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绘本“东风”“解码”英语阅读素养

2020-07-04 03:09俞静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英语绘本阅读素养东风

俞静

【摘  要】  阅读对提高儿童英语能力十分重要,且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但真正的阅读能力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所以本文以课例具体阐述英语绘本“怎样读”,以课例打样形式进行课内、课外的实践,旨在提升儿童的英语阅读素养。

【关键词】  英语绘本;图片环游;阅读素养

2014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而在英语学科中,学生最需要但是却相当缺乏就是阅读素养。王蔷教授认为:英语阅读素养应该分为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阅读品格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對英语阅读能力概念的发展。因为英语阅读素养不仅包含了英语阅读流畅度、英语解码能力、英语语言知识、英语拼读能力、英语音素意识、英语阅读技巧和策略等,还涉及了阅读动机、阅读常识、阅读积极性、阅读习惯等促进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所需的综合素养。

但是,现有的英语课本所提供的阅读量有限,真正的阅读能力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们需要适合他们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语言发展阶段的补充性阅读材料,以此来弥补英语教材知识面与体裁狭窄的“缺陷”。而在其中,最合适、最有价值的当属英语绘本。英语教师可以借着英语绘本刮的这一股“东风”,来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逐步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鉴于此,笔者开始思考与实践:学生的英语阅读该怎样读?各个单元的英语阅读教学该怎样开展?

一、课内绘本阅读课打样——以图片环游教学模式为主

在不断进行的阅读课教学实践后,笔者发现图片环游教学模式是适合学生水平与能力的。它本质上是一种分享型阅读,类似亲子阅读,也就是师生共读一本英语绘本。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如:推测、讨论、朗读、提问、表演、合作、展示、写作等,并将这些阅读形式融入于教学中,旨在不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与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表达能力。

笔者遵循图片环游的基本模式,再根据不同绘本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改变。以下,用The Gingerbread Man这一课为例,进行阅读教学模式的打样。

基本环节:

环节1:热身引入  环节 2:全局概念  环节3:图片环游

环节4:概括与评论  环节5:默读和朗读  环节 6:交流表达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g in热身引入

热身活动常有:歌曲、谜语、讨论、介绍、游戏、视频、图片、微课等,在引出主题的同时,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阅读兴趣。在执教The Gingerbread Man时,笔者直接以歌曲Gingerbread Man引出故事,并用开放式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Gingerbread Man?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Step 2: Text concept全局概念

指导学生学会从绘本封面信息入手,了解绘本题目、作者、图画作者、出版社、主要人物等,培养学生的概念意识,增强学生对绘本的全局概念。在进行The Gingerbread Man封面了解时,直接向学生出示:Its a fairy tale. This story is retold by Mary Sandel, illustrated by Lorinda Bryan Cauley.再与学生讨论:What fairy tales do you know?学生可以回忆更多的童话故事。

Step 3: Picture travel图片环游

绘本故事中的插图可以为学生阅读的推进提供很多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进行故事情节发展的预测或人物活动的分析。图片环游的核心就是问题推进阅读,通过一系列的小问题、大问题助推故事的发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细节内容。在执教The Gingerbread Man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特别是设计了很多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首先,以简单问题Q1: Who made the Gingerbread Man?Q2: What is the Gingerbread Man like?引出故事开端。接着,以系列性、开放性问题:Q1: Why did the Gingerbread Man run away?Q2: Guess!Who did the Gingerbread Man meet?Q3: How did the fox eat the Gingerbread Man?引导学生关注图片细节,体会人物感情,猜测人物心情,理解文本内容,梳理故事的整体框架。最后,以问题:Q1: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ingerbread Man?Q2: What is important for Christmas?来点明文章主题,提炼文化习俗知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Step 4: Summary and comment概括与评价

阅读教学过程中逐步丰富的板书或者思维导图,教师都可以用来辅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整体脉络及细节内容,并可以以此为支架,通过人物对比分析、故事复述等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逐渐形成学生自主判断,培养其相应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升华文本主题与精神。在执教The Gingerbread Man时,笔者利用绘本中先后出现的人物图片结构,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整体框架。

Step 5: Silent-reading and reading默读与朗读

默读和朗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流畅度,形式可以多样,如:学生默读,自主朗读,同伴合作,边读边理解,小组朗读等,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故事。The Gingerbread Man这个故事中,人物较多,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色,笔者就Granma, Grandpa与姜饼人之间的对话设计了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各种形式,帮助学生们理解人物感情。

Step 6: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交流与表达

真实的情境总能激发学生最真实的感受,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拓展环节,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或对故事人物进行评价,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拓展类活动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如:设计人物卡片,为故事续写结尾,为故事改编结尾,完成海报,故事表演,故事创编,故事复述等。在The Gingerbread Man的拓展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两个活动:其一,选择姜饼人被狐狸设计吃掉的精彩片断,为学生提供了一块大型幕布,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场Puppet Show。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在这一场“夸张”的表演中,学生的表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二,从姜饼人的来源引入圣诞节的活动,进一步与學生讨论节日的意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理解家人团聚对于节日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在“图片环游”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开辟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设计适切且易操作的教学环节,灵活组织教学活动,以适合不同故事类型的教学模式及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二、课外绘本阅读作补充——坚持推荐书目的阅读

英语阅读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学生大量的英语阅读还是应该放在课后时间。学生的课后绘本阅读既是作为课堂阅读的补充,更是作为它的延伸与深化。其一,借助家长的力量,与家长形成合力,帮助孩子在家里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其二,借助班级的奖励机制,专门开辟阅读奖励,学生在家里阅读实行打卡机制、加分。其三,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后的交流,交流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制作书签,可以制作海报,可以进行班级介绍,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阅读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学会阅读不仅是其形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坚持去做这样有意义的工作,为学生创造条件,从课内到课外,从方法到评价,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

【参考文献】

[1]刘桂英.重视英语阅读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0(10).

猜你喜欢
英语绘本阅读素养东风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Honda第十一代思域
东风日产轩逸e-Power
浅析提升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运用英文绘本,提升英语阅读效益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在快乐的英语绘本阅读中自然习得知识
英文绘本的选择及其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