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2020-07-09 03:11张健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探究性三角形函数

张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科学指导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由此促进问题的分析、思考,在循序渐进中发散思维,提升能力,最终落实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下面我就从实际出发,从不同方面具体阐述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一、概念——引导概括,扎实掌握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概念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基础部分,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影响.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思考,让其由具体到表象,再到抽象,以此加深对内容的掌握,落实探究性学习.

概念教学,在以往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选择讲解,习惯将生硬的理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其自主吸收.这一做法虽然节约了很多时间,但无形中消耗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有些得不偿失.针对这一问题就可借助探究性学习改善,帮助其明确要点,有效突破,扎实掌握.以“函数”概念为例,教师可举例说明,让学生的抽象理解有所依托,深刻体会“函数能反映实际事物客观变化规律”的特点.这样一来,对于“什么是变量?”“变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就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基础上,可接着呈现不同的函数,鼓励学生比较,在逐步深入的分析中了解变量本质的属性,即“任何一个变量取一个确定值时,另一个变量也会确定自己唯一的值”,这样一来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又加深了了解.这时,就可引导其辨别真假函数,让其在实际思考中总结概括出函数的定义,由此加深对要点的学习,促进其思维的提升,潜移默化中渗透概念学习的方法.

二、问题——创设情境,深化理解

不同于小学,初中数学难度增加,知识点多,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免觉得枯燥、抽象.对此,教师就要加强引导,借助问题情境激发,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由此提升认知能力,并在分析思考中解决问题,实现思维的发展.

在设计教學时,要结合教学内容,立足实际生活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并在合作交流中提升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在探究性学习中自主发现数学知识,从中了解到学科奥秘,感受到数学语言的魅力,从而形成知识体系,无形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将教学落实到位.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时,考虑到这部分重难点较多,教师就可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思考中自主探究,不断收获新知,完成学习任务.首先,借两个概念问题引导:(1)什么是三角形的中线?(2)什么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这两个问题难度较小,学生马上就解决了,随后就可进一步启发:三角形的中线与角平分线有什么区别?对此,可先让学生自主思考,随后合作交流,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究,共同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在汇报环节,就可让小组代表发言,引发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在交流中发散思维.

三、活动——鼓励运用,提升素养

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不能一直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要借助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让学生在兴趣调动下自主深入,实现探究能力的提升.在设计时,要将“自主探究”与“综合实践”融入,尽可能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其在实践中感悟数学价值.

在新课改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还能提升其运用意识,灵活使用已有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从教材出发,衔接生活,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例如,在教学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后,教师就可带领学生深入市场展开对销售数据的了解,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切实分析盈亏问题.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分工明确,实施到位,在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中充分思考,结合实际展开分析,从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再如,讲完“函数”“不等式”的内容后,就可根据学生兴趣,设计与之相关的经济问题,让学生回归现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由此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无形中培养了其知识运用能力,将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总之,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促进作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让其在不断尝试中创新,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以此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探究性三角形函数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三角形,不扭腰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