货款必然会形成呆账、坏账,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4 信用评估与管理能力欠缺

部分公司为了扩大营业收入,缺乏对客户信用状况、资产规模、经济实力、办公环境等进行谨慎的评估。合理的信用评估体系应该依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设置不同的赊销额度和账期。

企业对客户的了解程度不深,新客户进行交易时,就采取赊销手段,客户为了博得企业的信任及时付款,各方面都积极配合。部分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便按客户的需求申请增加了客户的信用额度,而管理人员听信了业务员的花言巧语,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和实地评估,即批准了大额赊销额度,进行了大额的赊销,基于之前的信任,缺乏了对货款的跟催,货款到期时,客户却以各种理由拖欠不付款。

2 信用管理政策建立

2.1 信用评估流程

2.1.1 成立信用管理委员会

成立信用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信用评估和信用管理会议。

2.1.2 建立《客户信用评估评分表》

从客户资产规模、战略合作、经济实力、合作前景和历史交易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客户的账期及信用额度。

2.1.3 编制《客户信用等级汇总表》

客户信用等级分为不同等级,不同信用等级有不同的账期和信用额度,信用额度的设置必须与客户实际经济能力相匹配,信用等级、额度和账期作为业务部门签订合同和财务人员审核合同信用条款的依据。

2.1.4 已有账期客户的评估规则

对于已有账期的客户,应进行定期评估,当客户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需要进行不定期评估:逾期应收账款持续发生,累计应收账款余额已接近信用额度;市场上有传闻或报道客户面临财务困难、破产风险或其他显著影响其回款表现的事件;商业承兑汇票跳票。

2.1.5 客户信用条款必须在企业ERP系统中设置和启用

2.2 信用评估内容

2.2.1 信用风险评价

信用风险评价主要是考虑客户回款风险,具体内容包括客户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历史回款情况。客户基本情况包括注册资本、实缴与认缴占比、实缴资本额、企业法定代表人信用情况、股东类型、股东信用情况,分支机构和对外投资情况。经营状况包括客户总收入规模、关联领域的行业地位,办公环境及管理规范性。历史回款情况是根据已签订的合同历史回款行为进行判断,根据出现拖欠货款次数及金额扣除相应的分数。

2.2.2 收益评价

收益风险评价主要是根据客户对公司盈利贡献度方面考虑,包括营业额度、毛利率贡献(扣除资金成本后)、对未来营业额预测。营业额贡献度和对未来盈利预测依据排名来评价。

3 信用管理政策执行

3.1 《客户信用评估评分表》的填写

年度预计出货金额、公司经营状况、资产规模、行业地位及合作前景、应收账款逾期情况、违反合同、对账配合指标由业务部门提供;毛利率及应收账款回款率由财务计算;从客户资质、战略合作、经济效益、合作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计算权重所得分数,确定客户的账期及信用额度,最后由财务部计算汇总评分。

3.2 信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信用管理委员会负责核定账期和信用额度,定期审核信用申请和变更。对客户信用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账期,确保授信安全,发现问题立即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赊销客户回款正常后,由业务部门提交《信用条件变更申请表》,经信用管理委员会审核后,方可重新给予账期和信用额度。

3.3 业务部门负责搜集和定期更新客户资料

客户资料包括公司简介、注册资本及实缴资本、客户类型、客户资产规模、关联领域的行业地位,销售预期,办公环境及管理规范性等;负责填写客户对未来营业额预测;申请变更额度或合同账期;协助财务部做好信用分析、信用评级和年度信用审核。

3.4 财务部门协助客户资质的调查

财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填写的客户资料进行审核,审核的资料包括不限于客戶的营业执照、银行开户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纸质资料与填写资料审核、客户的资产规模、行业地位等通过网络行业服务平台、全国企业信息公示平台、企查查等网页或APP进行核查确认,必要时和业务人员一起去客户的办公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协助信用管理委员会对申请、变更信用额度审核提出建议、信用执行的日常监督管理;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确保账期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审核销售合同信用条件,包括客户付款方式、客户付款账期、信用额度、销售合同罚息条款审核;审核财务ERP系统里设置的账期和信用额度与实际合同是否一致并及时提示系统维护人员更新。业务部出货前需提交出货申请单,交给财务审核,超过信用额度将由系统控制,无法打印出货单出货。对于逾期已3个月或出现商业承兑汇票跳票的客户,停止收取商业承兑汇票,并建议信用管理委员会取消信用额度,采取款到方可再发货;对于有未决诉讼的客户,需时刻关注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必要时要求客户提供财产抵押、或增加担保人,或收回已发货物等。

4 信用管理政策协调

4.1 各相关部门应建立应收账款纸质和电子档案

应收账款纸质和电子档案包括生效的销售合同、发货记录、客户签收与验收证明、客户交易条件等、电子或纸质沟通记录;财务部门对应收款项要落实专人管理,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每月都必须整理核查一遍,对超过账期的应收款项应列入重点督查范围,随时进行跟踪本月回款计划与实际回款执行情况,每周末把本周回款计划与实际回款执行情况汇报给业务部和信用管理委员会,加大催收力度。

4.2 定期召开信用管理会议

信用管理会议包括不限于下列内容:上月签订的销售合同信用条件是否偏离信用管理政策、逾期账款情况、重大逾期应收账款是否有坏账风险,本月的实际回款与上月催收计划的执行情况等。并针对上期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计划与实际回款的差额,分析差异原因,商讨对策。在合同执行期过程中,是否存在票据或支票被拒付或延期支付,如有财务人员应逐级向上级详细报告,业务部门在接到财务人员的报告后应及时做出处理并提出解决方案。各部门汇报信用管理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并抄送给公司管理层。

5 结语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对应收账款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满足企业生产经营中现金流量的需要,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王丽凤.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实务探讨,2019(07).

胥大伟.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管理论坛,2019(15).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刍议企业应收账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