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2020-07-07 03:58吴玉国徐建波张由建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皮冠脉例数

吴玉国,徐建波,张由建

1.北京怀柔医院心内科,北京101400;2.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450000

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由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预后极差[1-2]。其中,年龄是影响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年龄越大,预后越差[3]。因此,给予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有效的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对比分析早期保守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老年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来北京怀柔医院住院的老年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2 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86)和对照组(=86)。观察组男性52 例,女性34 例;年龄为61~79 岁,平均年龄为(68.9±8.8)岁;合并症:合并高血压患者29 例,合并糖尿病患者21 例,合并高血脂患者18 例。对照组男性50 例,女性36 例;年龄为62~81,平均年龄为(70.1±9.3)岁;合并症:合并高血压患者27 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9 例,合并高血脂患者20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等确诊为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患者认知和精神状态正常,能配合治疗;(3)观察组患者符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指南》中的适应症[5];(4)患者了解该研究,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上述全部选项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冠状动脉栓塞等严重心脏病;(2)恶性肿瘤、或结缔组织病;(3)合并严重肝、肾、呼吸系统功能障碍;(4)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禁忌证患者。符合上述任1 选项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1.3 治疗方法2 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先采取保守治疗,具体方案为:给予600 mg 氯吡格雷(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号:C14202003034)和300 mg 阿司匹林(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20065051)口服,同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R)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RB)、他汀类药物、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患者心电图进行密切监测,并观察有无出血、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1 周后再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立即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6]。具体方案为:术前同样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常规备皮、抽血,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心电监护。经球囊扩张血管狭窄部位,疏通冠状动脉,通过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负荷过重的狭窄血管,保证支架可准确到达病变部位。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确定适宜的支架种类、数目,确保支架稳定后对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3~7 d 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并每日口服75mg 氯吡格雷和100mg阿司匹林,术后6 个月内定期复查。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1)近期疗效:参考《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7-8]将患者的近期疗效分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心肌缺血;有效:临床症状缓解,实验室指标改善,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肌缺血情况得到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实验室指标未改善,超声心动图仍有明显心肌缺血。近期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远期心脏事件:随访6 个月,比较2 组患者心脏事件(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3)心功能相关指标:评估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B 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见表1。

表1 2 组近期疗效比较

2.2 2 组治疗前后LVEF 和BNP 水平比较 治疗前2 组LVEF 和BNP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2 组LVEF 水平均比同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LVEF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05);2 组BNP水平均比同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BN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见表2。

2.3 2 组远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6 个月,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目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因素[9]。其中,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危重型冠心病的一种,指超过20 min 的持续性缺血胸痛,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出现特征性改变,但心电图检查ST 段表现正常的一种急性心肌梗死[6,10]。主要由于脱落血栓栓塞冠状动脉,或其他因素导致冠脉狭窄/闭塞导致[11]。目前,临床中主要采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12]。老年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较高,因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较复杂,导致老年患者预后级差。虽然保守治疗可降低患者血栓负荷,减少冠状动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操作简单,但单独保守治疗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

表2 2 组治疗前后LVEF 和BNP 水平比较(±s)

表2 2 组治疗前后LVEF 和BNP 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0.05

组别 LVEF(%)治疗前 治疗后BNP(ng/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86)对照组( =86)49.6±6.2 50.1±6.7 60.5±8.4△▲55.3±7.1△3667.8±452.6 3597.1±469.2 1165.7±184.3△▲1904.4±245.5△

表3.2 组患者远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经皮脉介入治疗是通过经皮穿刺术将导管、球囊及支架等相关器械送至病变部位中,达到疏通狭窄或阻塞血管的治疗手段,该方式可稳定、完全和迅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有效改善心肌再灌注和左心功能[13-14]。与保守治疗相比,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能及时了解冠脉情况,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最大限度恢复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灌注,提高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安全性较高[1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立即采取经皮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先采取保守药物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LVEF 和BNP 水平均优于对照组;随访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心肌灌注,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由于本临床入选病例较少,后期还需通过多中心研究和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经皮冠脉例数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