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探究题的分析突破与教学思考

2020-07-09 03:41张品军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交点应用题直线

张品军

[摘  要] 应用探究题是高中数学较为特殊的一类问题,问题一般紧密联系实际,解析时需合理构建模型,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因此对学生的读题和建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文章剖析应用探究题的背景,结合考题开展思路突破及转化,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 应用题;探究;模型;交点;直线;圆

问题背景分析

应用性是高考数学的重要考向之一,即倡导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趋向联系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强调避免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脱节,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技能和核心素养解决实际问题,以该考查内容为导向出现了众多数学应用题.基于高考考查要求,在探究学习中应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文字阅读、信息提取、问题分析、数据处理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下面以一道高考应用题为例,展开对数学应用题的探究.

典例案例剖析

数学应用题所涉内容十分丰富,重点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建模和应用分析能力,下面将对2019年江苏省高考卷的一道数学应用题开展探究.

(2019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第18题)如图1,一个湖的边界是圆心为O的圆,湖的一侧有一条直线型公路l,湖上有桥AB(AB是圆O的直径). 规划在公路l上选两个点P,Q,并修建两段直线型道路PB,QA. 规划要求:线段PB,QA上的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 已知点A,B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AC和BD(C,D为垂足),测得AB=10,AC=6,BD=12(單位:百米).

(1)若道路PB与桥AB垂直,求道路PB的长;

(2)在规划要求下,P和Q中能否有一个点选在D处?并说明理由;

(3)在规划要求下,若道路PB和QA的长度均为d(单位:百米),求当d最小时,P,Q两点间的距离.

问题解读:本题目属于路政规划应用题,对于该类问题首先需要根据题干信息来把握图形,具体内容为下,⊙O表示圆心为O的湖,AB为湖上的一座桥,长等于圆的直径,直线l为公路,AC和BD表示点A和B到直线l的垂直距离.而探究问题规划两条道路PB和QA,需在公路l上选两点P和Q,基本要求是线段PB,QA上的所有点到点O的距离均不小于圆O的半径,实则为确保公路与湖不存在干涉,是出于实际建设要求. 上述本质为平面几何问题,分析时需要结合图形添加辅助线,构建相应的模型,结合几何特性开展分析讨论.

几点教学思考

对于学生而言,解析应用探究题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审题过程,如何准确理解题意,挖掘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握解题的关键信息;二是模型构建过程,根据题目中的重要信息,如何选择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题,关键是通过合理构建模型,实现“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1. 深入剖析问题,把握关键信息

应用探究题突破的第一步是审题,需理解问题,把握关键信息,同时也是解题的基础. 在审题过程中需要深入解析问题,把握问题本质,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多维表征,展开联想,探究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上述路政规划问题中,需要选点修路,核心条件是线段上的点到湖心的距离均不小于湖的半径,实则就是确保道路不与湖交叉,而体现在问题中则是线段与圆不相交,故确定了角度分析和距离计算两种分析方案.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深入挖掘其中的隐含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转化条件,确定基本的解题突破方案.

2. 合理构建模型,掌握构造技巧

应用探究题突破的第二步是构建模型,即根据实际情形来建立数学模型,同时添加辅助线来加以变形转化,该步是实现实际问题向几何问题转化的关键,也是后续数形剖析问题,降低思维难度的重要手段. 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几何要素,结合几何特性进行概括抽象,确保所构模型综合现实问题的基本特征和关系,能够充分反映问题的核心要点. 如上述问题中公路抽象为直线,湖抽象为圆,距离中体现了垂直关系,从而将筑路规划问题抽象为直线与圆的交点问题,从而为后续的几何法确定提供了参考. 在教学中需引导学生体验模型构建的过程,掌握问题抽象、模型构建的方法技巧,全面剖析问题,总结方法策略,促进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意识,提升其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交点应用题直线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阅读理解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试析高中数学中椭圆与双曲线交点的问题
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探究性学习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